让诗意的经幡在光影中飘扬
——读梁福贵地理诗歌集《诗意光影》
雨 梦
福贵兄的诗歌,我前前后后读了不少,越读,越爱不释手了。作品之多,真是诗如泉涌;长进之大,堪称节节之高啊!而这本融诗歌与照片一体的新作《诗意光影》自选集,其独到之处在于他“用心灵去体验山水的秀美,用快门去感知人文的深邃,用诗歌去唱吟人与自然的和谐”,跨界的创意,甚有“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王国维语)”的境界,犹如浸染着诗意光影的经幡,在文坛飘扬。
一
福贵兄的本册诗歌图自选集,试图站在诗家和摄家的角度,去审视和解读大自然,把诗歌同光影有机结合,把情感和思想融进风花雪月,力图创造出“透彻玲珑,不可凑泊”(严羽《沧浪诗话》)的完整的审美艺术形象。
“青衣江/搂着雨城的小蛮腰/潇潇的雨声/来自女娲的疏忽与意外(《雨城的雅雨》)”。画面中城坐江边,江绕城郭。而诗歌则从画面的意境中,由雨声联想到女娲“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诗句)”,意像中的一个动态“搂”字,加上“雨”的声响,诗与图融会贯通,相互交辉,情景呼之欲出,美极了。
“七月的那卜楞/是一代新的绿色王朝/而我,再不愿做尘世的王者/只需你绿色的爱/就像一株小草/托起一片蓝天/在几番云雨之后/结满花朵(《绿色中的那卜楞寺》)”。那卜楞寺是藏传格鲁派黄教的最大庙宇之一,镜头中的画面雄壮巍峨,有绿色的草原拱卫,当之无愧川甘大草原的王者。铺陈之后,自然而然地融进了作者的情愫,“只图把自己的根须和鳞茎/植入你伟大心灵的广漠/使生命的色泽/增添绿的丰盈/让一株爱意的小草发芽(《绿色中的那卜楞寺》)”。说嫩绿的爱,是小草,能结满花朵,顶天立地,托起一片蓝天,联想何等丰富!置身广袤的草原,谁都不愿再做尘世的王者,只让一株爱意的小草发芽。意境的深化,纯镜头肯定不及,唯有福贵老兄的诗,放大了光圈,才能这样淋漓尽致。
再看:“遇龙河的水/很清,很瘦/清瘦得如一首婉约的宋词/月儿弯弯,似船/就流淌在水巷/竹蒿点水/翻检着一个个词牌//有薄雾如玉丝/缠了山丘和翠竹/然后隐去了贞操/天和地/没有了自负和隐私/朦胧得像一场初恋(《河沿静夜》)。”光影里的山和水,月光和翠竹,都很静谧,一幅静态的水墨画展现在眼前,很是静美。作者把此时的自我融进画面,那水,清瘦得如婉约的宋词;竹蒿轻点,是在翻检词牌。静如薄雾朦胧,天地都没有了自负和隐私,真像一场矜持腼腆的初恋。诗歌的意象同镜头的画面很好地得到了粘连表达;诗中的月色流动,竹蒿点水,薄雾纠缠,又为静中主体的意念所动,你看,“一些情节,在河沿的宁静中/高[chao]叠起/心/依然蜗居在你的衣兜里跳动/不信你摸/那个字仍完好如初(《河沿静夜》)”。“叠起”,“跳动”,“摸”三个动词,使河沿静夜栩栩如生,一个动静结合的夜间美景顷刻凸现。那个字,虽没有说出口,但已经在这张照片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就是一个大小写完美统一的“爱”字啊!
“微笑/紧贴着雨巷的脉动行走/有念想携雨滴/于沿街的溪流交欢/孕后顺产/生下的倒影/尽占古城风光//此时此刻/哼一曲七零八落的小调/或者,拈上几句缠缠绵绵的宋词/在古城夜雨的夹缝/斟二两小酒/醉一朵花/走进崩溃(《丽江夜雨》)”。大自然是丽江的小巷,天下着雨,作者的快门一响,雨巷的灯红酒绿布满镜头,好一幅丽江夜雨图啊!仅此,也算得上美景了。但是,作者再用诗歌的意象给这幅图画涂染上“微笑”,“小调”,“宋词”,“小酒”,”醉花”等色彩,读了看了,定会爱不释手,浮想联翩,不崩溃才怪!
集子中,图片储存大自然的美景,展示诗歌创造的画面,使诗画相得益彰;而以诗歌的独特表现形式来解读自然,解读光影,驱山问水,又使镜头中的画面妙趣横生,地理诗歌便更加具有了情感和理性的成分,使自然意境带有了明显的主体思想的亮色。正所谓一草一木皆含情,山山水水都有意啊!
二
用诗歌去触动快门,放大光圈,感悟自然人文,以景状物,融情于景,融情于物,情景交融,这是福贵兄力图达到的又一个审美的艺术境界。
福贵兄善于把对山光水色的拍摄与人文人生融合在一起,使所摄之景物的意象有着深刻的情感内涵,在对自然的刻画中,用诗歌的意象来透射出主体的人生态度,纯自然的景物和图片就有了特定的思想涵蕴。这便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讲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作者登上庐山,不料遇上大雾弥漫,心情糟糕透了,提起相机,无处所拍。如琴湖畔,左等右盼,机会到了,终于快门一按,闪了一张若明若暗,欲仙欲醉的照片。从构图到捕景,从色彩到光影,看了照片,我以为都堪为上乘啦。 如果没有加入诗歌的意象,也仅此一张图片而已。“暮色已近/乱云遮掩了你的香炉峰/也把你的历史捂得严实//是晕不开结局吧/或者,是半枝残荷/在污泥中结怨太久/看不见秋天的芦荻瑟瑟/更看不见大珠小珠落进玉盘的声响//人间的四月不到/山寺的桃花不开//还是抓一把风/自己取暖吧/在无限风光中/还原你的真正面目/而我,在你之外/笃守一份从容 (《 上庐山遇雾》) ” 。还是作者的诗救了庐山的驾,雾不散,遮掩了山,也捂住了史实。也许是时间不到,桃花不开。“我”,只好抱风取暖,笃守从容了。由自然到人文 ,渐次铺陈开来,加之古诗的化用,主体的情感蕴涵和审美的独特见解跃然纸上。这张照片就有血有肉,色彩斑斓了。
“时光里盘旋的马蹄声/拒绝走出明月峡谷的拐点/一座关楼/还在加固/封锁在八卦蛙井中昂首/木鸡似的眼神/钳制任何明修暗度的冲动//往日的繁华/仍然咬定千年秋风/恰如其分的演绎着妄自尊大/偶尔有三两瓣梨花/开在天梯石栈的额头/这是惩罚闭关自守的凭据/那个五牛屙金的故事/不必当真/只是个而已的怪异//风急急的走过/而你,依旧在天府的太极上端坐/一些疼痛/像关楼,重过月色/一座又一座地把蜀道封锁//翻遍蜀中所有动词/全都僵硬/找不到一丝燥热(《见剑门关楼加固有感》)”。原本一座关楼加固的自然现象,触动梁老兄的灵感,快门一闪,定格成一张静中有动的风景,恢弘壮观,气盖山河。而诗歌的意象,为这张照片灌注了深邃的思想内涵 。尽管剑门关是蜀中门户,在护卫天府之国的历史上曾有过了不起的作用,诗的意象没去歌颂这些,而是透过现象,意境层层递进:1.今天看来,它只是蛙井中的昂首,成了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的凭据。2.它不但咬定千年秋风,而且钳制任何明修暗度的改革举措。3.不仅如此,关楼还在加固,筑牢防火墙,继续严防改革开放的大潮。思想深度挖掘到此,的确算得上是大大的”我”了。层层波澜的语言风格,从历史文化凝聚物中挖掘深意,抚慰沧桑与疼痛。字里图间,无不折射出作者对自然,对历史潮流的助推和热爱。
“七十二景的浮华/猫进冬里/盘点着日子/脚底发痒/残荷枯叶下/有荷茎傲然不坠/大有君临天下的本能/撑起一段历史//避暑不是本意/命运的流水账里/一层灰霜/遮掩不住一统江山的情结(《冬日的避暑山庄》)”。承德的避暑山庄,世人瞩目。康乾盛世,这里是指挥中心;腐朽没落,从这里开始。画面上的冬日行宫,雪压楼台,残荷虽有些凋零,但傲然不坠。一幅强撑江山残荷图跃然眼帘。镜头的捕景和构思堪为精妙,表现手法和意境架构甚为奇特。作者用诗歌为图像镀金,将诗意的空间和时间的维度打开,使画面横生出了诗的内核,“避暑不是本意/有荷茎傲然不坠/大有君临天下的本能/撑起一段历史”。而这种诗和画的审美交融辉映,又有效地拓展了歌诗图的意蕴之美和张力之美,给人以悠远而明亮的历史回望和评判,显示了主体对历史的扬弃和人文关怀。读此诗赏此画,虽难撕心裂肺,但也可赏心悦目了。
三
王蒙说:“文学就是发现”。福贵兄在行行摄摄的旅行中,发现了自然界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充分运用手中的镜头,用摄影的技艺和技巧把之囊括怀中,储存永远的记忆。而诗歌,则是把这些记忆加以深化,在看似平常的领域(包括摄影作品),去洞察不同寻常的个性特征,发掘独特独到及新颖的情感内涵和思想底蕴,从而达到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画图与诗歌的相得益彰,给人以真善美的感触感知感染感悟的享受。
据我了解,福贵兄的书法也很不错,今天拜读了《诗意光影》 ,才知道他的摄影作品也堪上乘。特别是诗画跨界一体的全新创意,更是“把诗意融进光影,在光影中展示诗歌。用镜头去扑捉自然和人文的美妙,用诗歌去解读光影的玄机”。独到之处,真算得上文坛一面飘扬的经幡了。
-全文完-
▷ 进入LFG银珠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