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一个人缔造了一段值得回味的传奇心灵苦渡

发表于-2013年04月26日 晚上11:05评论-4条

知道袁家村是几十年前年的事情了。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机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有幸脱产在省委党校学习新闻。当时的记忆很淡漠了。可有一件事情我却一直记在脑海里。当时是和周末,本来我是要回家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什么都准备好了,结果没有回去。就是没有回去,到了下午我听说袁家村的党支部书记来党校要和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交流。当时的袁家村已经很有些名气了。特别是郭裕录更是名气大的不得了。好像那时候他已经是全国劳动模范了。

既然他来和大家对话,我想自己也应该去听一听。不过说心里话,尽管他名气不小,可我想,毕竟是农民,他能讲出什么呢。冲着名气我去了。当时是在党校的小礼堂。人不是很多,但大多都是领导。郭裕录坐在主[xi]台上,一点也不怯场。刚开始说的是玩笑,到后来说了很多自己的心里话。具体都说了些什么,我现在都记不清楚了。不过他真实展现自我的那种勇气,却一直深深的刻在我的心底。

当时的对话时间很长,一直到了下午吃饭的时候。可能是做新闻的缘故吧,我动了想自己单独见见他的念头。于是在会议结束的时候,我递给他一张纸条,说想单独采访他。我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他很快就回话了。说晚上不走,可以聊聊。真是难得的机会。当时别提我有多激动。也就是那天晚上,我们就在我的宿舍里畅谈,一直到深夜。

他要请我去他们袁家村做客。我答应了。不过我却没有兑现诺言。几十年了,一直就没有去过。记得当时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他去德国考察访问,看到人家农村的机械化程度那么高,简直都有些目瞪口呆了。临走的时候,人家让提点意见,他说自己实在是提不出来,想了一晚上,第二天给人家说,什么都好,就是机械太多了,把土地碾压的有些板结。可谁料人家说机械是不到栽植庄家的地里去的,都是在田间的小路上。当时他不好意思极了。当时他给我说这番话的时候,我还发现都有些脸红。

那一次他给我谈了自己的很多想法。现在想起来都很靠前。尽管他是农民,尽管他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可是他的真诚却让生命的力量在他那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前不久,我遇见一位新闻界的朋友,他突然问我去过没去过袁家村。我说一直想去,可就是没有去过。朋友告诉我,值得去看看的。尽管现在还正在发展,可是雏形很好,思路很好。

朋友说前不久他去了一次。袁家村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不是现代化,可是他们寻觅到了一种历史的劫点,从历史的归真中感悟出了一种时代的气息。朋友也是玩文字很多年了。既然袁家村能如此的让他感叹不已,说明郭裕录还真的就是了不起。我当时就想,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最近身体一直不怎么好。血糖总是忽高忽低。也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有时候锻炼我觉得都有些过量,可是一测血糖还是居高不下。可有时候觉得活动的不够,血糖反倒降下来了。看着天慢慢的热起来,我还是蛮高兴的。因为我这病只要经常能出点汗,效果就会好一些。再加上我最近一直调节自己。所以心情还不错。

昨天还是朋友说我应该多锻炼。要抓紧时间。所以这段时间,我是一边工作,一边努力的调节自己。今天上午处理完公务,约了朋友,因为朋友有私家车,出门少了闲话,也少了负担。说好一起去三原县的城隍庙看看。很多年前我去过一次,不过那时候和现在不一样了。当时去游人几乎没有。再说也不收门票。当时我是随意进去看了看。说心里话,也没有留下什么太深刻的印象。

中午没吃饭,说是赶到三原县城在吃饭。因为三原县城有一道我特别喜欢吃的小吃,叫金线油塔,很好吃的。说到这个金线油塔,我老妈做的也是很地道的。过去经常给我做。可自从我患了上糖尿病,就在也没有这样的口福了。我想既然是去三原县,怎么能不吃一顿金线油塔呢。

我们打开车载导航,很快出了县城,走上高速。一路很顺利。到了三原县城的时候也就刚刚一点钟。我们一直把车子开到三原城隍庙前,停好车,叫了停车费。我顺便打听了一下,哪里有卖地道的金线油塔。看车的老妇人顺手一指说前面就是老赵家的金线油塔,三原县最地道的了。我顺着老妇人手指的方向一看,果然看到一个很大的招牌,不过上边没写金线油塔,而是写着千层油饼。我当时心里还纳闷,金线油塔多么形象呀,怎么叫成千层油饼呢?不过等我我们走进小店才知道,现在什么地方都开始与时俱进了。老板告诉我,叫千层油饼生意好,叫金线油塔,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所以就不进来了。

他问我们怎么吃?我说现在是个什么吃法?老板说一份七块五毛钱。我们三人自然也就要了三份。一份是四个金线油塔,一碟小菜,还有一碗豆浆。要是放在平时肯定是够吃了。可今天不一样,走了一百多公里的路。早晨没吃饭,就是冲着金线油塔来的。一路上也说个不停,所以早就把胃口吊起来了。一份金线油塔我几乎是囫囵吞枣的就吃下去了。似乎根本就没有感觉。

大家似乎也是一路上让我说的有些胃口大开,吃了一份也是没有感觉。于是我们每人又要了一份。不过我吃了两个的时候就觉得胃里有感觉了。这个金线油塔可能没吃过的人还不知道。它是用生猪板油和麦面和在一起蒸出来的。看起来很软和,但是吃起来很不好消化。吃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可吃多了,喝点水,胃就会不好受。因为过去在家我经常吃,所以也算有经验。我吃了八个就不敢吃了。可朋友觉得好吃,一口气吃了十个。当然了,他们年轻,胃口好,也许能经受得住。

吃饱喝足了,我们就去城隍庙。这是我们今天的主戏。在城隍庙门口买了票,现在一张票是四十二块钱。还不算贵。买了票我们就进到了城隍庙里边。这里是中国当前保存最完好的三大城隍庙之一。上海的我多年前也去过了。毕竟是大上海,人气很好。当时去的时候,里边是人山人海的。西安的城隍庙就更不用说了。不过现在我感觉还不如过去。三原的城隍庙保存算是最好的,因为它最原始了。再加上这里游人很少。我们进去的时候,里边几乎没有什么人。不过这这正好。我是扛着相机去的。来这里我就想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印象留在取景框里。

在三原的城隍庙里我细细致致的看了一遍。特别是于右任老先生的那些真迹让我震撼。他是三原人的骄傲,也是我们陕西人的骄傲。走完了城隍庙,朋友说这里距离袁家村再有四十公里的路程,顺便去袁家村看看怎么样。这可是我求之不得事情。我没想到这里会离袁家村这么近。听说中间还要隔一个泾阳县呢。既然只有四十公里,而且走的是关中环线,路又很好。

半个多小时,我们就来到了袁家村。还没有进村,又发现车子很多。我下意识的感觉到,这里看来有人比我想象的要多很多了。我们把车子停在村口的停车场,然后步行走进村子。好在一起来的朋友钱五六年来过袁家村,大体的方位还是知道的。在村口,我看到矗立着一块很大的文化石,上边是李瑞环的题词。很气派,放在这里也很让人遐思。

村子里好像还正在建设之中。我们走到村子中央的一条巷子。游人很多。这里边简直就是一条古街道。里边似乎卖什么的都有。我去过平遥古城,也去过凤凰古镇。不知道是因为我曾经和这里的领头人有过一面之缘,还是它就因为是我们陕西的。我怎么觉得它好像更亲切,而且也更实在。

我们来到一个喝茶的地方。这里故土古色的。特别是那个烧水的台子很是别有一番风味。那位看去少说也有七十岁的老人竟然可以伴随着现代情歌去拉风匣,那个节奏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我们就坐在附近,所以看得最仔细了。在这里,人有了一种归真的感觉。有按摩的,也有采耳的。要不是那些打扮入时的女人来来去去,我真的会觉得自己走进了远古的时代。令人安静许多。

袁家村没有走那种和时代赛跑的路子。尽管二十多年前郭裕录去过德国,对德国的农业机械化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是他还是选择了一条属于袁家村的发展路子。看来他不光是真实,更主要的是他很精明。朋友说我能不能去见见这位袁家村的带头人。我说不用了。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也许人家早就淡漠了。再说了,看了袁家村,其实也就看到了他。再说了,我今天来,也算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走算来他们村感受了一回什么是精神,什么是努力,什么是发展,什么是农民的日子……

我们在村子里流连忘返,一直到下午五点多钟才不得不回家。还有二百公里的路要走。不过我很开心,因为在袁家村我总算找到了一种希望,总算看到了什么是思想和现实的完美结合……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心灵苦渡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精华: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我们都知道吴仁宝是华西村传奇的缔造者
而郭裕录是被誉为“陕西的吴仁宝”
一个人缔造一段传奇,这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震撼
吴仁宝有很多个人语录,而郭裕录也有不少个人语录
这其中我最为欣赏他所说的:收入重要,人的素质更重要
也就是文末的话:找到了一种希望,总算看到了什么是思想和现实的完美结合

文章评论共[4]个
真是老季-评论

三原的老黄家小吃、城隍庙值得一去,拜读!问好!at:2013年04月27日 早上8:48

0yan_yu5-评论

想知道蛇年家居摆设如何带来吉祥吗?请点击http://xs.epapp.cn/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哦!!!at:2013年04月27日 上午10:36

寂寞心扉-评论

来去皆匆匆!at:2013年04月27日 下午3:30

文清-评论

五一节将至,提前祝老朋友节日快乐!at:2013年04月28日 中午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