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不记得了,残存的一点印象,好象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出我的视野,时间已经到了2013年,但二十年前,那个毛头小伙,那个紧张岁月,那点故事还在我的脑海里久久地激荡盘旋……
“黄河九三”演习,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大运路,贯通山西南北,南起运城,北至大同,是山西省的一条公路主干道,也是晋煤外运的一条主动脉,“黄河九三”演习,主要也是沿着这条路展开的。
我出生在苏北平原,本来这条道和我八杆子打不着,但人生阴差阳错,我却和大运路打了将近三年的交道,从当兵开始,到九四年考上军校离开。
引子
参加大型军事活动,有的人一辈子可能也赶不上一回,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从这一点来说,沈醉还是幸运的,他赶上了,而且直接参与演习的全过程。又由于个人职务和视野的局限,他只能以一个兵的眼光,来看待这次军事活动,视野难免会受影响,井底之蛙,一孔之言。
按照部队驾驶员培训进度,正常毕业时间应该到十一月中旬,因为部队有演习任务,所以当年,他们批学兵提前九月上旬就毕业了。从汽车营临时驻地曲阳,回到了忻州豆罗镇营房。
这个营房,位于大运路右侧,北距忻州十四公里,南距太原也有六十多公里的行程。
回到部队以后,他们被分到三营,本来要直接分到汽车连的,由于汽车连没有这么多床铺,总不能让他们这些兵打地铺吧,所以,只能把他们临时先分散到其他营连,等汽车连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再搬回汽车连居住。但他们仍然还从事的还是汽车兵的工作,七十多名学兵,要说也是汽车连的主力了,所以汽车连没有让他们溜边的理由。
首先是每个人分了一台ca10b解放车,这是我国最早的车型,引进、仿造苏联的嘎斯车型。车辆尽管很破,但毕竟是沈醉长这么大,是第一次能够接触到的机动运输工具,能够驾驭它也是让人能够自豪的事情。
接着,每个人要求按照分工,整理车辆,恢复车辆技术状况。对于一名新兵,自己对于能否完全恢复车辆技术状况,沈醉还是心里没底的,毕竟自己刚刚从汽车营学习归来,自己已经适应了有班长指导、教育陪伴的历程。
现在,不管你行不行,能不能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已经交到你的手上,军人的词典里没有不能,只有服从。真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
沈醉想起一句对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
好在所分的车辆发动机还不错,加上汽油,装上电瓶,手泵上油,脚踏起动,就听着发动机“轰”的一声,车着了。 沈醉心里一阵惊喜。只要将底盘部分好好保养一下,紧定、检查、调整、润滑,检查检查线路,装载点东西还是不成问题的。
因为连长说了,车辆保养完成以后,全团要进行载重驾驶训练,也就是所谓的复训。一是考查车辆技术状况;二是检验驾驶员的驾驶水平,车辆恢复时间一周。
沈醉一脸无耐,又无可耐何!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有所作为,就要从小事做起,靠一点一滴地积累。
“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个道理沈醉还是懂的。
保养车辆的过程中繁琐的,但经过加班加点,沈醉还是比较好地完成了任务,成为首批完成基本达到了技术要求的二十八台车辆之一,沈醉很是满足。
接下来,就是完成复训任务。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九月的中旬,二十八台车辆一条龙摆放完毕,从团部大门口,一直沿续到车场门口,气势蔚然壮观!
按照要求,一大早,他们编排好了车队,贴上了车辆编号,前后各加了一台指挥车,共三十台车,由副团长亲自带队。
不仅要考查车辆技术状况,还要考验驾驶员的技术水平,为“黄河九三”演习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沈醉的车辆编号是:复训—19
每台车,一名司机,一名带车干部,执行任务是到单程一百公里以外原平县的轩岗煤矿拉煤,主要路线是大运公路。沈醉的带车干部是他们团的运输股长,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干部,当然他也是车辆专业的行家里手。
出发前,副团长集合大家,提了三点要求:一是车队意识要强,本车队车辆不准互相超越;二是要听从带车干部的指挥,一切行动听指挥;三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安全是个筐,成绩往里装,一旦筐破了,一切都完蛋。
八点钟,随着一声号令,三十台车,齐声轰鸣,地动山摇,煞是壮观!
随着一台车车驶出营房,沈醉的迷离的目光也随着车队向前沿伸。那个时候车与车之间联系没有对讲机、手机,所有情况只能靠目测、靠带队的指挥车辆控制。车距慢慢从五十米拉大到一百米、二百米甚至更大,每一名驾驶员都集中注意力,不敢有丝毫懈怠,俗话说“马达一响,集中思想”。
车队长龙在大运路上移动,国防绿的身影,走一路绿一片。走走停停,不时有故障车因为油路或者电路故障停下来。这种自然故障,不像人为设置的故障一样,但排除故障的方法相似,时间一般不会很长,就又汇入到车流之中,小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他们走了五个小时。
到煤矿的时候已经是下午,那座煤矿是个小煤矿,坡比较陡,弯都是胳膊肘弯,而且一次只能装载两台车,煤矿在一座小山顶上,光调整车辆就费了不少功夫,坡道起步是家常便饭。到了天傍黑的时候,所有的车辆终于装满了。
副团长集合所有的驾驶员和带车干部,开了个小会,对来时路上的情况进行了讲评,进一步强调了安全行车的重要性,希望全体参加复训的同志集中思想,安全操作,确保不发生一点安全事故。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沈醉第一次感觉到了。因为在他们老家,都是平原,没有那么高的海拔和落差,开车要容易得多。
沈醉和其他绝大多数驾驶员一样,都挂着一档,利用发动机的牵阻怠速往下走。有时候车距近了,还要带点制动,降低一下车速,否则,就会和前车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整个车队下山以后,汇成一条绿色的长龙,缓慢前行,沈醉感觉到重车和空车的驾驶还是有点差别的,空车冲车,油门轻轻一点就可以加档了;重车不行,冲车量明显加大了,等档时间也顺应延长。制动的时候,也明显要加大制动力,才能感觉到制动效能。
但是,沈醉觉得:重车比空车好开。空车的时候,整个车除了喇叭不响,哪儿都响;重载以后,车辆的各个缝隙可能都被压力填满了,反而没有那么嘈杂的响声,车辆的各项功能和指标都发挥正常。
人不也一样吗?没有压力,什么能力也发挥不出来;一旦有了压力,他会想方设法,创新思路,努力去把工作完成,从而能激发工作干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也许是轻车熟路的缘故,也许是车辆故障得到有效的排除,三个小时,他们就返回到了营房。
沈醉拉的一车煤,被指定送到他新兵时候的老连队,到炊事班停好车,沈醉就想去营部炊事班就餐,中午就啃了两个面包,吃了一代榨菜,肚子早就前心贴后背了。沈醉不想在连队吃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营部炊事班长是他老乡,想吃什么比较方便,再说那是保障营部首长的,菜的品种比较多,小灶做出来的味道也不一样,而在连队是享受不了这样的待遇的。
他老乡正好也在,给他做了鸡蛋炒米饭,顺便炒了两个菜,做了一个汤。沈醉正饱餐的时候,营部炊事班进来一个人,沈醉一看,吓了一跳,正是他新兵下连时的连长樊大个,沈醉怕他,还有一个缘故,这个人对兵比较狠。
清楚地记得,在农场劳动的时候,他们连有几个东北兵,有一次,没有请假,私自坐车去忻州玩,回来的时候,让连长抓了个现行。当时,连长就命令,脱掉上衣,光背,每人背一捆黄豆,连长骑自行车在前面走,几个班长在后面跑步追,从农场到连队驻地有三里路,等到连队的时候,几个班长的后背被豆荚划得一条条的血印,有的伤口,血还顺着背往下流。连长没有丝毫怜悯,命令他们回去写检查,晚饭也没让他们吃。
至今,想起那血淋淋的场景,沈醉都还发晕。
就是这个连长,现在已经调到他老家的武装部,今天,不知道什么缘故又回来了。
樊大个问:“小沈,这车是你开回来的?”
“连长,是的!”沈醉回答。
“你小子如果当时在连队,我就不让你去汽车营了。”樊大个说。
“连长,你那不是坑我吗?”沈醉说。
也难怪,沈醉去汽车营的时候,他实力在樊大个连队,但其实人早就不在连队了。他这个连长在决定一个兵前途命运的时候,竟然连这个兵的面都没有见到,难怪他会生气。
三批复训结束以后,所有的车辆都经过了实战的检验,车辆技术性能良好,基本上能够适应、满足拉练演习的需求。
沈醉回到汽车连的日子也到了。沈醉所在团,有两个汽车连,一个是他们现在的连队,还有一个是炮营车队,主要是牵引车,拉榴弹炮的,又大又宽又笨,大车对驾驶员技术
的要求也比一般车辆要高很多。
就是这样,驾驶员也没够用,还临时从其他单位租借了若干名,其中有一名驾驶员,特别爱唱《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也是因为这个,沈醉记住他。
还有师汽车营汽训二连的驾驶员,沈醉学车的班长就在其中,只不过他们配属在一营参加行动。
演习
面临着演习的正式升级,团里的气氛也顿时紧张起来,战备等级也从*级战备,逐步转换到二级战备、一级战备,人员、车辆实行战时的定人、定物、定车、定位,所有在外人员均已召回,部队二十四小时随时准备拉动出发。
十二月一日凌晨一点,随着三颗红色的信号弹升空,刺耳的紧急集合号在营区响起,尽管紧张,但是,所有的连队官兵都有条不紊地动了起来,汽车连的官兵,各自按照分工扛上自己的背包,直接奔赴车场,实施车辆紧急启封。
这次演习是摩步团全员、全装参加的,所有人员均乘车前往,步兵也省去了徒步的劳顿。
天气还比较冷,山西的气温在这个季节,简直可以说是滴水成冰,所有车辆均加注了防冻液,主要是防止冻坏水箱、发动机,大家都熟练地完成了紧急启封的程序。
当然,这些程序已经训练多次,大家都相当熟练,沈醉的车辆是负责他原来连队的炊事班保障,大箱上装载了炊事班的一切用品,锅、碗、瓢、盘;粮、油、米、面;压缩干粮、方便面、榨菜、面包;汽油炉、调料、刀具、劈柴、蔬菜也准备了若干;另外,还拉了六大桶水,就是说部队在哪儿扎营,他们就能埋锅做饭,让官兵们吃上热饭,三十分钟之内四菜一汤,完成全连官兵的伙食保障。
伴随着车辆一辆辆驶出营区,沈醉当兵以来,全团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行动拉开了帷幕,动用牵引、载重车辆一百七十三台次,通信用三轮摩托车十台。
漆黑的夜晚为这次军事行动笼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车队有多长,沈醉不知道,就只见灯光像一道道利箭刺破长空,绵延数十里,蔚然壮观!
除了极少数留守人员,和平时相比,这座军营就简直是一座空城。
大运路上,机车轰鸣,千车进发,好象黑夜掩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二千多名官兵踏上祖国和人民考验的行程。后来沈醉才知道,其实他们这次行动是全师的大行动,是以他们这个甲种师为原型的。他们团只是配属行动的一分子,其他还有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高炮团,一个坦克团,加上师直机关和师直属单位。
经过太原的时候,天还没有放亮,但是车队经过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大街上老百姓特别多,所以车速也比较慢。人们有的拿着鸡蛋,有的拿着手套,有的拿着苹果,反正你想不到的东西都有,一个劲地往车上仍,驾驶室里、大厢上仍得到处都是。
沈醉开着车,不敢分神,因为路只有一车宽,稍微不注意就会碰到老百姓,他可不想来一次这样的亲密接触。!
山西的路大都修得比较好,因为它是晋煤外运的通道,大运路作为山西南北的一条主要通道,在当时来说,修的质量还是比较高的,路既宽又平整,路两边的绿化是清一色的白杨,高大挺拨。不过在这样的季节,已经是光秃秃的,叶子一片也不剩。
当地人们对驻军的热情和爱戴出乎沈醉的意料,这么冷的天、这么多人、起这么早,拥军的热情,让他们这些当兵的感觉到:为这样的人民去保家卫国,牺牲自己都值了!
车队过了太原,驶向榆次方向,此时天已经大亮,太阳从树头露出一点,红里透着一点黄的光晕,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个时候人也显得特别精神,开车时居然一点犯困的感觉都没有,像是吃了兴奋剂,浑身轻松舒坦。
第一天宿营的时候,沈醉实在是困坏了,噪音、颠簸增加人的疲劳,简直可以说人困车乏,利用炊事班做饭的空隙,他还是坚持把油料补充了,吃了晚饭,赶紧找住宿的地方。
宿营地点设在一所学校,正好学生放学了,教室都空着,几张课桌一拼,就是床,打开背包,简单一铺,沈醉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几天以后,他们到达《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文章中描述的山西运城市的平陆县。在这里,他们休整了三天,第二天早上,天气比较凉,沈醉发动车子的时候,就听见“呯”的一声,响了一个炸雷,沈醉吓了一大跳。
下车检查,发现消声器都炸平了。要在营房可以去装备处器材股换领新的,这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没办法,一个人钻到车子底下,将消声器拆下来,用铁丝捆绑了起来,暂时凑合一下。
可能是化油器回火,混合气在消声器里燃烧不完全导致的,不过这种车型炸消声器是常事,每年都有若干例这样的现象。
第三天早上出发的时候就热闹了,沈醉的车就像拖拉机,动静贼大,由于可燃混合气燃烧不均匀、不充分导致。 好在没有影响车队的正常行进。到黄河渡口的时候,沈醉发现他们车队,没有走三门峡大桥,而走的是他们部队搭的浮桥。大桥上通过的是他们团牵引车拉炮的部队。
而且,渡口周围都是高炮,用伪装网伪装着,炮口直指蓝天,远处山上,有兵活动的身影,是在攻占山头,据说是演习科目,高炮用于防空。黄河水自西向东咆哮而下,炮弹落下,飞溅起数米高的浪花,真正有点实战的氛围。
这个时候,车辆通过浮桥,驾驶员真是要有点水平,因为桥面仅是车辆宽度多一点点。沈醉小心谨慎地换上低速档,调整车速、车距,与前车保持着十几米的距离。
车缓缓地行进在浮桥上,随着波浪的起伏,车辆也不时晃动着,这个时候,方向只能小幅度调整,站在浮桥边上的战士,都穿着雨衣,溅起的浪花把每个人身上都打湿了。
沈醉不敢分心,眼睛始终盯着前方,敛声屏气,什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葬送战友的生命,那样他就是历史的罪人,他可不想在自己的军旅生涯上留下这样的骂名。
好在浮桥不长,约莫二十几分钟,他看到前车已经到了对岸,车辆开始上坡,驾驶员加大了油门,车辆像运动员看到了终点,拿出最后的一点劲,开始全力冲刺。消声器冒着黑烟突突直响,车辆高昂着头,像是在证明:我能行!
沈醉轻轻松了一口气,脚底一点,小冲车,加档,车辆一口气嗷嗷地冲上河岸,像个男子汉,展示着健壮的身体。过了河就是陕西地界了,他们在一瞬间从山西到了陕西,完成了两个省的跨越。
在三门峡市没有逗留,车队转向东,驶向洛阳方向,转向他们行进的第三个省进发。天宫不作美,恼人的雨开始下了起来,如瓢泼,车队行进的速度完全慢了下来,行进在山区,像蜗牛样爬行。
车行河南,没有像山西一样,感觉像是到了两个世界,这里没有人关注你,我们像独行侠,没有语言,没有行动,没有思想和心灵的碰撞,有的只是发动机发出的轰鸣和大厢上战士们的抱怨!
雨一直下着,驾驶员的视线受到限制,同时也迟滞着他们的行程。他们没有走洛阳市里,而是沿着洛阳外环路,绕道山西高平,到达高平已经是半夜了,宿营地是一户居民家。
为了给我们腾地方,他们一家挤到老房子里,把新房留给我们,让我们感动的是他们儿子刚结婚,因为我们的到来,两口子把他们住的新炕让给了我们。本来以为能够睡个好觉,凌晨四点半就把我们叫起来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没办法,尽管困,也要起床,睡了不到三个小时。
雨还在一直不停地在下,检查车辆,只是简单地履行了一下手续,发动车子,追随车队,沈醉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实践再一次证明了山西人的善良、热忱、好客!
此情、此景,这辈子很难再遇到第二次。
路过济源,一片沈醉叫不出名的大山里的时候,沈醉见到了一个他想像不到,又感人至深的场景,可以说终生难忘。在一个山洼里,住着不少百姓,许多老百姓自发地打着雨伞,穿着雨衣,手提暖壶、杯子,煮的鸡蛋,拿着水果,来慰问他们。
可能自己生活都困难,还拿着自己仅有的劳动成果犒劳这些素不相识的人,而且又是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怎能不让人感动?!为了这样的百姓,去死他们都愿意!
翻过那道山梁,下山的时候,沈醉看到他不愿意看到的一个场景:一个穿得破败的乞丐,独自行进在荒凉的大山深处,雨中显得那么孤独无助!一丝怜悯,涌上心头,沈醉从驾驶室里拿了几盒方便面和榨菜,顺便拿了几根火腿肠,用方便袋装好,扔给了他,尽管他知道,这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救穷不救急,但至少他可以心安!
车队到长治市下辖的长子县的时候,他们又获得了一次休整的机会。在这里他们待了三天,利用休息时间,沈醉找装备助理领了新的消声器,把坏的消声器换掉了,同时他换掉了分电器里的白金触点,因为车子最近,老是发出“突突”的响声,不仅声音难听,还增加油耗量。
部队准备出发的那个清晨,天下起了大雾,这在山西也是常有的事,能见度也就二十米。沈醉发动车子以后,前车已经不见了影踪,也就相隔了一颗大树,但就是这里,也考验了沈醉一把。
树和房屋之间也就一车宽的距离,树干直径有五六十公分,树冠如伞,枝丫伸展,显然树也有了几十年的树龄了。沈醉操控着车辆,尽量不让挂着篷布,因为大厢上还有战士,叩着、碰着都不好,沈醉加着十二万分的小心,谨慎地穿行而过。
他就有一个老乡,在这次演习中,因为驾驶员情况处置不当,没有预见性,处理情况时一个紧急制动,门牙叩在八一杠的枪口上,直接掉了两颗,疼得差点晕过去。演习结束以后,好长时间才去师医院镶上,他可不想背负这样的骂名。
车子经过襄汾的时候,他想起了这是他汽车连班长刘铁虎的老家,古人讲“三过家门而不入”,今天他班长也遇到同样的境况,这是在演习,怎么可能让你把车子停下,回家逍遥,把一车人扔在路边,无人问津?
这个班长也是很有个性的主,有一次,他上街,被警通排战士查纠了,他一直对此事耿耿与怀,偏偏警通排和汽车连合用一个厕所。
那天,他瞅见那小子去了厕所,等了一会儿,估计还在那儿蹲着,他拿了个马扎就去了,把那小子一顿棒揍。
这事后来被参谋长知道了,关了他两天禁闭。
尽管参谋长是他亲舅舅,但面子上总是要过得去的。
但是,汽车连的同志都感到很解气,纷纷买了慰问品去看他,把他当作英雄一样。
作为演习,这点大局观念还是有的,他想!
12月15日,沈醉踏上了返程的路,车子仿佛也轻快子许多。整个演习,行程1500多公里,途经山西、陕西、河南三省,历时半个月,动用兵力一万余人,装备一千多台次,基本上做到了“人不掉皮,车不掉漆”。当然有点小的险情是难免的。
回到营房的时候,他们受到英雄般的接待,也算是凯旋而归。
后续
由于汽车连所有官兵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团党委经研究决定:“给汽车连报请集体一等功”。这事最后没成,经上级党委研究,给了个“集体三等功”。也算是安慰了一下,同意并承认了汽车连官兵这段时间以来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另外,这次演习还带来了一个负面影响,这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就是他们沿途经过的地方,信件如雪片样飞来,有给战士的,有给干部的,有表示敬意的,有暧昧交友的,一时间人必惶惶!
团党委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研究决定:只要是演习经过地方来的信件,收发室一律扣留,不管有没有问题?哪怕是你家就是那一块的,也毫不留情,有效地防止了乱交往、乱交友等问题的发生。
沈醉也由于保障工作出色,受到团后勤处嘉奖。
-全文完-
▷ 进入燃烧的青春季节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