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才有位”还是“有位才有为”,这个话题就和“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个话题一样,将成为一个永久的话题。
“有为”,指的是有所建树、有所作为。“有位”,指的是所在的岗位,所处的位置(地位)。在日常这个话题的谈论中,偏重于“有为”。
“有为”的含义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主要是指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是代表儒家思想的一种学说。有为学说是相对与道家无为学说而言的。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认为,天地万物的生成与存在,皆是“无为也而无不为”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以无事取天下”。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从仁爱务实出发,推行的是仁政王道、有为而治。儒家认为,当无为不能治则应有为而治,提倡的是积极、争取、面对、有所作为的思想。
“有位”,只是指所在的岗位,所处的位置(地位)。这个“位”,可能使世袭的,可能是一级组织任命的,可能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可能是你依靠自身实力争取而来的,也可能……
“有为”和“有位”涵盖了时空的概念,有为和有位没有因果关系。“有位”未必就一定“有为”。只有位置,没有作为,位置如同虚设,逐渐就会丧失“有位”。康熙、咸丰同为清朝的二个皇帝。康熙即位后,国家处在内忧外患之时。他展示了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在他在位六十一年间,在巩固祖国统一、反对外来侵略、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政绩,国家出现了安定兴旺的局面,为清王朝的强盛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大有作为的皇帝。咸丰即位时,也是内忧外患,战火不息。他在位十一年,面对太平天国起义、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回天乏力。一个中国,国破山河碎。 同样的“有位”,却有着不同的结果。
“有为”与“有位”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有位”是“有为”的基础,“有为”是“有位”的关键。“有为”和“有位”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虽然二者之间含义各有不同,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这二者中,“有为”和“有位”不是完全并列的,有轻重缓急之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解决,有许多问题需要落实。这些问题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有轻有重,问题产生的原因会有很多因素,但从根本上讲,还是对“有为”、“有位”的观念问题。如果在具体工作中,只是一味强调“有位”,而不去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这些问题不能解决或解决得不好,就是实际工作中的“无为”。
当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一定要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某一重点急需解决时,应看到这是两点中的重点。当看到两点都需要解决时,要看到是有重点的两点。在重点分析“有为”和“有位”关系时,应把“有为”作为重点,通过“有为”来突出你的“有位”,通过“有位”来体现你的“有为”。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
中国的现实问题是要在这个世纪的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富裕。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的国家就有了作为,也就是“有为”。中国要想有为,首先是国家这个主体要有为,其次是处于中间的集体要有为,最后也就是全体个人要有为。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三位一体,共同撑起这个社会。
当今社会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工业布局区域化、新型工业化等种种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一个国家、一个集体、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将面临机遇和挑战,要想超越自我,追赶对手,就必须加强自身实力,树立竞争意识,缩小与对手的差距。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发展计划和奋斗目标,只有依靠你自身的努力,才能体现你的自我价值。立足“有为”,你才能真正“有为”、“有位”。
-全文完-
▷ 进入江南闲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