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五颜六色的纸片儿,沿对角线的两端剪开一小段,再把剪开的每一角的半边捏在一起,用浆糊粘住;用一细棍儿上下穿透,作为轴儿,把露出的一段*入一二尺长的竹竿里,迎风旋转,哗哗作响,没风的时候,孩子们就拿着疯跑起来,转得一样快,笑的一样的狂。这么容易做的玩具叫春幡,这名字是后来听说的,只知道那时在我们村,乡人把它叫风车儿,我想,取春幡之名大概是为风鼓荡,旋转如车之轮毂的意思吧。但不管怎么说,一群孩子各自拿着五颜六色的风车儿,聚集在一起玩,确实是一片来自春风里吉祥的彩云呢。
乡下人对风敏感要远比城里人强,经过一个漫长的寒冬,冰封雪覆,吹够了凛冽的朔风,就等着春的消息。一俟立春日到,春风微拂,轻轻的嘘嘘的那一点点暖风,立在村子外面的乡人立即就接收到了。他们看那榆树,榆钱的红苞已经鼓胀着了;再看那白杨,白杨的红鞘也已经透着薄亮,像一个孕育显怀的少妇。从南山下来的河水开始汤汤,不再是“哗---哗”的碰撞。地角的麦苗开始苏醒,麻雀蹦蹦跳跳地嗛食。村人的心也就翕张着了,第一件事就是找出结实的纸,最好是五颜六色的花纸,有些人就把家里娃们不用的废旧地图拆开,折叠,剪,再粘贴,做成一朵花的形状,或者像莲花,或者像梅花,或者像玉兰,然后折一节扫帚上的竹棍,削得光光溜溜的,把这朵花穿在中间,再找一节更长的竹竿,或者是一个括削成两尺长的高粱秆,给顶头烫一个孔,把这朵花安插进去,举起来,一个风车儿做成了。拿出门去,风车儿已经转动起来,是街道上的来风,转转身,看看风,是从东方来的风,是东风,再转转,是南风,是古人说的薰风了。心里一激动,脚下轻快,立即身子一侧,展开步子奔跑起来,高过头顶半尺的风车车便哧哧儿旋转起来,开始时还能依稀看清每一个花瓣,跑过四五步后,就只是一团彩影,这彩影由浓到淡,最后就只是一个若有若无的蝶舞,直向着山下小村的南边飞跑。
这风车儿我们也只是在过年前后的伴着春的脚步儿糊扎,畅畅快快无羁无拌的玩上几天,孩子们举着风车儿,跑过村子的街道,一脸的紧张,一脸的欢喜。脚下是新掏的沙子铺排的路面,跑起来鞋底和沙子摩擦着,沙沙作响。直到跑得浑身发热,跑到村子外的沋河上游,灞河上游,这才收住脚步,站在河岸,看看河里的流水,已经在泛着淡淡的白气,河边的柳树也垂着淡淡的鹅黄。
这风车儿其实是最早感动了春天的,我在儿时也就这么玩风车儿,用这自制的简易的最开心的玩具,和春天做一回零距离的沟通,做一会响应,告诉春风,我们知道她已经回来了。
好多年过去了,我才知道古人是把这风车儿叫春幡的。春幡当然是一个很文雅很合仪节的名儿。古人还留下了很多歌咏春幡的诗篇,读着这些诗句,我知道了古人也玩风车儿,他们不止是探听春的消息,那还是一种严肃的礼仪呢。唐代徐勉《咏司农府春幡》是一首专门写风车儿的诗:“幡谷重前经,人天称往录。青珪礼东甸,高旗表治粟。逶迟乘旦风,葱翠扬朝旭。平秩命春司,和气承玉烛。岂伊盈八政,兼兹辨荣辱。十千既岁取,利民谁不足。”这诗读起来似乎有些拗口,因为用典和唐时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这首吟咏春幡的诗又显得很不好懂。在这里,春幡是司农府的春幡,它说明春幡竖立的有重农首义。我想,唐人到了立春这天,司农府应按规制是要立一支很高大的春幡的,这个春幡,担负的不止是传达春天的信息,做一个春的使者,春幡还是称往的录事。从诗中还可以看出,春幡还有更重大的意义,作为青珪——礼东方的青色的玉——在城市的东门外竖立的,表示着五谷之一的粟米会得到治理。但这风是立春的一大早的来风,春幡竖立在东甸,朝旭初上,春天的气息已经很浓郁了,是一片葱翠。在《吕氏春秋》和《礼记》里,这春幡还担任着更重要的关于人天沟通的职责,是可以衔命人间和春官下达指示,她又一天和气,在白天接续了夜来熄灭了的玉烛任务,昭示春天的消息。这春幡一转动,她的声息就布满了八政,兼顾着还辨听着荣辱的故事和树立。十千是一万,万是最大的,春幡一动,就是成千上万的利国利民的有益之事啊!由是可知,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的春幡,远不是现在的我们乡间小孩子玩的风车儿那么单纯。春幡的含宏和负载要重大得多,是关乎朝廷和国家的一桩国家重器呢。
诗人徐勉有咏春幡的诗,韦庄也在诗里说:“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剪绿杨枝。”我们由此可见,唐人制作的春幡也是彩色的。宋代的文豪苏轼在《和曾通判新春》的诗中,见到春幡,觉得自己两鬓霜花,感慨无限:“萧索东风两鬓华,年年幡胜剪宫花。”他已经经历了很多沉浮,所以看见新年的春幡,心里愈觉得这春幡还要比宫花美丽。而他的弟弟苏辙,虽然也已经头生华发,却在春幡转动时脱掉了敝袍,然而苏辙此时是在燕山脚下,看见的春幡又与中原不同:“插鬓小幡应止示,点盘生菜为谁挑?”燕地有很小的春幡,并且还能插在耳鬓。春幡插鬓的时节,也是宋代盛极一时的挑菜节到来的时节。
一千多年过去了,我们古国的文明是和春风息息相关的物事,是和四季的来风密迩不分的。在城市的公园里,在乡村的田园里,在山下小村的小路上,现今是各式各样的风筝儿,也有塑料制作的风车儿,我们曾经用各种各样的器物来探寻春风,得到地里的耕耘的动静。春幡不止是我们幼稚时的玩具,也是我们和春风的亲近,是一朵来自春风里吉祥的彩云啊。今年的春天,我领着快两岁的孙子,拿着我亲手制作的风车儿,在山下小村,在渭水岸边的新家玩儿,我陶醉在融融的天伦之乐里,对着这有着千年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春幡,面对稚气蒙童的憨态,只能呵呵而笑了。
癸巳年二月初二于雅园
-全文完-
▷ 进入南山岭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