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出国十一个月了,按照公司还算有点人性的管理制度,“离家出走”满十一个月是可以休假回家。
可是,在这个连妓女都跟公务员一样正常上下班周六周日不加班的国家,去外交部办个护照签证都麻烦,很多人到了休假时间,因为签证办不下来,耽搁了回家,甚至一耽搁就两三个月。
漂泊到地球另一端的我们,这一年里,没有人不想家,没有人不忧虑,但是对于一个漂泊于万里之外的游子而言,想家只能想,忧虑只能忧,除了痛了苦了自己外,并不能改变什么。
我本是个伤感之人,每当事与愿违时,总会无尽的忧虑。
我是四月五号休假的,但是签证办不下来,只能听天由命了。但我有个同事就不会,他也是跟我一样时间休假的,他连签证都还没去办。可他每天出门吹吹口哨,进门哼歌,上班逗逗工人,下班斗斗地主,不亦乐乎。很多人都问过他,为什么那么快乐,但他引用了句古话说:“宰运:‘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宋·陈造)。
原来他也不是快乐,只不过是苦中作乐而已。苦中作乐,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苦中作乐,又有多少人能从苦中得乐。
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别人看来这样的生活那是多么的艰辛多么的痛苦,可他却能够自得其乐,不堪其忧,成为后世无限追崇的楷模。或许这就是颜回人生真正的乐趣,是苦中作乐的最高境界吧,不过这种境界好像也就他达到了,其他人都是望尘莫及啊。
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车胤如囊萤,孙康如映雪,苦则苦矣,但他们下苦功,博闻强记,勤奋好学,实现读书人凭所学知识获取高贵荣耀和地位的上进之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无穷。
而那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先生,登台远望,上思朝野,下忧黎民,他的苦乐观是把自己的苦和乐与天下人联系起来,一先一后,这样的苦与乐那是很伟大的,远比那些只为个人享乐奔忙而不愿为他人去吃苦的人,不知要高尚多少倍,可是,这样的人古今有几?
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我活着的每一天都意味着和巨大的痛苦作斗争。”但当他创作的《钢铁是怎样炼成》取得辉煌的成就后,他无比欣喜地总结道:“再没有比战胜种种痛苦更使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了。”
战胜苦便是乐。正所谓“不经风霜苦,难得腊梅香。”无论是颜回孙敬苏秦车胤孙康,还是范仲淹奥斯特洛夫斯基,他们的成功都是自己在无限的苦中作乐得来的。
俗话说:“想得开是天堂,想不开是地狱”。其实,苦与乐,只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
从前一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老大卖伞,小儿子晒盐,都是好营生。可是老太太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为两个儿子发愁。愁什么呢?每逢晴天,老太太就为老大发愁,这大晴天,怎么卖伞呢?而到雨天呢,老太太就为小儿子发愁,这大雨天,怎么晒盐呢?这样一来老太太日渐憔悴,痛苦不堪,陷于抑郁之中,两个儿子不知如何是好。有一天,有一个聪明人对老太太说:“你愁啥呀,你不知道吗,雨天过了是晴天,晴天过了是雨天,晴天雨天总是交替出现的,晴天好晒盐,你该为小儿子高兴,雨天好卖伞你该为老大高兴,不管晴天雨天你儿子都有生意。”老太太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恍然大悟,不再抑郁。
草生一春,人生一世,来去匆匆,而这匆匆的人生,总是喜忧参半,苦乐相依。喜与忧,苦与乐,那是人生最最不可缺失的,更何况还有喜极而泣,乐极生悲,苦尽甘来呢?
很多人都说:“人生在世,一切皆是过眼云烟,繁华褪尽,返璞归真,喜与忧,苦与乐,一切的一切归根到底,其实你在乎的是自己心内的感受”。
的确,一切都得看自己的内心。没有人保证得了你每一天的所见所闻都是乐事,也没有人知道一天一天内会发生什么,更没有人知道明天明年会怎样,可人们总喜欢说,明天,明年,以后,未来会如何如何,其实那都是徒劳。
谁也不知你出门之后心情是不是还跟在家一样,也许你一出门就遇到烦心事,看到不想看到的场景,影响你阳光般的心情,但是在你心情不好时,不烦换一种角度思考,换一种途径寻找事情积极的意义,也许就会像老太太一样走出心理困境,心情就会好起来。
既然你我都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那不如好好的把握今天,何必把梦想推给你本来就不信任的明天呢?
其实人生不需那般许愿,更何况向着苍天许个愿,声音就算传得出去,你一辈子也等不到回音。既然如此,何不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心动不如行动,只要你想做,只要你快乐,你现在就去做。
生活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喜与忧,苦与乐,那都在于人心,心中有苦,那是阴霾,心中有乐,那便是晴天。
童话恋情,于,厄瓜多尔
-全文完-
▷ 进入童话恋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