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屏蔽掉周围世界的干扰,便能轻松搞定。
但是画画本身不仅仅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屏蔽掉周围环境的干扰,然后画出画后该怎样前行?一句话:可持续性有多大的问题。
第一,画出的画,总想找个地方晒一下,或者说,希望得到世人的赏识和认可。即便没有任何利益和名誉,也想得到承认。于是我们会选择美展,画廊,艺术沙龙或贴吧。
第二,当我们选择展示画作的一瞬间,我们的心态变了,从完全自我转变成期待他人的眼光来肯定自我。但事实是,恰恰这个期待是最靠不住的。因为大多数人看待画家的眼光,不是把你当画家,而是把你画画这事儿当成你的职业,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永远只会把你当成画工,世人眼里一个合格的画工标准是:你能画任何画种,任何风格,任何题材的画,唯独不需要艺术灵魂。
于是困扰开始接二连三地产生。事实上如果没有人看到你的画,就不会有人试图扭曲你的艺术精神,或企图控制你的创作方向。人们都喜欢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情指手画脚,对没有听到或看到的事情,就当不存在。
画家被指控孤僻,遁世,清高,自傲,等等等等一系列罪名,其实恰恰是画家为了躲避世俗社会的无理干扰而无奈作出的选择。比如我已经很久不参加美展了。之所以不参加,是因为看透了美展评审员的无知和愚蠢。比如书法展上,评审员会跟那些观众解释一幅书法作品里的文字意义如何如何,却压根不提书法作品本身的书写功力如何如何。比如油画展上,评审员会跟观众解释一幅画的题材如何如何,却刻意回避画家在画面上所表达的思想及画面上的表达手法。比如日本画展上,评审员会津津有味地跟观众解释材料的属性,却压根不提画面的缺点和长处。活在别人眼光里的画家,是注定了悲剧。事实上负面评价总是多于正面评价。而所谓的负面评价,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负面。恰恰是负面的人所给出的评价为最多。负面的人用他们自以为是正确的评价来裁定画家的作品,然后把画家的作品扭曲得不像样。这其中暗示了这样的逻辑:负面的人,以既成的垃圾观念为核心评判事物。其评判基准不是基于你的创造,而是基于前人的模式。如果你的画风和某位大师的画风很接近,那么他们就会承认你,如果你独具一格,在他们眼里你就啥也不是。当大部分人都站在“你像谁”而不是“你是谁”的立场上来评判你的作品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脱离了文艺的本体精神:创造。
人们更在乎的事情是:只看你继承了什么,而不是看你创造了什么。就是这个“继承”二字,成为世人衡量你个人成就的一个标准。
不论是画画,还是做其它工作,社会对单个人的要求,永远是把“继承”放到第一位,把独创放到最后无足轻重的位置上去,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很多余。所以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世人总关心你的出身学校,在学校时的各科成绩,以及你的老师是谁,或者你的画风是从什么风格流派的大师那里继承过来的。世人关心的,恰恰是我最不在乎的,因此我和世人在对事物的理解方面格格不入。我有独立的思想和完全属于自己的对艺术本体精神的理解方式,偏偏这就是世人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当人们只关注“你像谁”的时候,作为画家的自主的艺术价值便会被彻底无视,而画家所宣扬的自我艺术精神原则也会被彻底否定。这个世界最可笑的事情就是完全不懂艺术的人在指点艺术,而真正懂艺术的人,却被社会给边缘化。
-全文完-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