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被鲁迅先生在课桌前方刻一个深深的“早”字、并从此以“早”为座右铭的行为所感动。自己也偷偷地仿效,在课桌上刻一个“早”字。老师发现后,一顿臭骂,并在课堂上公开教育大家要爱护公共财物,学习鲁迅先生的刻苦精神,应该把“早”字记在心里。于是自己真的把“早”字刻在心里,按时到校,不迟到早退。
那时候对“早”的理解,仅此而已。
如今即将年过半百,回过头来看看,那个“早”字,意义远非当时的初浅理解。
当时,尽管记住了许多有关“早”字的谚语,什么“万事宜早不宜迟”,“人生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早起三日当一工,免得求人落下风”,“早不忙,晚必慌”,“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打铁成趁高温,读书趁年轻”,什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但是,没有往心里记,没有理解和消化,停留在口头上,放弃在行动上。
如今,有了人生阅历,有了人生体验。对前人和古人的话,理解得深了、透了,也五体投地佩服他们的睿智和特“早”觉醒。有时候,甚至天真地想,要事人生能够推倒重来,自己一定会把握自己,把人生过得精彩和辉煌。只可惜人生难再,岁月难留。
不是吗?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很多人都去学骑单车。自己认为家里穷买不起单车,执意不去学习,结果参加工作后,一位好心的同学给我弄来一张永久牌单车票,到五金公司买回来后不会骑,只得请同学陪练大半天才学会。虽然学会了,但毕竟落人之后。
参加工作时,正逢交谊舞风行大江南北。很多同事都投身这洪流之中,晚餐过后便去广场或者工会活动室“蹦嚓嚓”。自己自恃清高、不屑一顾,躲进故纸堆中,为混那一张自考文凭,常孤灯苦熬,揽天下文章。谁知别人,以舞为媒,以歌为线,找到意中人,飞出教坛外,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气概。而自己呢,寂寞孤潦,离群索居,一派不合时宜之态。后来想去学习,毕竟见事迟,起步晚,效果差,人家已经淡化了交谊舞,再也难找志同道合的知音了,又错过了一次机会,亡羊补牢,有点晚了。
从事业单位转到行政单位,进入公务员序列。新同事们都在刻苦学习驾驶技术。而自己总觉得学费不菲,家里拿不出那笔闲钱,这辈子与车无缘,便不愿去冒那个风险,跟在一群落后分子的屁股后面学电脑。
当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同事们早已把车子开得“呜呜叫”了。他们五十岁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风风光光地驾着私家车,东奔西突,寻找新的就业门路。有的成为私营企业主的领头雁,有的追随私营企业主开辟新天地,有的赋闲无事驾着小车到山塘水库观景垂钓。
而自己,也快五十岁了,也将从岗位上退下来。还有大半辈子,闲着无事能干什么呢?只得花钱报名去驾校学习,汇入学车大潮。可是年龄不饶人,接受能力和反应速度大不如人,加之教练很少是从正规学校毕业出来,没有学过心理学和教育学,不懂得教育教学方法,自然学习起来十分吃力。我跟随了好几个教练,他们不是训别人伤自尊,就是不言不语任你自己去摸索。毕竟驾驶是一门技术,没有人指点,要自己去探索,找出规律来,谈何容易!离考试很近的时候,一位张姓教练教我学倒桩。这位教练言语不多,但教人很有耐心,第一个晚上教出库入库,第二个晚上教移库,然后他让我忘掉过去的记忆,一切从零开始练习。我按照张教练的方法去练习,不久就有了收获,达到了应考的水平。
当我拿到驾照的时候,我又晚了一步。人家又开始学习打麻将、扯胡子、打三公了。
我怎么也赶不上潮流。
真的很后悔。后悔自己没有打铁趁热、潮涨行船。但是后悔又有什么用?一位洋人说:昨日是一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远水不解近渴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你唯一拥有的现金。泰戈尔说,“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世界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一定都是那些才华出众的人,而往往是那些不错过每一个机会的开拓进取之人。
自己不是成功者,只得留下四句万般无奈之言:人生宜早不宜迟,机遇光临总有时。五秩回头睁眼看,为何不折杨柳枝?
-全文完-
▷ 进入龙溪野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