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忆起离世的奶奶,不禁黯然神伤。骤然落笔疾书尘封在岁月里的一些往事。
——题记
奶奶76岁离世(1918-1984),名陶*英,陶家集人。奶奶去世那年,我已年满十岁,对于奶奶的记忆是很深刻的。奶奶留一头银白色的短发,显得精神利落。奶奶比较清瘦,因为上了年纪皮肤也松弛的形成褶皱,但是可以看出很白皙。奶奶的眼睛已经昏花,但衣着总是保持洁净的。奶奶上身常穿几件同一样式,斜襟的,打着几粒纽襻,手工缝制的,黑色,蓝色,浅灰色的粗布褂子。下身就是黑色的粗布的抿裆裤,还扎上宽宽的布腰带,宽宽的裤脚也用带子一圈又一圈的裹紧。奶奶也是被裹过小脚的,但是又比邻居宋奶奶的‘三寸金莲’大些,五个脚趾都已变形。奶奶说那时候的女人都裹脚,不裹是嫁不出去的。打小家人就给裹上了,自己大一点了嫌疼,就偷偷摘下来,死活不让再裹。父母见打骂也拧不过,就不再裹了,就长成现在这样了。奶奶曾是高挑的女人,可生活已经将奶奶负累弯了腰。奶奶由于年轻时吃了不少苦,老了身体状况不太好。但奶奶是个刚强烈性的女子,老了也是一身霸气,头脑清晰,说话间总是透着不服输的劲头。当然家人都特别尊敬孝顺奶奶,所以奶奶一直都是一家之主,大事小情说了算一把手。
白天父亲母亲都出去工作了,我和哥哥奶奶留在家里。奶奶的眼睛看不清事物,所以我和哥哥就成了奶奶的眼睛。奶奶教我做针线活,教我洗衣做饭,教我种家里的菜园子。教我喂猪,教我养鸡。其实小时候干这些活,真的不算啥,一点也不觉得苦,还挺有乐趣的!因为那时候的农村小孩基本也都做这些活。奶奶还教我秋天晒菜干,黄瓜条,地瓜片,芸豆角,白菜叶,豇豆丝,葫芦条,茄子条,还有煮熟的鲜玉米,腌好的咸菜噶的,都统统晒成干,到冬天的时候就可以吃上很多菜了。(因为那时没有大棚呢,冬天就是土豆萝卜白菜老三样。)我还特别爱*奶奶用农家酱腌制的咸菜,现在花钱买的不是那个味了。奶奶把积攒下来的鸡蛋,鸭蛋,鹅蛋,都留着腌成咸的,等着家里来客人的时候端上桌,再有就是留给哥哥吃。
记得小时候,家里一有好吃的,奶奶都特别优待哥哥,我只有尝一尝的份。有一回邻居给了一小挎筐大黄杏,又甜又好吃。奶奶就分给我几个,剩下的差不多都叫哥哥一口气吃了,结果哥哥吃反胃吐了一身。知道‘油滋喇’吧,就是熬完荤油,炸成干的猪肉块,又香又酥。奶奶也总把多的都留给哥哥吃,当时我心里挺馋的。奶奶的骨子里有种老传统的封建思想,重男轻女,说哥哥是接户口本的,而我只是奶奶口里常喊的丫头片子。尽管我聪明乖巧,时常讨好奶奶,奶奶还是对我‘另眼看待’。在当时我的幼小心灵有了一种被轻视的感觉,因此对奶奶在心理上产生过反抗,在眼神上也流露出抵制情绪。闲暇时,奶奶和宋奶奶总在一起东拉西扯的。老讲谁家儿媳妇如何不好,谁家女儿又败坏家风啦。不如养儿子好,女儿就是赔钱货等等。我在一旁和小伙伴玩呢,听着这些话就火了。冲到她们面前气鼓鼓地涨红着小脸大声喊:‘你们不是女的吗?怎么老说女的不好!’俩老人都大笑起来,我当时瞪着眼睛看着,也不懂她们在笑什么。
奶奶毕竟是我的亲奶奶,她除了溺爱偏向哥哥外,对我还是挺好的。小时候,就爱听奶奶讲鬼故事。等大了些,记事了,奶奶就给我们讲她自己的故事 。我特别感兴趣,因为对奶奶讲的过去年代的事很好奇。每当讲起往事,奶奶都流露些许笑容。
回忆过去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无论痛苦还是欢乐,都是一种经历。经历也是每个人所走过的命运旅程,无论成功和失败,都是生活的组成。多少坎坷走过来,就验证了人的坚毅与强大。
1918年,奶奶出生在东北一个偏远的小村落,家境清贫。不久奶奶又有了个弟弟,兄弟姐妹十三人 ,都挤在一通长炕上,好几个人盖一个被子。而炕梢是最冷的,奶奶的母亲说,谁睡在炕梢谁可以独自盖一个被子。于是奶奶选择了炕梢,就拥有了一个被子。奶奶说那可不是普通的被子 ,是她父亲打猎时获得的一张皮子制成的,铺在冰天雪地里都不会冷。奶奶自小懂事,说话利落,手脚勤快。得到了她母亲的格外疼爱。 可是在封建的旧社会,女人还是被压怕和奴役的对象,命运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在奶奶十三岁那年,被地主家看中,嫁过去当了童养媳。地主的儿子体虚多病,还全身长疮,治也治不好。就有人说可以娶个媳妇冲喜,就能好病。地主家张灯结彩把奶奶迎过门儿。奶奶娘家得到了礼金,弟弟也可以念私塾了。奶奶的母亲因为女儿的出嫁很伤心,眼睛哭肿了好几天。我听了这些觉得很震惊,可奶奶讲起时却没有提及她自己的心情。可能是奶奶那时还小没有办法,也不知道该如何抗争吧!
在奶奶19岁那年,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奶奶的命运也在这一年发生了改变。村上驻扎了一支队伍,为首的司令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东北汉子,中等身材,黄白镜子(当时奶奶用这个词来形容的)两道剑眉,相貌堂堂,气宇不凡。奶奶的心不明白因为什么被打动了,也许是对方也投来了相同的的目光吧!几个月后,部队开拔了。奶奶也挺着大肚子,悄悄地跟着走了。奶奶终于自己斩断了命运的枷锁,选择了自己的人生路,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当时这种行为是不被大众接受的,因此奶奶再也没有回过家乡,没有见过一个亲人,包括她的母亲。但我赞赏奶奶的勇敢,她是对的。至少对得起自己来这一世的生命!
那位司令就是我的爷爷,带着奶奶开始了一段恩爱的生活。爷爷在认识奶奶之前是有家室的,所以奶奶便做了偏房。奶奶不仅身材高挑,样貌清秀,思维敏捷,能言善辩,还个性豪爽。对于社交处事方面也柔韧有余,深得爷爷宠爱。奶奶就一直随同部队四处颠簸着,奶奶也喜欢这样戎马生活,因为有爷爷的保护。那时候,吃得好,穿得好,用的好。过着阔太太的生活。学会了打牌,学会了抽烟土(以后戒烟时可痛苦了,要犯瘾时奶奶就把自己捆在长条凳子上,控制行为。反反复复的,头发都掉了许多,好不容易才戒掉的)。那时奶奶也学会了骑马,在马上练打枪。奶奶还练了一招骑术绝技叫‘蹬里藏身’!奶奶一提起自己的本事,就老自豪了!
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一些幸福都是暂时性的。当时日本鬼子侵占东北,老百姓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人们所有的苦难都是这场侵略战争带来的!一切的幸福也都被这场战争淹没吞噬了!
爷爷的部队也被打散了,只好领着剩余弟兄,隐匿到深山老林当起土匪。奶奶因为孩子都小,不方便跟着爷爷。就被安排在较安全的村子里,开了一间小杂货铺子。爷爷常常悄悄回村,看望奶奶和孩子,如此就有了一定规律性。这次爷爷回来,就有人跑到县城去鬼子那告密领赏。鬼子派兵来了,听见动静爷爷迅速翻后窗户逃了。鬼子把奶奶捆到村上祠堂里审问,问爷爷藏在哪里?鬼子给奶奶灌了辣椒水,还用皮带抽了奶奶几下。 奶奶就是一百个不知道!鬼子头目留下俩兵看着奶奶,其他鬼子都撤回了县城。见奶奶被捆着,俩鬼子也迷瞪着了。天还没亮时,村里有人偷偷给奶奶松了绑。奶奶牵了一匹马,拎起一杆枪,骑上马就跑。鬼子惊醒了,在身后就开枪。奶奶来个蹬里藏身,回手一枪,打中一个鬼子,便逃离魔抓。在半路,遇见了带人赶来救援的爷爷。孩子都被爷爷派人接到山里了,奶奶也就一起上了山。据奶奶讲钻林子的那段日子,还结识了当时在东北很有名气的两位人物,一个是‘座山雕’,另一个是‘蝴蝶迷 ’。爷爷当时的名号叫‘绿林圣’,在那一带也有一定名气。
不久风平浪静些,爷爷把奶奶和孩子们送到爷爷的老家。奶奶就住进了老宅子,和大房同在一屋个檐下生活。对于奶奶娘几个的到来,大房那边的人是不高兴的。但是有爷爷在,谁也不敢多说什么,大家相安无事地过着日子。
1945年的某一天,奶奶说家门口来了个算命的瞎子。奶奶就卜了一卦,却是凶卦。算命的说丈夫和儿子只能选一个保命(儿子就是指我父亲),奶奶也没多想,就说要儿子。这事虽说奶奶心里也犯了一阵合计,可也没太放在心上。到了1946年的秋天,爷爷头痛病的老病根就发作了。在家养了好些日子,请了大夫,抓了药。仍不见好转,疼得爷爷抱着脑袋,在炕上来回打滚。 46年的秋末,爷爷病逝了。那一年,爷爷才51岁,我的父亲只有4岁,而父亲的弟弟不满周岁。奶奶回亿到此处时,神情变得很低落。我现在明白,奶奶在责怪自己,她终于迷信了那个算命的话,但是生死由命,奶奶也是无力回天的。我相信这事赶巧了,因为算命的最擅长,察言观色,说话听音,套人话这一套的。爷爷本身就有病根,当时旧社会医学也不发达,无法医治。这就给爷爷的死因蒙上了某种神奇的色彩!
爷爷刚刚过世,大房那边的人就板起了面孔。奶奶娘几个孤儿寡母的寄人篱下,成了人家的眼中钉。 大房的儿子已经三十几岁,顺理成章的变成一家之主。旧社会的大家庭是相当封建的,女人未嫁从父,成家从夫,夫亡要听从长子的。奶奶是偏房,在大宅子里是没有地位的。看着自己的几个孩子还幼小,奶奶也只好忍气吞声,收敛起自己刚强的烈性子。人在矮檐下,是不得不低头的。 奶奶处处小心留意着他们,因为平时话里话外也能感觉到他们的意图。一天晚上,奶奶偷听到大房母子商量,要逼奶奶带着孩子改嫁,人家都给物色好了。奶奶要是不听从,他们就来强硬的手段。奶奶知道了消息,连夜带着孩子,夹着随身物品逃了出来。娘几个开始了四处飘零的生活,由于最小的孩子未满周岁,身体太瘦弱了,就饿死在漂泊的途中。
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奶奶终于在一处村子落了脚安了家,开始了新的生活。没了战乱国家稳定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变安稳了。百废待兴,一切自然艰苦些。但是老百姓在党的领导下,当家做了主人,推翻了压迫和奴役,生活就越来越有希望了。有了土地耕种,不仅解决了温饱,还可也让孩子读书了。父亲上学那年都已满十岁了,从家到学校要走16里地挺远的路,可对男孩来说连跑带颠的一溜烟就到了。放学回来,还背回一捆干树枝当柴火用,那是父亲一路上边走边捡的。读完小学四年级,父亲就不再继续念了。因为姑姑都嫁人了,家里就靠奶奶一个人务农,是供不起孩子读书的。
奶奶带着父亲来到了城里生活,奶奶以前开过铺子,有做生意的道道。在城里又做起了小买卖,回乡下倒腾山货,蘑菇,山野菜 ,干豆腐等等到城里来卖。到了秋天,父亲还和奶奶 去山上采‘山里红’,拿到城里换钱。生活渐渐好起来!父亲也有机会也学了技能,19岁被招到工厂当了电工。
到了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上下粮食紧缺,每天靠吃限量供应粮,多数人都是吃不饱的。父亲和单位食堂老阿姨处的可亲了,奶奶做些小买卖,母子俩人的吃喝是不用愁的没饿着。可在乡下的姑姑家常常是挨饿的,有上顿没下顿的。姑姑自小头上生皮肤病,挺遭罪的。奶奶一狠心就给姑姑头上了抹了‘六六’一扫光,结果病好了,头发也不长了。唉!女孩子没头发,从小就带个帽子。奶奶觉得对姑姑有某种亏欠,处处惦记着姑姑。姑姑婚后共生了7个孩子,个个挨肩,日子过得老困难了。奶奶就不断接济些粮食和一些积蓄给姑姑,奶奶还把爷爷留下来的一小布袋手饰给了姑姑换了粮食吃。那时候什么都没有粮食值钱,奶奶说一个宝石戒指就能换几个玉米面饼子。千苦万难,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渡过了难关。
1966年,一场文化大革命铺天盖地,席卷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人的命运在这场运动中的,都有了一定的改变。奶奶就因为做过小买卖,被定性为小业主。偏巧屋漏又逢连夜雨!父亲所在的工厂财务室被撬开,丢了60多块钱和几十斤粮票。现场留下电工用的钳子和螺丝刀,还有一只黄胶鞋,鞋码正是和父亲的脚一样大。保卫科认定是父亲,厂领导把父亲开除了,还要下放到农场劳改。父亲一气之下跑回家,保卫科带着造反派来家里抓人。奶奶和父亲一起拼了命,就是不服。那时候文革运动,有冤屈是没法申述的,也没有人去给你调查真相。最后因证据不充分,父亲只被开除,没被送去老改 。奶奶和父亲带着遗恨离开了沈城,又回到了乡下生活。
在乡下,耕地种田。父亲经人介绍与下乡女知青结了婚。这就是我的妈妈。70年代初,奶奶和全家又北上,坐火车来到了黑龙江,上山采石头挣钱(妈妈说奶奶六十多岁人老厉害了,为了省火车票钱呆在火车顶上来回飕飕走,一点都不打怵)。那时候管这样的一群人,叫盲流。后来随着我的出生,一家老小又回到了乡下老家。77年文革结束,落实政策,父亲母亲(妈妈读过高中,要不是文革就会上大学的)都被当地民政安排到加工厂工作。奶奶领着我和哥哥,在家过起了安稳的日子。那时寻常百姓家里没有电视看的,就是听广播剧。奶奶爱听刘兰芳讲的评书‘杨家将’,‘岳飞传’。听单田芳讲的‘三国演义’‘水浒传’。1980年父亲花400元买了一台12寸黑白电视,招来左邻右舍挤满一屋子人,天天看到很晚才散去。 奶奶一点不烦,她喜欢热闹,觉得这样还很有面子。奶奶和别的老年人的观念还不一样,她总说不用刻意去攒钱 ,死了啥也没吃着没得着,留点过河钱就行。奶奶为人总是很大方的!奶奶以前抽自己种的烟叶,条件好了就抽起成盒的烟卷‘大生产’,还总发给邻居抽。所以奶奶的人缘也是极好的!
奶奶一生走南闯北的,经历了风风浪浪。晚年也没享几年清福,1984年刚过完春节,就得了老年病。生活不能自理,糊涂了不认人爱骂人,总叨咕年轻时的事。偶尔清醒了,还认得我和妈妈。还说手上戴的十个宝石戒子都留给我和妈妈,还不让告诉别人。还问我戒子好看不?哪有影啊!她是老人也是病人,我和妈妈只能哄着她,笑着答应她收下了。我明白奶奶是想感谢我和妈妈,在她生病时,为她端屎尿,为她擦洗身子,给她喂饭。半年后,奶奶过世了。一年以后,我们全家根据国家政策又回到了沈城居住。而奶奶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我想念奶奶,更佩服奶奶。她没念过书,但她懂做人的道理 !不怨天,不怨地,从不低头,从不退缩。无论公平与不公平,都勇敢面对!选择坚强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如今我只能捡拾起片片记忆,仅靠奶奶零零碎碎的讲述来拼凑着。它只是一部分,还原不了奶奶传奇的人生。那些精彩的,快乐的,幸福的,遗憾的,困苦的,辉煌的,一切的一切随着时间变换,成为了历史,成为了永远的秘密被尘封在岁月的长河里。
-全文完-
▷ 进入静听xinsheng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