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大代表提出:省部级以下的公车都应该取消。
对此倡议,我谨代表我自己:支持并同意!
因为,以往搞的什么“公车改革”,其实就是一个忽悠百姓智商的伪命题。因为,对公车来说,本应是一个“该不该有”的问题,而不是“怎么改”的问题。因为,“公车”根本就是一种“不该出生的车”,根本就不该有“准生证”。其理由如下:
一,现在的“公车”与封建帝王时代的“公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比如,在不同的封建朝代,县令或者县丞之类坐的是法定的二人抬或者四人抬的官轿,府尹或者道台之类的官员坐的则是八人抬或者以上的“豪华公轿”。而如今的官府和国企官员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与时俱进,按照成文的“待遇规定”或者潜规则的约定俗成,科级大致坐的是桑塔纳、处级则坐的是奥迪之类。这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体制的必然延续?不是吗?
二,既然,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政府”,就应该把全部心思用在这上面。而不是在建政之初,就急急忙忙地制定不少的“级别待遇”之类。否则,就必然陷入逻辑的悖论。谁叫我们是“人民政府”呢!既然,人民和国家都还没富到流油的时候,那么,官员坐公车就明显有操之过急的嫌疑。不是吗?
三,我们常说:我们的制度无比优越。确实,德国只有4辆公车,韩国也才22辆公车,而我们的某个县却有一千多辆。难道我们的官员是想用“世界上公车最多”的自豪,来向世界证明,我们比他们确实更优越?坐在公车上的官员们,你们不是在添乱帮倒忙吗?
四,某些官员为自己坐公车找了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叫作“工作需要”。其实,这不是理由,而是借口。因为,按照党和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官员与任何一种劳动者,“都是平等的”,都要“官兵一致”。所不同的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既然如此,a的工作需要公车,那么,b、c、d、e------工作也应该需要公车。这才说得上是真正的平等。否则,就是露骨的双重标准,那个理论就是用来给群众上政治课时用的。不是吗?
五,某些官员还有一个借口,就是官员坐公车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其实,这个借口仍然比较弱智。因为,现在的大小城市的道路都很拥堵,完全可以坐比公车跑得快效率高的摩托车嘛。所以,用一辆摩托车就可以轻易戳穿“提高工作效率”的堂皇借口。
六,说某些官员很弱智,其实还真没冤枉他们。因为,在现代化的交通条件下,从自行车、摩托车、出租车、公交车,再到地铁、轻轨、高铁、飞机,可以说是到了“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便利程度,众多的、便利的交通工具们仅用“市场的存在”,就可以轻松地剥夺、取消公车的“准生证”、把其户籍从“交通户口本”上彻底、干净地删除掉。纵然某个官员要到矿难前线去指挥抢险,确实需要争分夺秒的指挥,怎么办?别急,千万别急出病来,因为还有比摩托车更快的玩意儿,比如飞机、火箭!如果你嫌不安全,就用比飞机、火箭都更快上千百倍、更有“工作效率”的发报机、手机、对讲机去发布指令呀!看谁敢不听你的指挥?你看,就连这些现代化的通讯工具都在嘲笑公车:你他妈就是“不该出生的车”,你哪里还有一点点存在的价值?理由?借口?
七,听说,社保基金差钱。又听说,“三公”消费每年九千亿。可不可以把公车“残忍”的枪毙掉,把浪费的钱“仁慈”的补上社保的窟窿。免得让工薪族多作5年贡献。可否?
八,如果以上只是民间对公车的嘀咕,那么,早在前几年的“中非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央视这样的官媒和千龙网等媒体的相关报道就从正面证明了公车存在的虚谬。请看:“------在‘峰会’期间,北京市规定在四环以内的建筑工地停止土石方施工;对49万辆公车实行了‘强制封存入库’;34万辆私家车也响应政府‘绿色出行,少开一天车’的号召,不曾想,这一下子就取得了两项历史性的‘伟大成果’:第一、北京出现了道路顺畅不堵车的少有‘奇观’; 第二、在气象条件没有大变化的情况下,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突然比前一天下降了25%左右;氮氧化物浓度下降32%;可吸入颗粒物至少下降了20%……”
并且,在对49万辆公车“强制封存入库”之后,反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因为“道路顺畅”就能节约时间。这是多么浅显的道理呀。可以说,一个胜过公害的公车问题,轻轻松松地就被一次会议证明了:公车确实没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凡此种种,无论是从任何一个角度去看,公车都没有出生的理由,都不应该领到“准生证”。可是,官员们却利用不受约束的手中权力,给自己颁发了既不合法,也不合理的公车“准生证”。只不过由于近些年来,群众的意见太大了,于是,很多地方政府的官员就貌似聪明的、并且大张旗鼓地抛出了一个叫作“公车改革”的伪命题。而其实质,大多不过搞的是“豪车当成废铁卖”、“捞取高额交通补贴”之类勾当。你看,既混淆了本质概念,又忽悠了百姓智商,还弄到了实惠,又捞了改革的好名声。你看,多好的“车改”呀。
“车改”的“国剧”,年年都在反复、纠结、隆重、精彩的上演。尽管他们连“准生证”都没有。而没有“准生证”的冯建梅却被血淋淋的强行引产。
(约1700字)
-全文完-
▷ 进入程碧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