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5日,新学期报名的日子。
接过那个小男孩的钱,我习惯性地对两张百元大钞“验明正身”。就在那一刻,我的心理防线几近崩溃:一张百元大钞是假的!他竟然把假钱当学费消费,太过分了!
强压住愤怒,我问他:“这是谁给你的钱?”
“我爸给的。”
“这张钱是假的,你爸知道不?”
“哎,不对,不是我爸给的,这是我的压岁钱。”
“压岁钱怎么都是旧钱?”也是,按我们中国的习俗,给小孩子的压岁钱都是崭新崭新的,与新年的喜庆氛围才和谐。
“这就是我的压岁钱。”
我不能再无聊地继续这无聊的话题了。打电话给那个孩子的爸爸,对方是出乎我意料的平静,只字不提假钱的事,只说:“那他的钱够不够?”听到够了,又说让他先把名一报,自始至终,不提假钱一个字。
正开着票,一女风风火火闯进来,说是小孩的姑姑,我又说到了假钱,她随手递过一张,说:“来,我给你一换。”看那架势,分明是早都做好了两手准备。
从教近二十年,那之前收到两次假钱,但还真没见过这么淡定地交假钱的。
第一个交假钱的孩子现在应该有二十五六岁了,那张十元钱中间有一道很明显的粘痕,当时我并不能分辨得很清楚,只是觉得哪里不对劲,写了名字,交了财务,会计惊呼:“这张钱半张真,半张假!”后来在家长会上说到此事,那个孩子的妈妈会后向我道歉,一再声明自己也没发现。那次,我信了,毕竟那是一种比较高明的骗术。
第二张百元假钱是一个小男孩用来订杂志的。我打电话给家长,家长说生意中收到假钱,在一个地方放着,被孩子拿去了。那个孩子现在上初二。那次,我也信了。
时隔四年,我又遇到了假钱,跟前面两次不同的是,家长对假钱只字不提。
这个家长的孩子我已经带了一年半,孩子学习比较困难,我想尽了办法想提高他。我了解他家里对他的学习管理,他说父母从不管他的学习,每天奶奶做饭,他爸对他的要求就是吃好饭就行了。他很少主动改错题,我为了不耽误他的上课时间,打电话给他的妈妈,希望能让孩子晚上在家把错题改改,那妈妈倒是很热情,满口答应,临了还不忘谢谢老师,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错题依旧存在。孩子数学学习兴趣越来越淡,我让他当上了数学组长,以此想督促他。有时,把他叫到办公室里改错。
第二天的班会课上,我问了这个孩子,问他假钱的来历,他说他爸给了他三百块钱,没有再说是他的压岁钱了。
孩子本来是一张白纸,是这个社会和他们的家长给他们涂上了各种色彩。一个家庭的孩子,做人的道德标准也许跟他的家长更接近些。孩子是无辜的,作为老师,我们却不知道,该拿什么去拯救他……
-全文完-
▷ 进入镜之新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