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是在老家的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里,窗外是朦胧的曙光,耳边还听到我在城里的家中多年没听到的各种鸟鸣,院后有鸡鸭鹅和小狗的叫声,院中还有早起的大哥与老母亲的说话声和脚步声,自然,因为是春节,也时不时听到鞭炮的声音,这种感觉真好!
我住的这间屋子位于老宅子院子里的西侧,相当于西厢房。这间屋子原是我父母盖了自己住的,07年,因为陪女儿读高中,我们一家要到南京,县城里的房子也卖了,卖房子后留下的东西没处放,我们便和大哥要了这间十几个平方的小屋子,而且,有了这间房子,我们回老家也有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了。
为了住得舒适点,妻子还花钱让大哥、大姐夫和弟弟把屋子简单装潢了一下,扣了天花板,铺了地砖,刷了墙壁。收拾好后,妻子把女儿曾经用过的床、书桌、衣橱和沙发全搬了过来,所以,睡在女儿曾睡过的床上,看着女儿曾用过的书桌、衣橱和女儿曾坐过的沙发,真有家的感觉。
女儿用过的这套家具还是我们住在东方桥那套房子里用过的,后来,在世纪景湾买了新房子也没舍得扔,等又卖了世纪景湾的房子,这套家具便又被妻子搬到了这里。我们心里明白,妻子留着这套家具,可能是为了留住一段段美好的回忆吧?
东方桥的那套房子是我到县城后买的第一套房子,因为手上没有多少钱,只买了一个六十几平方的二手房,仅有一室一厅,女儿的房间其实是从客厅里隔出的一个小房间,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房间里,我们一住就是近十年。在那里,女儿度过了她的小学和初中时光,所以,那套房子见证了女儿的成长。现在,看着那张放在窗下的小书桌,我似乎看到了女儿俯身写作业的身影,看着床头女儿贴的小画,我似乎也看到了女儿贴画时高兴的神态,可是,现在的女儿都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还有一年,她都大学毕业,跨入社会了,我们也在她高中毕业后回到县城重新买了自己的房子。
外面的天越来越亮了,鸟儿叫得似乎更欢了,院子后的鸡鸭鹅和狗的叫声也更大了。我知道,再过一会儿我还会听到老母亲唤我吃早饭的声音。那早饭也一定是我最爱吃的,就是摊了饼,然后再切成条在锅了煮。我还知道,母亲一定还会在里煮饼里用油煎几个她自己养的鸡下的鸡蛋。因为她知道我最爱吃她做的这个饭,所以,每次回家都要做给我吃。屋子里虽然只有我一个人,可是,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听着耳边熟悉的一切,感觉真的很好。因为,这里是我生长的地方,从出生一直到离开家去外地上学和工作,我在这里整整生活过十几个年头,所以,去外地学习和工作,魂牵梦绕的地方仍是这里。如今,我已经是年近半百了,可童年的记忆仍清晰可见。
那时候,没有光趟的水泥路,地面只是高低不平的泥地,一到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现在,虽然村村都通了水泥路,可是,每家门口还有一小截仍然是泥地呢。那时候也很少见到青砖红瓦的房子,我童年记忆中的房子一直就是泥墙草盖的草房子。因为草房子不结实,童年的记忆中还常常有外面大雨家中小雨的经历呢。直到八十年代,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家才盖起了瓦房。瓦房是在老父亲手里盖的,这瓦房就是现在大哥和老母亲住的房子。大哥大嫂住东头房,老母亲和侄儿住西头房,中间是堂屋。后来,在老房子前面的东西两侧又盖了两小间,西侧就是我现在住的地方,东侧则是厨房,南面是大门,典型的农村四合院。
现在,因为很多人在外面打工,又有很多人在城里买了房子,住在老家的人越来越少了。老家东面的庄子就只剩一户人家,其余的已经都搬走了,搬走后的庄子已经变成一片农田。大哥住的房子西边的两户人家也常常不在家,所以,老家越来越冷清了,可是,我还是愿意回到这里,因为,这里我太多的童年回忆。
逢年过节,我常常带着一家人回到这里,看看老母亲,今年春节自然也不例外。平时,为了回家看老母亲,我常常骑着电动车就回来了,因为离得近,四十分钟就到家了。有一次,为了锻炼身体,我心血来潮,骑着自行车就回来了,一边听着音乐一边骑车,一个多小时也到家了。
今年除夕,虽然我们按照预定的计划在老家吃了团圆饭,晚上也回了自己的家,可是,因为最小的弟弟初一要请我们吃饭,我们又回了老家,又因为姐姐初二又要请我们吃饭,我就在老家住了一晚上。因为早上无事,便写下上面的文字。
2013年2月10日(大年初二)早于老家
-全文完-
▷ 进入方明白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