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得上一个文学爱好者么?很多时候,我这样扪心自问。
上学时,尽管我曾经自诩“幼时即善文”,号称有“文字的灵气”和“写作的主动”,并能罗列出跨年段作文、集成式作文、“不以作文为苦,反以作文为乐”等种种事例以为注脚,然而,恰如“那些年,我们写的作文”逻辑,关于学生时代本人作文的“文思泉涌”、“交口称赞”云云,都只飘散在记忆的长河中,断无“白纸黑字”的佐证,在实证的天平上只是“自我陶醉”罢了。何况,学生时代的文字更多的只是“童趣”或者“稚拙美”,与文学的雅致相去甚远。因此,即便是出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考量,我也算不得是一个文学爱好者。
在严州师范经历了三年教书育人基本功的磨砺和预演后,我按照严师“为浙西山区培育合格的农村教师”的定位得偿所愿,回到自己村教书,完成了从消费者到劳动者的转变。在神往的讲台上耕耘,周边尽是亲切的叔伯姑姨,教室满眼熟悉的弟妹侄甥。那种工作气场,算得上洋溢澎湃,给了我很多的写作由头。随后转移阵地到完小、中心小学、初中,和众多学生一样,过上了寄宿生活。业余的闲暇既多,比较缺乏运动天赋和音乐禀赋的我,便把对春水夏树秋叶冬雪的感知感怀,更多地倾注于笔尖。于晚自习昏黄的灯光下,在夏鸟秋虫“唧唧私语”的陪伴下,用三寸秃笔在方格笺纸上刷刷滑动,看或蓝或黑的文字渐成规模、渐成气候,个中的“臭美滋味”,自是不言而喻。此时,我当具有文学爱好者的雏形之况味了。
约莫2000年前后,技术更新之风终于略略关照了下我所任教的山区初中,学校有了建校历史上的第一台电脑。于是,键盘取代笔具,屏幕取代笺纸,临屏取代笔耕,渐渐成为文字写作可期的前景。曾经很依赖依恋传统纸笔的我,因了暑期值班,因了“年少情愫的执着”,在一场旷日不持久的失败初恋洗礼下,叙写情感心路的数万字让我在一个短短的暑假,便完成了从传统写作到电脑写作的转变。此后,乘着若干年后学校可以上网的东风,我得以窥知网络上的浩渺神奇空间,更知晓并携带闲暇时间所成之文陆续拜访了临安天目文苑、建德新闻网文学社区等周边县市的网上文学家园。时间渐长,我审核通过的文字愈来愈多,愈来愈成规模,并很荣幸地进入其发文通过写手前十名之列。许是虚拟激励的虚名所致,我的写作激情是益发高涨,拜访的文学网站也开始走出周边往四处拓展,陆续和红袖添香、子归、中华杂文网等结缘,成为活跃会员。不经意间,我陆续堆砌码成的文字就有了100余篇。而那个时间段,我在工作、生活上同样意气奋发,不仅娶妻生子成为家长,而且获评市农村社会骨干教师、县教坛新秀、县优秀班主任等从而跨入较为优秀教师行列。事业、家庭与写作如此密切谐和地统一在一起,真当教人心潮澎湃。如是判断,我应该跨入文学爱好者的门槛了。
又几年,基础教育资源整合之风汹涌澎湃,我任教的山区初中如期被裁撤。曾经的山风习习,曾经的溪水潺潺,曾经的鸟鸣阵阵,曾经的书声琅琅,都成为“明日黄花”。在6月底的某个傍晚,已然打点背包行囊的我,回望已然被扫入历史尘埃却浸润了我7、8年奋斗激情的学校,但见落日余晖下,空荡荡的校园,孤零零的旗杆,相映不成趣,寂寥独无语,莫名的感伤、惆怅油然而生。该年下半年,我进著名的县城初中授课仅半月余,由于暑期的转行招考终得瓜熟蒂落,遂进入机关,开始了转型的跋涉,也为文学写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倘若先前的校园经历属于“窥一斑而见全豹”,现在的机关历练则有了“瞰全豹而寻一斑”的特点,这也为写作由“单一”向“多样”转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假古人之口叙说新人囧事的穿越,借历史名著演绎现实生活的隐晦,用花鸟虫鱼折射人文世界的纷繁,回首盘点过去,让幼时记忆的芬芳花样绽放,凭借杂文、散文、小小说等多种样式,让文学写作诗意徜徉。如是又几年,所垒砌文字篇数居然达300余篇。立于自我陶醉的角度,蔚为壮观也。当其时,我终于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学爱好者了。
今更得厚爱,我得以择文字之若干而集结成册。此乃过往念想的回眸,更是未来憧憬的守望,由是记之。
-全文完-
▷ 进入明镜亦非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