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杜鹃花开报春来清泉之韵

发表于-2013年03月12日 晚上11:42评论-6条

阳春三月的武夷山区和风拂煦,艳阳高照,群山之上新叶叠翠,满眼春光,风壑云泉蓝天如碧,奇峰之上白云如绵。

山坡上的新村已柳枝青润,新芽点点,门前屋后百草氤氲,清新自然,油菜花开金光璀璨,蜂群彩蝶舞姿翩翩,沿河两岸山明水秀,峰峦叠嶂溪水潺潺。

火焰一般的杜鹃花,在春风下展开了笑脸,满山遍野如火如荼,团团簇簇似旌旗招展。她宛似走出深闺的清纯少女,以她的妩媚和柔美恭迎早到的春天。

杜鹃花开红胜火,山岚氤氲在山头;

炊烟弥漫新村里,欢歌笑语绕田畴。

梨树花开白悠悠,石桥边上坐一坐,

老妹开腔歌声起,桩桩喜事醉心头。

……

我们巡山踏青刚登上一个山头,便传来如百灵鸟一般清纯唯美的山歌。正在半坡上犁田的老伯告诉我,从前年开始,销声匿迹了几十年的山歌又重新响起,隔三岔五的,人们总能听到甜美的山歌绕山头,加上其几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村里专门为妇女们举办了一场“世纪山歌秀”擂台赛,若是你们在那天过来多好啊,一定会让你大饱眼福哦。

哦,我来迟了。如果早几天来,我就可以作一次专题采风,以充实我写作的内容。

“你们几个一早就上山,想到哪儿去呀?”老伯关切地问我。

我们是沐浴着春风来观赏杜鹃花的。这不,我把深圳的朋友都带过来了。

“你们来的正是时候,因为今年的春天来得早,加之今春雨水少没有倒春寒,所以这山里的杜鹃花也比往年开得早。”老伯见我等是来自城里的陌生人,干脆喝止住牛,登上了山头,我递上一支烟,给他点上后,他一边悠闲自得地抽着,一边用向导的口吻告诉我:“观赏杜鹃花应该到云居山,山川潭去,那里的杜娟长得最为茂盛,盛开的花朵也特别的鲜艳,这种山野之花很有灵性,从古到今花开不止,鲜艳如初,品性依然,她的可贵在于无须特别的环境便能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万山红遍。”老伯一口气说了杜娟花的好,为我们踏青赏花当了一次免费向导。

按照老伯的指引,我们来了个九十度的大转弯,直奔云居山和山川潭……

哇!我身边的陈女士竟然惊叫起来。我们同行的几位也不约而同地兴叹道:“太美了,真是奇景!在城里只看过电影上的映山红,从来没有身临其境,如今这一趟可没白来,原来这杜鹃花就是大名鼎鼎的映山红。她在你们心中是这样的普通,然而,今天看到她,在我们城里人看来却是这样的神圣!”

土生土长的我,自幼就喜爱这土里土气的映山红,她是很守时、很有灵气的山花。她虽然不及牡丹那样富贵,却有着牡丹所没有的柔美;她虽没有月季那迷人的妖娆,却有着月季没有的妩媚;她一生缺少兰花的幽香,却有着兰花所没有的清爽;她比不上玫瑰醉人的阿娜,却有着玫瑰所没有的温柔;她没有茶花那火焰一般的耀眼,却有着比茶花更为清芬沁人的灿烂。经过风雪严寒的侵冻,她变得孑然一身,无论身处山坡还是岩缝,她只吸天地之灵气,沐日月之光华,无论春夏秋冬,她总是默默无闻。看,她无需更多绿叶的扶持,当叶芽还未完全绽开,就把积蓄了一年的“能量”毫无保留的奉献出来。

在家乡,人们都说映山红是“贱生贱长”的山野之花。当年红军长征路过这里时,战士们都说她的花型宛似帽檐之上的红五星。当红军在大白山同前来追剿的白军一场血战之后,人们为纪念红军,都说这橙红色的花卉为红军烈士的鲜血染成。

孩童时代,我和小伙伴们上山砍柴,总会顺手将她摘几朵下来,先放在鼻子里闻一闻,然后去掉花蕊,把花瓣放到舌尖,经过细嚼慢咽,其味酸酸甜甜,不但止渴还能充饥。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总更多地赞美中庸、含蓄的花卉,这生性土气又烂贱的山花,却很少有人为她题诗作画,但生生世世的山里人都很喜欢她,从来都没有忘记她。

爷爷曾经告诉我:映山红之所以称之为“富有灵性”是因为她也懂得鄙视那些财主、豪绅,曾经有个地主老财建了一座豪华庄园,他令长工在他家的花园里栽了不少的映山红,寓意从此家宅兴旺红似火,可这土气的山花偏不买账,不仅不开花,而且一年到头总是没精打采的耷拉着脑袋,迷信风水的财主费尽了心机也投入了不少的钱财,但最终未能如他所愿,在杜娟熬干了躯体的那一天,财主也奄奄一息,随枯枝烂叶一起埋。

“说来也是哦!有一件事我也觉得很奇怪。那是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也就是毛主[xi]百年诞辰之日,我和我的同事正好在韶山,就在那一夜,韶山冲所有的山坡上,映山红却一反往年开花的季节,忽啦啦的漫山遍野一齐绽放。韶山冲沸腾了,群众高唱“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神奇的异象也把全国轰动了,都说这红花是毛主[xi]当年点燃的革命烈火,毛主[xi]铜像回到韶山,她不顾一切的用燃烧自己生命一样的红花回报老人家。待我们第二天返回深圳时,我专门带回一束鲜艳的映山红,送给我在香港的姑妈,她看见隆冬时节也展开了映山红,难以言表心中的激动,当即就挥毫泼墨写了一首诗歌来赞颂。”说这番话的是陈清华先生,他坪山科技园的老板,原来他比我们更信奉杜鹃花的神话。

自古以来,红杜鹃就是老家的乡花,她宛如一个质朴灵秀的村姑,不嫌山土的寂静和贫瘠,不惧风雨和严寒侵袭,却照样盛开得像火一样的灿烂。她没有千金小姐的矫揉造作,也没有富婆太太的弄姿捎首,她以自己的质朴和自然,点缀得故乡处处春意盎然,她没有遣词造句的表白,却能让生命旅程在逆境中得以升华。

我还清晰地记得三十五年前,也是这样一个风和日丽,崇山峻岭都开满杜鹃花的日子里,我和当时县政府下来指导工作的副县长——钟福明到小山大队参加“浸种育秧现场会”。会议简单扼要,却很注重实效,散会后还不及晌午,我们准备赶回公社去吃饭。此时,参加会议的上人大队的钟兆生书记要我俩与他一起到他姑姑家吃饭去,钟副县长想,回公社吃还有二十几里路,还不如吃过饭再回去,他当即就答应了。

我们沿着蜿蜒的山道,风风火火的走了约莫一个小时,终于长沙河河岸边的一户人家停了下来,这就是支书他姑姑家。

还远远的,兆生书记就提高了嗓门喊道,“姑姑,我带客人来了,中午就在家里吃饭了。”话音刚落,从屋里走出一个穿着干净利索,圆脸慈眉的中年妇女。“哦,是生崽呀,好久没来了,爸爸妈妈身体都好吗?”声音爽朗而带着微笑,只见她摘下围裙在胸前轻拂了几下,而后将几根紊乱的发丝用右手向后挠了挠,柳眉之下一双水汪汪的大眼,一对深深的酒窝掩盖了生活的沮丧和疲劳。

当我们进屋后,她笑容可掬地给我们端茶倒水,用好奇的眼光,看了看我朴素的穿戴和那两只挽得高高的裤脚,然后转身对着自己侄子问: “这两位是公社里的干部吧?”

我们立即起身,微微鞠躬,表达我们的敬意。

“这是县政府的钟副县长,那位——指我是公社的司法助理员小叶。”兆生一一给姑姑介绍过。

“我说今天门口山前喜鹊叫喳喳,原来是有贵客临门呀!贵客光临,蓬荜生辉,你们请坐、坐,你看我这里乱的,请你们莫气闲就是咯。”做姑姑的竟然妙语连珠,娓娓而谈,我很诧异,觉得农村竟然还有这般文化修养,才情奔放的女人,实属少见。

兆生告诉我们,他的爷爷当时是邻县会昌一大户人家的千金,上过好些年的私塾,在全国解放前夕,姑父还是一个精明帅气的小伙子,再一次春节过后去会昌舞龙闹新春的时候,寄住于我爷爷家,在频繁的接触中彼此相认,后来可能是缘分使然,两人从此确立终身。姑父家祖祖辈辈都是雇农,家境贫困只能维持生存。但姑姑决心已下,无论家里爷爷奶奶怎么反对,她都愿意向姑父托付终身。就在解放后的第三年,爷爷所经营的产业倒闭,举家回到了祖地——长沙,姑姑也就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嫁给了薛家。因为姑姑身体的原因,婚后十几年才生了一个女儿,就在女儿三岁的那一年,姑父在一次山洪暴发抢险时不幸遇难,从此姑姑就与女儿相依为命,守寡迄今。

听了兆生介绍,我被深深感动!这是钟副县长淡然地说了一句:“这样的事例在农村很多,尤其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信奉的是从一而终。”

钟副县长没有马上坐下来,而是在这个“四扇三间”的破旧而简陋老屋里细细地察看着,我在后头跟着,他只是叹气,一句话都没有说。此时兆生他姑姑端来一碟子细籽花生,一碗炒黄豆和少许番薯干,让我仨先喝着茶,她便进厨房淘米煮饭去了。

我端着一碗滚烫的茶叶水边喝边打量这间房内的摆设。屋子很破烂,但捡拾得很干净很整洁,称得上窗明几净。但是,除了一张似古董般的饭桌加四张双人凳子,再就是客厅里还有四个竹椅子,地面是黄泥土的,由于上百年的踩踏和打扫,乌黑的地面上已经凹凸不平,大门的门槛,因为历代的孩子们用柴刀斩东西,中间已经凹陷在地面。再看他家的三间卧房,除了一间有一张客家风格的大床,别的房间均用两张凳子撑起来的简易木板床,除了主人房间还有一个少了一扇门的厨子和两个木箱,再也没有别的值钱的物件了。解放三十多年了,从他姑姑的家境可以看出,为数众多的农民生活还处在解放以前,唯有不一样的就是墙壁上多了几张“社会主义好”水彩画,以及厅堂正中的那张已经有点微黄的毛主[xi]像。

我在暗暗思忖:怪不得钟副县长只是叹气不说话,原来他的心情很沉重的。从这个在人们看来属中等家庭的社员家境,便知道如今农民生活的普遍性——饥饿和贫困一直像瘟疫一样吞噬着他们的肉身和灵魂。人民公社折腾了几十年,他没有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甚至还有相当部分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却不知道毛主[xi]他老人家知不知情……

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从门外传来,一下打破屋内的寂静。只听得一声“妈,我们家来客了?”随即一个身穿蓝布紧身上衣的姑娘手捧着一束映山红,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是呀?你看看谁来啦。”妈妈指着兆生说。

“哇,原来是表哥来了呀。有失远迎,还望哥哥海涵哦!”女娃子调皮地朝我和钟副县长做了一个鬼脸,便跑进了自己的房间。约一袋烟的功夫,这妹崽子双手捧着一个盛满了水的罐头瓶,将那一束红杜鹃插在里头,小心翼翼地端上了饭桌。

“今天表哥和你的公社同志到家里,因为家宅贫寒,没有什么好的招待,我就在这一束红翠欲滴的杜鹃花送给你们吧,表达妹崽子对你们的敬意。”女娃子两道柳眉往上一吊,一对眸子宛似两颗深海明珠,眼神里充满着童真和自信,整个模子就像她的母亲。她放下手中的杜娟花,朝我莞尔一笑就朝着对面的小溪票洗衣服去了。

我耸了耸肩,抬头看了看副县长,没想到他绷紧的神经也松弛了,看着饭桌上这一束杜鹃花也乐了。

等女娃子回来,只见她熟练地晾晒好衣服,跑进隔壁的厨房帮母亲烧火去了。就在此时,厨房里窜出几缕带着浓重辣椒味的炊烟,翻滚着弥漫在客厅,本来就有点儿感冒的副县长,立刻打了两个喷嚏,喘着粗气的跑到了屋外,说:“兆生啊,你下午帮你姑姑看看是不是烟囱堵了,长此以往,这屋子里的人怎能受的了哇!”

“可能吧,下午我去看看便是了。当年姑父在世的时候,每个季度都会爬到房顶去疏通一下,打从姑父去世以后就没有人打理过了。孤儿寡母的确实挺不容易的。”兆生说话时露出一脸的无奈。

饭菜都上来了,我们不及主人一声喊便围拢上去,兆生他姑姑是个贤惠又传统的女性,在圆噹村是个出了名的女能人。今日这餐中饭尽管没有一丝荤腥,但她将家里一直不舍得吃的一桶茶油都倒出来了,专门为我们炸了一盘绿粄干和豆腐渣饼,其余的几道都是家常菜,为了我们能吃饱,她特意在糙米里搭配了三分之一的糯米,经过木制饭蒸的旺火的喷蒸,使得这饭蒸里米饭又柔软又香甜。因为实在是饿了,我足足吃了三大碗,钟副县长见我狼吞虎咽的,微笑着乜斜了我一眼,意思是劝我别噎着,尽量吃得慢点。这在当时的农村,能有这样的饭菜算是饕餮盛宴了,即便是回到公社机关,要想饱饭一顿也很难。

吃过午饭,我们按标准交了人均四俩粮票两角五分钱的伙食费,谢过主人之后,我帮副县长挎上一个帆布的公文包,跟着他的背后往回走。她母女两一直送我们到村头。

走过一条长长的横排,翻过两道山梁,我们就和兆生支书在一岔路口分手,我和副县长在回公社的路上还去了一趟排上大队,以了解那里红花草种的预留以及春耕生产的进度等情况。

再回公社的路上,钟副县长心情很沉重地告诉我:“解放都快是十年了,我们国家对于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还没有摸索出一条切合实际的路子,如生产队的这种经营模式跟那时“一大二公”大锅饭时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文盲人口还占多数的农村,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熏陶,他们的思想境界远远还不能达到“一心为公”或者是“大公无私”,你只要你稍稍留意去观察,你就会发现,生产队里劳动的农民没有几个会尽心尽力的,他们宁可挨饿,也不会以透支自己的体力来参与平均分配。这样的体制如果不改,这个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迟早都会出为题的。”

……

正当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时,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小叶局长你好啊!这么早就踏青巡山来了啊。”我立马回过神,转头将视线移向对面的山崎,隐约中我看到,是一位老人背着草箩子从粪箕窝那边的横排走来。哦,我终于看见了,原来是唐老干,我赶紧迎上前去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唐老您好!看看我这眼光,还不如您老人家的明亮,对不起,我失礼了。

“唉,眼不见不为怪嘛!这几个同志都是你的朋友?”老人关切地问道。

是的,他们都是我深圳同住一个小区的朋友,见今春晴朗又暖和,在我的特邀之下,他们都愿意跟我回故乡看看。

老人同我的朋友一一握手说:“欢迎你们的到来,在我们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就是山花烂漫,空气新鲜,如今的城里人都改变了观念,就连香港、澳门的老板也时不时地会忙里偷闲来山里转转,感谢你们得到身心愉悦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致富的信息和不一样的理念。”

谢谢唐老!这些年不见,您老的身体依然硬朗,神采熠熠的一点都没变。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您老该是80高寿了吧?

“托你的福,我今年80有一了,也托共[chan*]党的福,退休这一二十年因为身心愉悦,加上我是个劳碌心人,在家闲不住,这不,每天我都要背着草篮,割草喂养山塘里的那几百尾草鱼,不但增加了额外的收入,还锻炼了身体,对此我非常乐意。”唐老说话时带有几分骄傲。

“这样吧。欲请难遇逢,今天你就给我一个面子,请你陪同你的客人踏青赏景下山后,到我家吃个晚饭,咱俩也该好好地聊聊了。”

“这——这——这么好,我怎能打扰您老人家呢!”我真的不忍心去给老人家添麻烦。

“就这么定了,我等你们的光临哦!”老人再三叮咛过后,便转身到对面沟壑山窝割草去了。

唐老干是我们县唯一一位土生土长的县委书记,退休二十年了,他放弃了在县城有公房,有车接送的丰厚待遇,然而他却毅然决然地全部放弃,回到了乡下的老家过上了安静而舒适的生活。

唐老是我们县唯一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战士,身上曾多处负伤,但老人家无论在职还是退休,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好作风,他在老家没有架子,平易近人,以一个普通百姓的心态容身于群众之中。如今步入晚年的他依然保持着谦虚谨慎,只要这十里八村的人们有事相求,他必定亲躬,且一一登门。深受乡亲们的爱戴和尊重。

我们一行如期而至,来到一条古驿道的旁边向左拐进去便是一个不大的小山窝,这是一个三面环山,冬暖夏凉的好地方。

唐老家还是从前住过的“四扇三间”,门前屋后载满了翠竹,芭蕉,屋后高坎上正在盛开的仍然是那红红的杜鹃。因为老伴身体欠佳,这些年都是儿媳和孙女她们轮流着照顾两位老人。

我的朋友都不敢相信,一个古稀老人的家竟然还养鸡养鸭,院子里鸡鸭成群,看见我们得到来,它们争先恐后,叽叽喳喳地向我们蜂拥过来。

唐老精神矍铄,皓首童颜,手捧着一只很陈旧的保温杯,静静地坐在们前的空地,见我等如约而至,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请坐,小叶你来给客人泡茶吧,看,这是我自己茶园里摘来的叶芽,经过我精心的炒制,这味道绝不逊色于那些“西湖”“黄山”等所谓的名茶。”我小心翼翼,慢条斯理依照广东人泡茶的规程,一杯杯橙红清亮的香茗就出现在客人们的面前。希望在有需要的地方给用上。

“嗯,真的不错,绵柔清香,味道纯正,堪称茶中极品!”邬明俊一边喝着一边赞不绝口地称道。

“我退休后,从来不要县委接待科给我送茶叶的,菜自己种,酒自己酿,茶自己炒,在节约了经费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老人见我们大家喝的如此开心,坐在我们中间的老人也喜笑颜开,津津乐道。

“爷爷,叫客人都进来吃饭了!”一个中年妇女提高了嗓门在里屋喊道。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我们上水村个体专业户陈良友的老婆,他膝下的两对儿女和孙儿孙女都还在农村。在我回深圳的路上,我的朋友们无不为之赞叹,对这位老干部肃然起敬!

“入乡随俗,请各位朋友不必客气,今夜所有的荤腥、蔬菜和酒类皆为我在家所生产的,客家人喜欢咸咸辣辣,不一定合大家的口味。”待我给各位斟满老干自家酿的酒娘之后,老人家端起满满的一碗酒与我的朋友们一一碰碗后一饮而尽。看到老人家诚意在心,没有人敢再推辞,全部饮之见碗底。在这堆台满桌的菜肴中,我细细数了下,共有九道菜,客人们最喜欢的当数清炖三黄鸡、白斩鸡、生焖鸭、鱼丸煮菠菜和鸭杂炒笋片等。酒过三巡,我们都似有点儿醉醺醺的了,尤其是陈女士,尽管只喝了我们的一半不到,仍然满脸通红。而唐老干却更加精神焕发,一边叫我给大家斟酒,一边劝大家多吃菜。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相拥而坐继续泡茶。

“您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老同志,我们今天能在您的家乡认识您是我们的荣幸!”陈女士以非常尊敬口吻称赞老人。

由此我们大家像一家人似的打开话茬。

“谁会相信眼前这位精神矍铄,朴实憨厚的老人是一位对党、对人民一生奉献老党员、老战士、老领导!

这位有功于中国革命,有功于家乡人民的资深老干部,今天相见您一直都是笑容可掬,拉起家常,聊起国是您更是侃侃而谈,和蔼可亲。我由衷的敬佩您!”明俊不无为止动容的赞许着老人。

“谢谢大家的夸赞。我这把年纪了,没有别的嗜好,就是好客,喜欢和我的老部下,老朋友们聊聊天,只要聚在一起,我就很开心。”老人家乐呵呵的说着。

当我们把话题切到如今正在北京召开“两会”时,老人家也非常关注。但老人聊得最多的就是城镇发展,农村、农民以及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他说,以胡温主持的这十年,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农民现在手里有了一定的积蓄,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很多农民都住上了新屋,而且看病吃药也能少出钱。如今乡下治安良好,人心安定,风气纯正。然而,在城镇却不一样哦,党风和政风都还不正,由于领导干部的自身不过硬,导致城镇的社会风气每况愈下,我的一些老部下常常同我谈及如今领导干部是如何如何的腐败等等。我听过之后总是忧心忡忡,担心我们的党能不能继续带领人民?这个问题很严重!为此,我几乎每天准时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浏览从县委给我寄来的报纸,期盼着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能从严重的干部腐败阴影中走出来,让国家更加的强大。

他说,去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规定出台后,中央政治局成员身体力行,做出了表率,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我这个老头子对这一则新闻足足看了四遍,但是,我心里仍然充满着观望和预期。

我还注意到,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有相当多部分委员就转变作风问题专门提交了提案。“就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联系,切实转变作风”,提案的字数较往年大大减少,但其内容却实在与尖锐

唐老回忆说,在胡耀邦、邓小平执政时期,我们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政协委员们的提案,等到“两会”结束后,落实情况如何,我是经常过问的。有的提案不但涉及县委和政府部门,其核心往往还涉及县委和县政府自身。我曾多次强调在落实政协提案时,首先从县委、县政府做起,领导核心做到了,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如今各级党政,示范带头作用是一个目的,一级带一级才是最终目的。在抓工作落实时,要做到一级严格检查一级,而且到了基层,不要一听就是gdp。应该先了解这个地方干部和群众的观念如何,党群关系如何。”说到这里,他的语调一下子提了上来。

“如今,中央从政治局做起,有说服力,也很有示范力。”唐老干满怀信心地称,八项作风如能贯彻执行下去,一直到基层,“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恢复得会更快,执政能力也会提高得更快”。

身教重于言教党风影响家风。当我们将话题谈及网上热议的李天一事件以及近年来频繁曝出的各种“二代”们的负面新闻时,唐老只是摇了摇头,没有直接回应,他笑言:“我们老了,思想麻木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了。”

唐老充满深情地说:“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密切,必然会产生各种问题,比如社会风气问题等等。远的不讲,就我自己也曾犯过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错误,这很容易造成的官僚、腐败现象的滋生,领导机关的官僚腐败所带来的负面的影响那是立竿见影的,长期的。自身都不完整,下面自然会带出来一系列的问题,‘上梁不正下梁歪’,基层组织,基层干部就会效仿,就像麻风病那样,一旦传播开来就不可收拾!”

“我们都摸着良心来想想:党风如果有问题的话,社会风气还能指望好到哪里去?社会风气不好,必然就会出现一些极端和畸形的社会现象。试想,当一个社会都畸形化了,这个国家又还有什么希望呢?”唐老说到这里显得很激动。我也为这位老人忧国忧民的情感所打动。我想,如果我们的基层的各级组织、各级干部都能像唐老这样,这个社会就一定会安定强盛,就一定能战胜阻止我们前进的一切敌人。

在唐老看来,党中央下决心之后,作风如能真正扭转,各级领导干部就会始终铭记党最早确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会注重自身建设、自身修养、自身教育,抓好自己也就一定会注重子女的教育。

这时候,又使我想起了当年与我一起在乡下的钟副县长。那个时候,他工作非常繁忙,并没有多少时间坐下来给子女讲大道理,但是他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后人“共[chan*]党员该干什么、该做什么、该想什么”,“作为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追求的不是吃喝玩乐”。那时候,像钟副县长这样的领导干部和面前的唐老干是一个模子,这就是它们这一代人“身教重于言教”的时代典型。

说到这里,唐老跟我们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当年,我在县经贸委工作时,一次去视察县酒厂所在的九龙泉车间,酒厂的领导通过秘书给我装了两瓶九龙泉酒。“虽然那时候的社会风气也没有像现在这样,但装两瓶都是习以为常。”我回来发现以后,坚持要退回去;退不回去便掏钱让秘书送到酒厂去。等秘书去付了款,拿回来收据这事儿才最终了结。

“在我之前的老一辈国家干部,要求自己那是非常严格的。”唐老坦言。

同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如今,我自己也是当爷爷的人了,对孩子们的教育,看来也没什么特别,就是坚持正统教育。

“你小叶从政几十年,大家对你的评价还是很好的。尤其是你踏实而清廉的工作作风,秉直而公道的为人性格一直是大家所赞赏的。”唐老竖起了拇指。

今年的“两会”上,新一轮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将正式拉开序幕,成为备受瞩目的议题。对此,唐老表示:“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人民群众是完全赞成和拥护的。现在很多都是因人设室,不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早就该动手了!”

时候不早了,感谢唐老盛情的款待!因为还有一段路要走,我们这就告辞了。

“好。我也不久留大家,希望在我还没见马克思之前,你们还来,尤其是你小叶,回来故乡就来我这里坐坐,你来了我就不寂寞。你们是踏青赏花来的,我专门交代我的孙女给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一盆杜鹃花,养分和水分都调制好了的,你们带回深圳之后放在露天,一定能生长起来的。愿你们的事业蒸蒸日上,花开不败!”

“谢谢唐老!没想到您老人家想的这样的周到,我好感动也好喜欢。等我们到家后就能每天都看到她,看到她的同时也会想起我们的唐老来。”陈女士非常感激地说这段话。

我们此行踏青赏花收获匪浅,不但如愿以偿地看到漫山遍野的杜娟,还感受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初中国山区农村的巨大变化。这一路走来,从城镇到乡村都如这山野的杜娟一样,处处充满着生机。我们相信,“两会”之后,一轮新政将从杜鹃花开起始,一定能在秋后收获累累的果实。

——癸巳年春作于故乡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清泉之韵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美泉精华:美泉
☆ 编辑点评 ☆
美泉点评:

文章以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朋友们踏青郊外,故地重游为引子,
颂扬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变化。

文章评论共[6]个
美泉-评论

问好清泉老友,祝你平安快乐!at:2013年03月13日 早上9:31

清泉之韵-回复谢谢美泉朋友的精心编辑,辛苦您了。久违了,值此问好朋友,顺祝工作顺利,如意安康! at:2013年03月13日 中午12:49

一叶秋419-评论

问好清泉,送去祝福!(:012)at:2013年03月13日 晚上11:02

清泉之韵-回复谢谢老朋友的关注!问好并祝晚安。 at:2013年03月16日 晚上11:15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让清风带去我的祝福,祝朋友春安!at:2013年03月14日 上午11:29

清泉之韵-回复谢谢文清关注和祝福。问好并祝晚安! at:2013年03月16日 晚上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