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诱惑
宜宾美食甚多,叫得响的有李庄白肉、双河凉羹、红桥猪儿粑、沙河豆腐。这四种美食,因为都是白色,又风味独特而独具一格,享名甚久。
通常说来,酱红色的食物最具诱惑力,这和人类进化有关。肉类多是酱红色的,而肉类当然是最具营养的食物,在进化过程中人类视觉便把酱红色当成最能刺激食欲的颜色。宜宾四白,缘何能独树一帜,名传遐迩呢?
李庄白肉的特色在于肉质、刀工和蘸料三点。肉,要精选黑猪肉后二刀为最宜。黑猪是宜宾本地猪种,生长缓慢,但是肉质特佳,香味浓郁,以生长一年左右的黑猪最好,过大过肥则偏于油腻,过小过瘦则偏于干涩。不过,目前因为杂交猪(二元猪或者三元猪)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黑猪几乎已经没人饲养了,只有预留母猪种时,多余的小公猪骟后养大,数量可谓少之又少。有人试过用野猪肉做李庄白肉,但是以失败告终,野猪肉不仅偏瘦干涩,而且带有轻微腥臊味,宜红烧而不宜做冷盘。选择好原料后,刀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名头响亮的重点也在这里。浸淫此技数年乃至数十年的优秀厨师,方能片出最好的肉片。李庄白肉肉片非常宽大、薄而均匀,叠起来像擀得薄薄的面皮。白肉的蘸料颇为讲究,通常,烹调中多使用辣椒粉,但是李庄白肉正宗的做法却是用的“糍粑海椒”,辣椒粉碎时不是干而脆的,偏偏要加入少许水湿润,然后在石碓窝里舂烂成辣椒酱,再配以佐料调制,风味特异。宽大香美的肉片裹着口感特佳的酱料,怎不令人垂涎欲滴。
双河凉羹,官方宣传均为凉糕,实为讹传。凉羹的做法和玉米羹、燕麦羹一样,都是煮熟的糊状物,再经冷却凝固而成,凉羹通常还加有凝固剂,而糕的做法是蒸熟。另一个旁证是,双河当地人叫凉羹时,带有非常明确的儿化音即“凉羹儿”,糕字在当地口语中是不能儿化的,从来没有“凉糕儿”的说法,如冰糕雪糕决不能说成“冰糕儿”。根据现代普通话儿化标准,前鼻韵可以儿化后鼻韵不能儿化,“羹”字貌似不能,但是长宁口音恰好缺少后鼻韵,如小汤勺长宁人叫做“调羹儿”或者“瓢羹儿”。说起来,凉羹其实和双河当地著名的长宁八景(古)葡萄井有密切联系。这口水井五米见方,清冽泉水从地下涌出,团团气泡似葡萄串串,十分美观,且冬暖夏凉,炎夏之时手脚放入流出井外的井水中,感觉直若凉透肺腑。以前没有冰箱,凉羹就是在清凉彻骨的井水中存放、降温,从而特具口感的。凉羹的原料是米,但是并非任何一种稻米都能做出上佳品味的凉羹,须得使用当地产的一种叫做“桂朝”的籼稻品种。这种稻米蒸煮的米饭黏性较弱,但胀性大,口感比较差,近年来种植日倾减少,便有农户专为做凉羹保留种植此品种。凉羹状如果冻、色质如玉,配以蒸化的红糖浆,滑溜甜腻,爽口爽胃,而其色则鲜艳欲滴,润泽莹澈。近十年来,商家又开发出多种口味,如麻辣味、菠萝味、西瓜味、柠檬味等。还开发出有凉羹的变种——凉虾,采用漏勺将米羹漏出、冰凉,凉虾状若小虾米,白色软润,粒粒甜腻凉爽,感觉更上一层楼。
红桥猪儿粑,其实叫做珠儿粑也许更恰当,因为整齐地放在笼屉里的珠儿粑,宛如一颗颗硕大莹白的珍珠。“猪儿粑”之名则取其貌似一个个肥硕可爱的小猪儿。珠儿粑采用当地糯米精制而成,其原料“红桥磕粉”也随之大有名头。珠儿粑的馅料分为盐、糖两大味,配料十分讲究。同理,宜宾当地小吃如小笼包子,也是分盐、糖两大口味,但是,红桥当地商家总是在一笼屉之中两种味道都有,避免了顾客可能因一时疏忽只品尝到一种味道的遗憾。珠儿粑包好后,先在笼屉里旺火猛蒸,十分钟后,要揭开笼盖暴露,称为“敞气”,目的是使表皮冷却收缩,富于光泽而略带弹性。吃时需在碟子中倒入些许茶水,以免珠儿粑和盘碟粘连。
沙河豆腐是以豆腐为原料的菜肴总称。那豆腐就是和别处做得不一样,绵软的口感十分突出。烹调的要点是“有味使其出,无味使其入”,豆腐本身并无特别厚重的味道,但是经过焖、烧、煎、煮、炸等各种烹调手法后,具有绵软口感的豆腐纳入各种食材、汤汁、调料之味,味道和口感合二为一,食觉丰富,实为饕餮之徒一大快事。家常豆腐和麻婆豆腐自然是川菜中的名品,脆皮豆腐、三鲜豆腐羹、煎豆腐排、咕咾豆腐、豆腐鱼片,也不遑多让。在沙河镇,仅用豆腐,厨师便可弄出一桌丰盛的菜,样样菜品都以豆腐为主食材,但又风格迥异,各具其味。
要想在一天之内不走回头路尽享四种美食,最好的行程安排是中午在李庄吃李庄白肉;稍事休息后慢悠悠到红桥品尝珠儿粑;再到双河观泉、品茶、吃凉羹,领略古镇悠适恬静的风情,顺道泡上一阵子温泉;晚上到沙河鉴赏豆腐的各种样式和食味。你要做到的就是每次面对美食都不可贪婪,否则你会因为胃的有限容量遗憾地欠缺某个享受环节。
2013-3-6
-全文完-
▷ 进入卢汉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