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几位先秦历史爱好者谈及井田制亩产是多少的话题,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后来我提出一个思考问题的思路,不妨试试。晚清时的亩产及租子比例是清楚的,魏晋时的屯田制的亩产和分配比例也是可以查阅的,还有好多朝代也是可以知道的,井田上奴隶主和奴隶的分配比例是一比九,由此就不难得出当时的亩产了。因为贯穿整个帝制社会历史有一个规律,就是劳动者获得的分成只能够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简单再生产,这便是临界收入规律。不过井田制上的产量问题不是本文的关注点,那是史学家的事,本文着重想阐述临界收入规律的相关问题。
帝制社会里为什么会存在临界收入规律问题呢?这是由于它的社会特性所决定的。帝制社会里等级分明,依照荀子的分类法,存在四大社会阶层:一是帝王;二是权贵;三是官吏;四是民,即老百姓。前三个阶层依靠国家机器强制占有第四阶层的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当然,在前三类人中,他们分配占有来的成果的比例是不同的,不过这不影响他们属于同类的性质。荀子之后的社会,出现了门阀地主和庶族地主及大的工商业主,我么们不妨也把他们归入到前三类人同样的行列里,因为他们也是占有第四类人的劳动成果,只不过手段有所变化,更多的依赖经济形式。总之,社会存在两大利益集团:一是占有别人的财富;一是为别人创造财富,前者简称为a集团,后者简称为b集团。
a集团由于掌控着国家机器,于是便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乃至流氓的手段掠夺b集团的劳动成果。
从主观上说,a集团想掠夺的越多越好,但在正常的帝制社会秩序下,客观上又制约了他们的贪欲,因为b集团的人总要生存,总要进行简单再生产,以便保证继续创造财富,维系社会的运转。于是形成b集团仅能获得维系自己基本生存和简单再生产的收入的现象,这便是临界收入。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像渔翁既要让鱼鹰为自己捕鱼,又不能让鱼鹰饿死,于是从捕来的鱼中拿出一些维持鱼鹰的生命。几千年来,b集团就是a集团鱼鹰一样的生产工具。
明白了这个道理,帝制社会里的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不妨从两极分化、盛世与百姓无关、封建等级三个例子来探讨。
为什么帝制社会会分配不公两极分化呢?临界收入规律决定了b集团只能获得最基本单量的财富,而那些更多的财富毫不犹疑的进入a集团的腰包,这有什么公平可言呢?这种现象在科技越发达的情况下越明显。无论是铁器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还是引进黄道婆的先进纺织技术,产生出来的更多财富都收入a集团的囊中,所以科技越发达ab两者收入的差别就更大。
为什么我们常说盛世与老百姓无关呢?为历史学家所津津乐道的文景之治、开元天宝盛世、康乾盛世其实只是国库充盈,a集团过得比别的时候滋润而已,而b集团依旧挣扎在贫困线上,充其量有些温饱,由于没有财富储备,少有风吹草动,便会卖妻鬻子尸填沟壑。汉景帝时,太仓里的粮食都霉成灰了穿钱的绳子都腐朽提不起来了,可齐国一旦发生水灾,老百姓依旧“人相食”。唐明皇后期安史之乱一爆发,便是饿殍遍野,诗圣杜甫的子女有好几个就是饿死的。据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乾隆年间,山东闹旱灾,许多农家妇女便卖给饭店做下酒菜。
在文化方面,为什么儒家倡导的君臣有别尊卑有序能长盛不衰呢?那是因为大家一平等,劳动成果平均分摊,a集团的人还有什么优越性呢?
或许有善良的读者会问,会不会有那位明君圣王受到“仁义道德”的熏陶而慈悲发现,从而以行政手段提高b集团的分配比例使他们远远高于临界收入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全面提高b集团的收入比例,必然就损坏a集团的既得利益,必然招来权贵官僚们的反对,从而导致整体社会的崩溃;另一方面,b集团在基本生存简单再生产之外有了财富积累,必定会进入扩大再生产中去,那就是出现了自由资本,从而是社会向自有资本主义发展。对于这样自掘坟墓的活儿,没有一个君主会干的,真干了也不“名”更不“圣”了。
了解临界收入规律最大的意义便是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帝制社会王朝更迭的主要原因。以帝王为代表的a集团的贪婪如同吸鸦片一样,不断需要更大剂量来满足,于是在王朝后期都会大破临界点的平衡,使得b集团收入降到临界收入之下,从而形成大量农民破产,形成大量流民,于是便有了农民起义这样的以暴易暴的冲突方式,从而导致旧王朝灭亡和新王朝建立,所以说,农民起义是改朝换代的工具。历史上的黄巾起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就是典型的代表。
当然王朝的更迭还有其他原因,如a集团内部分配不均引起的冲突,如外族入侵等,有时是几种形式的合力,但ab集团矛盾引起的农民起义始终是最主要的原因。
曾经有段时间,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ab两大集团之外,如果还有一个独立的势力,不妨称之为c集团,一旦社会突破临界收入点,由c集团来出面协调a与b之间的矛盾,让b集团的收入回归到临界点,那么社会不就是会避免冲突而长治久安吗?可惜翻遍了24史也没找到c的影子,看到的只是王朝的建立、成长、灭亡和再建立、再成长、再灭亡的不断循环。
在寻找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b集团里的个体的人,从来不从b集团的整体利益考虑,提出提高收入比例的诉求,而是总想着采取科举捐官等软着陆的方法或者落草造反起义等硬着陆的方法进入a集团,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看来对于a集团和b集团的存在,大家都没意见,只是变着法子挤进a集团里面去。
2013-3-6
-全文完-
▷ 进入金陵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