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的生日,喜欢吗?不喜欢,老汉我又长了一岁!如果要问老汉我喜欢什么?我毫不犹豫、坚决果断地说,我喜欢烟雨红尘文学网!
这里是一方文学净土,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没有钱权筹码,没有尔虞我诈,这里只谈真情、谈奉献、谈公平……
往往喜欢什么,喜欢的对象就会在你思想的天空中无限放大,思维瞬间就会打开话语的闸门,让你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不是么?去年我写了《又话烟雨》、《还话烟雨》,今年我还想对烟雨文网说点什么,要和烟雨的文友们唠嗑、唠嗑,以期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我想,这种唠嗑也是对烟雨文网的一种热爱。
只是,我老了,木讷了,胆变小了,说话也谨慎了,不敢说大话空话假话,不会讲漂亮话。说起来话来,表情有点儿严肃,有点儿古怪。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热爱烟雨的心仍是火热的。
往往,人一老,就好唠叨,有时说的话是口不跟心。今天,我在这里忍不住要唠叨一下烟雨文网的小说创作。这是个大话题,打死我都不信,我能唠叨出什么名堂来。可是,一张有毛病的嘴,老让我想唠叨。好在言论自由,那就唠叨吧。
不过,我没有完全失去理智,这里我只谈一些和我水平相当的小说,不谈编辑的小说,因为我没有资格谈论他们,否则,我就真的提前患上了老年人痴呆症。
我看烟雨的小说,重点看一些获得推荐和获得普通发表的小说。因为这里多数是小人物的小说,和我的水平相当的小说,能让我读得懂的小说。
有人或许会问,看法如何?
答:烟雨编辑给的级别基本上是客观的,当然不排除有的小说是编辑看走了眼。
通过“拜读,品读,精读,欣赏”我惊讶地发现,许多小说如我写的小说一样,仍存在许多不足!为此,老汉我以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以一种“忘我”的精神去归纳总结,认为我们小人物写的小说中存在几个共性问题。
一、人物不够鲜活立体。人物是小说的主体,什么场景、场面、故事情节等等,都是客体,一切客体必须为主体服务。故事是由人物演绎的,小说的根本任务就是塑造人物。写小说,就是要把人写活写透。我看小说,注重作者对人物的塑造。一篇小说掩卷之后,我就想想作品中的人物在我脑子中是否有印象。如有印象,我认为这部作品就获得了成功;有较深的印象,这部作品就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如果印象非常深刻,且人物在我脑海中栩栩如生,挥之不去,那么这部作品就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可是,我们这个文网中的有些小说,不说人物鲜活立体,就连一个平面图都显得很模糊,这样的小说,肯定级别不高,能够获得发表是编辑对作者的一种鼓励。那么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如何使小说中的人物达到鲜活立体?一句话,学会观察人。观察要由表及里。描写人物,要对形态、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描写,如果描写到位,这个人就肯定鲜活了。芸芸众生,各有各的特点,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去描写,这样,小说的人物就有个性,有个性的人物就能让人牢牢记住。塑造人物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如果对小说中的人物没有写活写透,就得增加一些情节和细节,直到让小说中的人物立起来,丰满起来,活起来,最终让人忘不掉“他们”。
二、语言平庸。有的小说读起来,没有文学味。小说语言看似白话,但要求是相当高的。所谓有文学味的语言,无非就是生动化形象化。语言能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是衡量一个作者基本功深与浅的问题。这里,我重点谈谈描写的问题。描写要写出事物的形、色、味、状、质,有动感有声音。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为了帮助一些初学者领会,下面我举几个例子——
“眼皮耷拉着,端着张清汤寡水的脸,就是用手去摸也摸底不出一丝表情来”(《谁主沉浮》)。这样描写,让表情有质感;
“咚咚咚,咚咚咚,门敲得急促,敲门的声音里弥漫着凶悍霸道的味道”(《谁主沉浮》)。这里采用了通感的文学手法,让读者对声音同时有了听觉和味觉;
“小拉登顺从地点头,显露出一副猫相”(《谢庄有个本拉登》)。这样的描写,让人产生想象,想象到“小拉登”温顺的样子;
“每当钱茹电话相约,她的思想就扑腾着翅膀,尔后嗖的一声,飞得比鸟还快”(《谁主沉浮》)这样的描写有想像,而且把描写写出了声音;
“一张脸愁苦得像一块烧焦的锅巴”(《谁主沉浮》)这是神态的一种形象生动的描写;
“ 夜幕笼罩四野,天黑得像一块巨大的黑布,触手一摸,有丝绸的质感 ”(《谢庄有个本拉登》)。写出了“黑”的形态和质感,让无形变有形,虚拟一种质的存在;
“悦耳的轻音乐从喇叭里流淌而出”(《谢庄有个本拉登》)。这一描写,让人对音乐同时产生听觉和视觉,运用通感手法,会产生较好的艺术效果。
总之,小说语言要借用各种文学手法来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去掉语言的平庸性,达到生动性,形象性。
三、小说的情节和细节处理不当。当代有些作家对小说的情节不够重视,只注重细节。对这种观点,我持不同的意见,小说的情节要好,细节也要好,只有两者并重,才既有艺术性又有可读性;一味注重细节而不注重情节,虽艺术性很强,但读者不喜欢,要知道,读者是作品的上帝。如果只讲究情节,而不注重细节,这就算不上小说,是故事。小说的美感是通过细节来实现的。写小说不注重细节,是我们烟雨文学网存在的一个通病,就连有的编辑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小说与故事的区别是,小说以细节为主,故事以情节为主。
四、无关的情节太多。情节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推动故事的发展,二是塑造人物的需要。如果情节不符合这两个要求,就是废情节,就会成为作品的瑕疵。不管这样的情节多么精彩,应毫不犹豫地予以剔除。
五、缺乏曲折性。曲,是文学的本质,小说讲究情节曲折,结构曲折,人物内心曲折,就连语言都要做到曲折。这里,我仅谈谈语言的曲折。小说,往往不是直说其事,而是绕着弯来说事的,通过这样的手段去构建意象。我的这种说法很抽象,下面给初学者打个比方:
“往往女人的第三感觉是很灵的,比如他在床上,就像一个懒学生,从不愿意读书,还总是逃课,偶尔做作业也是马虎潦草。她感觉他异常!有时,个把月他都没有碰她一次。她疑惑地问,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思忖了一下,好一会儿才说,工作压力大,没心情,说得是吞吞吐吐的,声音是歪歪倒倒的,语气是躲躲闪闪的”(《谁主沉浮》)。这里,借不合格的学生逃学、做作业马虎的现象来说事,由客观入手,从而到达主观的那个意上,这个意又是让读者自己去领会。
六、表现手法呆板。小说只有几种叙述手法,有的作者一味的顺叙,使文章缺乏曲折性,显得平淡无奇。如果顺叙中有倒叙有补叙有追叙,倒叙中有顺叙,顺叙中有倒叙,那么文章结构就不会呆板。表现手法的另一指向,就是要借用各种文学手法,去为创作服务。如:比拟、夸张、借代、比喻、想象、通感、排比、对比、渲染、衬托……这些是作者的基本功,如果缺乏这方面的本领,语言就不可能达到生动、形象。
七、乱发感叹,暴露小说主题。小说不同于散文,主题是含蓄不露的,如果你怕别人不明白小说的主题,自行揭示出来,这就是画蛇添足,大错特错了。小说是通过刻画人物,交待事件和叙说一些社会现象,让读者自己去感悟作品的思想。优秀的小说,主题往往具有厚重性,多义性,含蓄性,不是读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只有开动脑筋,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用心感悟,才能觉察出来。悟性不好的读者,读完小说,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他是不知所云的。有的小说的主题就像谜一样,还有小说的主题是谜中有谜,要想真正读懂它,并非易事,如果有谁敢说他没有读不懂的小说,那么他的确很牛!编辑为什么牛?编辑有一双不同于常人的慧眼!只可惜,这样牛的编辑在文网中也是凤毛麟角。
哈哈,话题突然转到编辑上去了。人老了,糊涂了,说话是文不对题了。天地国亲师,师在乾坤中排列第五,够大了!不管编辑的水平如何,但不能作有损师尊的评价!否则,就是疯言疯语话烟雨了。
(正月十五,是我的生日,以此文纪念,祝老汉生日快乐)
-全文完-
▷ 进入朱法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