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云: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意思是说,大地之所以繁荣,足以拥有或承载万物及众生,是因为它德份厚重;而其德份之所以厚重,是因为它阴柔、谦卑、有容乃大。
大地也有万物凋落、众生几空的时候。六七千年前的大洪水,几将史前人类的全部文明和生命毁灭。西方只有挪亚方舟上的生灵幸存,东方只有昆仑山上的生灵幸存;西方文明差不多只能从零开始,东方则有太极、河图、洛书、八卦等古老文化流传。
洪水何以如此无情?《圣经》中大致说了,上帝子孙违背了上帝的教化,道德已沦丧到极点,人都不能叫做人了。伏羲在洪水之后画八卦,黄帝时代流传“黄帝四经”,都有吸取生命败坏之教训,转而敬天畏命、重振道德的意味。《山海经》被今日学者确认为信史,讲的其实是洪水之前的全球地理。那时的人类很发达,足以纵横全球,畅通无阻。
无数史前人类的历史证明:大地的灾祸大小,总与地上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的德份大小相关。人有德则天地安,万物荣;人无德则天地危,万物凶。今日发现的许多沉积到海底的高大建筑,覆盖在冰川或沙漠下的文明遗迹,皆是明证。
自大洪水以来,大地的格局与吉凶,同样与人的道德息息相关。14世纪黑死病席卷欧洲,夺走2500万人的性命;人们在剖析病毒因果的同时,不能不剖析欧洲人道德存灭的因果。20世纪的一战和二战,表面是血腥的人祸,实则仍是人类整体道德败坏的结果。比如西方宣称“上帝已死”,人性之恶被极大程度释放;东方的“孔家店”被打倒,儒、释、道的传统精神被唾弃,人多陷入彼此仇恨与争斗之中。
考古学家还告诉我们:数千年来的历朝历代,各在大地上覆盖了一层土;研究土壤的层级,将其与朝代一一对应,可以得到惊人的发现——越是短命、失德的王朝,对应的土层就越稀薄,土色就越霉暗;反之亦然。
大地剧变,原因只在道德。孔子时代列国纷争,人民离乱,即因“上古争于道德,中古争于智慧,而今争于力气”,是典型的“礼崩乐坏”的人心失控时期。“文革”时代的遍地人祸,又何尝不是因为上下失德、人伦不再的缘故?国无德且人无德,自然草木不生,五谷不丰,天下不宁。
既然物质环境危殆,人类的生存当然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如何应对?先知云:与其依靠科学,不如依靠道德;与其膨胀野心,不如收敛贪欲。人类群体如此,个体生命同样如此。
-全文完-
▷ 进入无的散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