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在《石玉经》中没有单独为它写过章节,可是,在写其它玉石的几乎每个章节中都摆脱不了它的靓影。这个来自缅甸的石头,在本国珠宝界没有享受到的地位和尊崇,来到了中国,受到了珠宝界最高规格的青睐和追捧,最明显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价格高的离谱!
翡翠名称来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来自鸟名,这种鸟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雌性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合称翡翠。
另一说古代“翠”专指新疆和田出产的绿玉,翡翠传入中国后,为了与和田田绿玉区分,称其为“非翠”,后渐演变为“翡翠”。
早期翡翠并不名贵,身价也不高,不为世人所重视,纪晓岚(1724--1805)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盖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时尚无定滩也,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
据《石雅》得知本世纪初大约45公斤重的翡翠石子值十一英镑。翡翠石子中不乏精华,当时价格也很贵,但与现在,一公斤特级翡翠七八十万美金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翡翠在明朝时传入中国,但是,翡翠之名由来已久。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载:“余家有一玉罂,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圣俞,以为碧玉。在颍州时,尝以示僚属。坐有兵马钤辖邓保吉者,真宗朝老内臣也,识之,曰:此宝器也,谓之翡翠。云禁中宝物皆藏宜圣库,库中有翡翠盏一只,所以识也。”
由此可见以“翡翠”指绿色玉石由来已久,但是,古时翡翠与现在说的的翡翠实在是同名异质,一定是两种石头,但是,同样受到人的喜爱。
翡翠的产地非常重要,不一样的坑口生产出的翡翠质量一定不一样。所以,就有了翡翠十大名坑之说。
这十大名坑分别为:
第一,目乱干,为新厂,无皮,水好底好,有白雾。以出产紫罗兰及红翡为主。
第二,帕岗,属历史名坑,开采最早。帕岗皮薄,皮以灰白及黄白色为主,结晶细,种好,透明度高,色足。
第三,灰卡,皮壳杂色,以灰绿及灰黑色为主,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
第四,麻蒙也称乌砂 黑乌砂黑中带灰,水底一般较差,且常夹黑丝或白雾,绿色偏篮。
第五,打木砍也称刀磨砍,皮壳多为褐灰色、黄红色,一般水与底均较好,但多白雾、黄雾。
第六,抹岗,皮较粗,皮色灰黄或灰白;水与底均较好,裂纹少,为绿或满绿夹颜绿之高翠品种,很少含杂质,玻璃底较常见,但产量少。
第七,自壁, 又称次卑皮壳以黄灰为主,水底均佳,裂纹少,但有白雾,其产品以蓝花水好闻名。
第八,龙塘也称龙坑 以黄砂皮或灰白鱼皮为主,皮壳较粗。 大部分水与底均好,绿色很正,常出高翠料。
第九,马萨 属新厂,无皮或少皮,绿较浅淡,水与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档缅甸翡翠手镯料或大型摆件料。
第十,后江也称坎底 分老后江与新后江,均产于河床冲击砂中。其中,老后江产自冲击层之底部。
翡翠的坑大体上决定了翡翠的质量,但是要仔细看翡翠的优和劣,还要看它的地张,颜色,种水三个最主要的指标。
“地张”指翡翠中含杂质和棉絮的多少,棉絮少的自然好,反之则差;
“颜色”当合“浓、阳、正、和”四字,“浓”是指浓而不淡,如雨后冬青,“阳”是指鲜艳明亮,“正”指无杂色、邪色相混,“和”是指翠得均匀无深浅之分,反之则称“淡、阴、邪、花”。 “好水”指翡翠质地细嫩润滑,通透清澈,反之称“水差”。
翡翠的地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玻璃地。完全透明,玻璃光泽。翡翠的透明度与宝石不同。好的玻璃地 镯子看上去透明如水晶,无杂质。
第二,冰地。冰地次于玻璃地全物通透如冰,即通明中如有一层薄雾,似净水封冻、凝滞。
第三,水地。透明如水,玻璃光泽。与玻璃地相似,有少量的杂质。
第四,蛋青地,质地如同鸡蛋青,玻璃光泽。半透明,但比较纯正,无杂质。
第五,鼻涕地,质地如同青鼻涕,玻璃光泽。半透明,但比较纯正,少量杂质。
第六,青水地,质地透明,但泛青绿色 是带青绿色的水地品种,因色干扰,不如水地品种。
第七,灰水地,质地半透明,但泛灰色。因有灰色,质量又比青水地又差。
第八,紫水地,质地半透明,但泛紫色调。与紫罗兰不同的是强调透明,实际上是半透明的紫罗兰。
第九,浑水地,质地半透明,象浑水。透明度差的水地。
第十,细白地,半透明,细腻色白。如果光泽好,也是好的玉雕原料。
第十一,白沙地,半透明,有沙性,白色。不细腻的细白地。
第十二,灰沙地,半透明,有沙性,灰色。不细腻的灰色白沙地。
第十三,豆青地,半透明,豆青色地子。实际上是豆青色地半透明品种。
第十四,紫花地,半透明,有不均匀的紫花。为颜色不均匀的紫罗兰。
第十五,青花地,半透明至不透明,有青色 石花。质地不均匀,只适合做玉雕。
第十六,白花地,半透明至不透明,质糙亦有石花
第十七,瓷地,半透明至不透明,白色。
第十八,干白地,不透明,白色。
第十九,糙白地,不透明,粗糙,白色。
第二十,糙灰地,不透明,粗糙,灰色。
第二十一,狗屎地,褐色,黑褐色。
说了翡翠的地子分类,再说说关于赌翡翠原石的一些事情。
第一,擦皮子。擦皮子是一条古老的法则,也称作蜕皮子或擦石,属于保守的开赌石的方法,因为在没有确定解玉的具体部位就下刀切割,容易将绿色“解”掉,所以擦皮子的效果好又安全。
擦皮子主要看雾、底和色。因为有了擦口就可以用强光看到玉石内部的一些变化,用以判断绿色的深度,宽度浓淡度。擦皮子的顺序:一擦颟,二擦枯,三擦癣,四擦松花。擦石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找到真正的绿颜色。
第二,切石。原始的切割方法是用弓锯压砂,缓慢地锯开石头。若发现不能继续切割时,便于采取措施挽救。还有一种是用玉石切割机,使用镀有金刚砂层切割刀片,准确迅捷,为降低损耗与烟尘污染、保护切割刀片,常使用油浸切割机,但由于夹具夹着石头泡在油里或水里不容易看到切割过程,必须完全解开才能知道输赢,所以下刀切前首先要找准部位。一般是从擦口处下刀或是从颟处下刀,还可以从松花或是顺裂纹下刀,当切第一刀不见颜色时,还可以切第二刀,第三刀。行话说“一刀穷,一刀富”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磨石。磨石是为了抛光,把透明度完全的表现出来,这样能使人看到它的色好或水好。如果原料较粗又没有抛光,也可采用往原石上涂清水的方法增加翡翠原料的透明度。磨石一种是暗赌,石头没有任何擦切痕迹,也没有自然的断口;二是半明半暗赌,在石头上有敲口、擦口或小缺口的情况下,已经能够看到赌石内部种水、颜色等端倪,赌其余未能顺利观察到的部位,这样仍然有较大的可赌性。
在这一章节中,我重点谈的基本是翡翠知识中的偏门冷门问题,譬如翡翠叫法的由来和翡翠的坑口和赌翡翠原石的一些注意事项。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的玉石原石都是需要赌的,除了翡翠原石必须赌之外,在四大历史名玉中,和田玉中的籽料需要赌,岫岩玉中的河磨玉需要赌,绿松石需要赌,但是,南阳独山玉不需要赌,因为它只有山料,没有籽料,好坏一眼可辨。
《石玉经》从《姜石》写起,到《翡翠》打尾, 一共66章节,从2012年写起,经历春夏秋冬四季,到2013年春天结束。在这一年当中,我是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婚姻岌岌可危,工作换了八九个,夫妻大战三四回,但是,我始终没有放下写《石玉经》的念头,稍有空闲,就辛勤耕耘,凑成了以上的篇章。
但是,朋友们,不要高兴的过早。
《石玉经》的现代系列是写完了,可是古代系列还没有涉及,从下一章节中将从古玉说起,至于能写到第几章节,我也不晓得了,只好应了民间一句俗语,小车不倒自管推,写到第几章节算到第几章节了!
这对于不喜欢玉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个噩耗,朋友再忍一年吧!
-全文完-
▷ 进入少妇写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