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五岁,本是个天真烂漫的时代,无忧无虑,花枝招展,翩翩年少。幼稚中渴望成熟,成熟中更显幼稚;脆弱中带着坚强,坚强中透着脆弱。有时浪漫少年不知愁滋味强说愁,明明流泪却偏说坚强,而我十五岁时却多了一分坚韧!
孩童时才是真正的浪漫无忧。记得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村庄里,常常和小朋友在一起爬山游水,站在河边纵身往水里跳,憋一口气一个猛子扎到水里,那时我觉得自己像男孩子一样“威风”;捡柴挖野菜,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环境中丝毫不觉得累;月下捉迷藏更是饶有情趣,胆小的我那时也颇显胆识,和小友们专找隐蔽处藏,特别冬天在堆满稻谷的场院里,一垛垛稻谷就是最好的隐身场所,一玩到深夜不想回家,直到听见母亲大人焦急中透着怨骂的呼喊声才不得不回去。
冬天玩雪是最刺激神经的。需下一场大雪,哥哥们准备一个大爬犁,上面能坐七八个人,六七岁的我坐在中间最安全处,其余人哪是“坐”爬犁,其实就是将一只脚站到随便一个爬犁撑上,大家互相搀扶或几乎是搂抱在一起,拥在一起,底层的人常常没等爬犁启动就被压趴下了,坐在中间的我也总是被挤在下面,(尽管如此,有时哥哥也不情愿带我但又没办法,我依然乐此不疲)几乎没等大家准备好,爬犁就被“坐”在最后边的“司机”脚一蹬地,“嗖”的从又长又陡的雪坡上滑下来。“嗖”!"嗖嗖"!那么惊心动魄!那么畅快惬意!那样释怀!更有趣的是一旦“司机”把握不好“翻车”了,大家都滚在雪地上,即使磕疼碰坏也决不会有人埋怨,反而会听到一阵大笑,然后捡起爬犁爬到坡顶重新往下滑。那美妙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生活常常和人们开玩笑,有时突如其来让人无法接受。正如苏大学士的《水调歌头》中写的那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我童年的欢笑声还没落下时,一个晴天霹雳把我震呆了,把我们姐弟七人的美梦震碎了!那年我九岁!
农历七月十二日,那个雷电交加的下午,我和两个小弟弟正蜷缩在母亲膝下躲避那怕人的雷电,突然一个被雨淋得如落汤鸡一样的人突然闯进我家,上气不接下气的告诉妈妈,说“二叔”在碾坊突然倒地起不来了!顿时家里一片混乱,当时已是怀揣六甲的妈妈和孤寡的奶奶急忙冲向雨里,嘱咐我照看两个年幼的弟弟。两个弟弟小根本不懂“起不来了”的含义,我也懵懵懂懂,但从大人们的举动和慌乱中我隐约感觉到恐惧!
那天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我和弟弟们抱成一团,三间房子顿时就向黑洞一样可怕。我们三人的哭叫声,伴着电闪雷鸣,家里更显阴森恐怖。不多时爹爹被抬回家。大姐从大队卫生所被叫回来,还带回一位医生(是大城市来乡村插队的医生),她为爹做人工呼吸,奶奶、妈妈和我们姐弟几个哭天喊地,那时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啊。最终没救活父亲。他去了,永远的没留下任何嘱托就去了!老天似乎在为父亲的去世悲哀,真是苍天哭泣,雷公悲哀。那天雨怎么就那么大,雷怎么就那么响。直到多少年后我仍害怕下雨打雷。从那天开始,生活的天空布满阴霾,无忧无虑的我一下变得不知所措。渐渐的生活发生变化,欢笑一下子没了;烦恼有了,多了;替母亲做家务代替了与小友的玩耍。见人不敢多说话,仿佛做了什么对不起人的事。一直几年没有大笑的习惯。心凉了,只是在学校老师面前能找到些许心灵的安慰。自卑占据整个心灵,以致成为我的性格,甚至影响我一生。
艰苦环境亦如锻炉,能打造一个人。其实人成熟也需要一个过程,并非一下来个飞跃。我经历了三年守孝,心,压抑了三年!在那些还不谙世事的小伙伴的嘲笑中度过了三年。
十二岁的腊月天,随着家庭搬迁来到一个陌生的叔叔家,家里多了个叔叔,多了个姐姐,我却多了几分沉默。多了察言观色的心机。但学校的变换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新鲜感,多了些许快乐。尽管家务活重了,但人也变得坚强,生活能力无形中增强了。今天想来我要感谢苦难!
十四岁被迫辍学(继父酒后吐真言,因为我们都读书不满)。多了太多经历,多了太多磨炼。起泡的是手,磨出老茧的是心。少年老成。那年冬天一次劳动砸伤了手,坚定了复学的信念。
十五岁开始了劳动自助学生涯。小小年纪承担起生活学业两副重担。心是快乐的,因为有书为伴;人是坚强的,因为生活的磨炼。可是太刚易断,我需要韧劲!劳动中吃苦耐劳要韧,学习中孜孜可求要韧,要挑起生活重担更要坚韧不拔。十五岁,我只能也必须多些坚韧。
那一年是我真正能够品尝生活滋味的一年,是我真正走向成熟的一年,也是我真正能体味到并能克制住生活烦恼的一年。——那一年我十五岁!
记得正月里开学,我背着母亲用一尺花布作的新书包——天蓝色底儿白色环行图案。从父亲去世后那是最开心的一件事!校长大人略带笑意又似有长辈逗小孩的口气问道:“你不念了怎么又来了?”我认真而又坚定地说:“我是挣学费去了。”“挣够了?”“挣够了。”当时在场的人都笑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一年我懂得了珍惜!
为了读书我要勤工俭学。边上学,边劳动。从春种到秋收,乃至冬天打场,从春天打早垄(每天天刚亮农民早起下田干活,然后再回家吃早饭)到冬天晚上打稻子,那时每周三下午和周日是休息日,加上寒暑假都是我抽机会到生产队干活挣工分的时间。十五岁的我不比男孩子差,每早天不亮就睡意朦胧地爬起来和大人们到田里劳动,收工回来匆忙吃口饭,然后拎起书包就往学校跑。一个女孩子常常头发都来不及梳,就差蓬头垢面了。其实我也并不在意,到课堂上找回自信,在与老师的对话中展示风采。最苦的是冬天晚饭后参加打场,一干就到半夜十二点,回家还要看几眼书,如饥似渴,倒也活得潇潇洒洒,快乐充实,别有一番滋味。那一年留给我最清晰的记忆就是累而充实,忙而快乐着。没有苦闷、烦恼、彷徨,大有少年不知愁滋味之感。因为我懂得了珍惜,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从那时起,艰苦的生活磨去了我女孩子身上的稚嫩,形成了刚毅的品性,我反而崇尚阳刚。我清楚,我要上学,我必须这样!我只能这样!从此坚韧就成为我的化身,我也从那时走上了这种独立的求学生涯。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穷困挫折能坚定人的意志,激发人们有所作为 ;安逸舒适易使人养尊处优,骄纵荒怠。我的生活经历告诉我,面对困难最需要的是坚韧。十五岁的历练成就了我坚韧的性格,坚定了人生的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人生坎坷,凭着韧劲硬抗。自觉得有一身凛然正气,亦不乏阳刚之美!
我坚信:人生百味总会有甜蜜;人生苦难总会有快乐;人生坎坷总会有幸福;人生羁绊总会有自由。
-全文完-
▷ 进入唯我一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