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家乡正在举办世界客属恳亲会。作为地处不发达地区的家乡来说,承办如此大范围,高规格的世界性的盛会,那是百年不遇的大事。所以各级党委、政府都把举办好这次大会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提前半年多就做了周密的规划和部署,开了数不清的动员、研究、布置、安排、协调会议。光道路改善、城市美化和亮化工程,就花了好几个亿。近几日来,到处张灯结彩,街道光洁如洗,夜晚灯火辉煌,彻夜笙歌。还有昨晚的那台文艺晚会,更是盛况空前,仅演员人数就达七千,还请来了中央电视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和海内外的一些大腕、明星助阵,不可谓不隆重,不可谓不热烈。百姓们也跟着热闹、兴奋了好些天。
过去自己在政府侨务部门工作过几年,在做海外联络工作的时候,总是为第一代侨胞不断稀有,而第二和第三代的侨字号人物,由于出身或长大于海外,对祖国和家乡了解和联络较少,感情逐渐淡薄,这就影响到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为中国八大民系之一的客家,历经东晋、唐末以来的四次大迁移,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亿万子孙遍布赣粤闽及世界各地,其中出了不少像谭嗣同、孙中山、李光耀、叶剑英、叶挺、曾宪梓这样的杰出人物。现在能够通过恳亲会这么一个形式,把大家聚集起来,数典祭组,寻根溯源,交流感情,互通情谊,那的确是一件很值得庆贺的大好事。
我曾为我家族祠堂的《族人通讯录》写过一篇序文,其中有一段文字写道:“水不可无源,木不可无本,人不可无宗,物人之道一也。人不知根本,星移物换,迁徙繁衍,声迹断隔,苟遇至亲为陌路,视子孙为仇家,有难而不知帮,有隙而老拳向,不谙同宗同脉,岂不悲哉?”我想这也应是举办世界客属恳亲会的主要宗旨。
现在祭炎黄帝陵、祭扫轩辕墓,祭拜孔庙这样的大型活动越来越多,还有什么服装节、西瓜节、荔枝节、脐橙节等以物产命名的盛会也层出不穷,再小一点就是同乡会、同学会、插友会、战友会遍地开花。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金钱作用的凸显,使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越来越少。别的不说,就说春节拜年吧,以前是要登门拜访的,后来便改为电话拜年,现在又发展到了手机短信和网络拜年了,一年下来,亲友之间不要说见面,就连听个声音也不易。这些祭拜、盛会、结会,也是对感情联络稀缺的重要弥补吧。
除此之外,这种集会和结社既是联络感情,加强沟通,增进友谊的一种很好载体,也是谋求发展的一次很好机遇。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光在接待规格,游览景点上面做文章,没有很好地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明智的举办者。
“客家亲,摇篮情”,这十九届客属恳亲的主题,的确定得很好,好就好在突出了“亲”和“情”。既为客属恳亲,我认为其主要的目的还是于联络乡亲的情谊。这种恳亲会,不在于和其他形式和名目的盛会比演出规格之高,场面之大,明星、大腕之多少,而在于乡亲联谊交流、走访团聚、寻根问祖。如果说因为开这么一个会,为了体现迎接“嘉宾乡亲”的隆重,随便封路、断行,而给更多“非嘉宾”乡亲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甚至伤害他们的感情,那就与恳亲的愿望背道而驰了。
另外,我们国家还属于不发达国家,我的家乡(包括以前承办客属恳亲会的梅州、郑州、莆田、龙岩)还是不发达地区,地方的财政还是很不宽裕的。既然是百年不遇的盛会,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还是要建设的。但如果是不自量力地一味攀比高档、舒适、豪华。寅吃卯粮地捅出一个财政大窟窿,那是要付出许多年节衣缩食代价的。重而言之,还要拖全面实现小康步伐的后腿呢!
而这,我想决不会是恳亲会发起人所愿看到的。
注: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以曾宪梓为首的港澳同胞在八十年代发起来的,目前已举办十三届,举办城市为莆田、龙岩、梅州、郑州、赣州等,明年在成都。按大会组委会的解释,客属恳亲即客家人恳谈亲情。
-全文完-
▷ 进入猪不戒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