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的主体特征:简单化原则和形式主义。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最容易列举的例子就是寿司和生鱼片,按照日本人的说法,日本人喜欢“淡白”的料理,就是吃素材,而不是吃料理。也就是把素材当成料理,这是日本料理的主要特征。
另外就是日本画,也是这样的特征。画面上表面看起来很丰富,很细致,甚至每一个枝叶上的每一个纹理都有可能画出来,但实际上,大部分日本画也都只是基于平均对待的平面描绘。枝叶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空间穿插关系。我在日本看过无数的日本画,整体看就是平面的,根本没有空间。
然后是油画方面,基本上可以用“粗枝大叶”来形容。大部分的画,都是概念下的产物,而不是深化而具体的造型。由概念主导创作理念,然后是简单化。
看日本的书法,只见形不见气韵,再看日本的水墨,基本上停留在白描的阶段,然后是胡乱地添色。这又是简单化的有力证据。
日本人喜欢唐诗,但不喜欢宋词。甚至最喜欢的是陶渊明的诗句。那种淡淡的田园情趣,是日本人最喜欢推崇的人间胜景。还有张继的《枫桥夜泊》,对日本人来说,这首诗完全套合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淡然。而按照日本学者的解释,最打动日本人心的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 而在这一句里,有最能让日本人感动的是那四个字:夜半钟声。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日本人喜欢那种宁静,淡然,简单的东西。这种思维,对日本的料理影响巨大,对日本的佛教也是影响深远。日本的寺院,与其说是和尚们参禅悟道的场所,更不如说是逃避劳动的最佳去处。因为日本的佛教是国教,寺院都是大财主,和尚们即便什么都不作,也照样衣食无虞。另外不但可以娶妻生子,还完全可以喝酒吃肉,哪怕到闹市里的酒肆里去找女人寻开心都完全可以。
或许这就是国情的不同。日本的和尚究竟是和尚还是披着僧衣的市侩,这个问题我始终都没搞清楚,因为他们就是这样不僧不俗地活着,穿着僧衣,但实际上比市侩还市侩,完全没有出家人的样子。
这样就可以理解一件事儿:简单化的形式主义。书法在日本是形式主义,水墨在日本是形式主义,油画在日本是形式主义,文化交流在日本也是形式主义,在大部分的交流场合,蜂拥而去的日本人大多只是图个新鲜或看热闹的心态去参与,真正在交流文化的人往往屈指可数。也就是说:形式主义的文化取向,必然是看热闹或图个新鲜的心态占主流。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欧美的动画传到日本就变得俗不可耐,而中国的诗词传到日本后,日本人只是喜欢吸收词藻却排斥例如苏东坡,李白,辛弃疾,陆游,范仲淹等大家的作品,去唯独喜欢王唯,白居易,陶渊明,张继等那种淡然的诗句。
还有就是日本人对哲学或文化艺术的态度让我受不了。大部分日本人,都喜欢这样说话:“谁曾经说过什么,谁谁谁怎么说的”。这种论调我在日本听了近十年,很多时候我都想问这么说话的日本人:“谁谁谁怎么说的,又说过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呢?又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最想知道的是你的思想,你的感觉,还有你对事物的看法和逻辑。而不是谁曾经说过什么。如果我想了解谁曾经说过什么,我有什么必要和你交流看法呢?”每当我这么诘问日本人时,他们的面部表情都会表现出类似痛苦或痉挛的表情,好像我正在屠杀他们的感情。到最后他们都会给我来一句:“你还没有融入日本社会,你根本不懂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是啊,我的确搞不懂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因为对我而言,总喜欢人云亦云的人最令人厌倦。
-全文完-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