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课改提出我们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自主、探究、合作”,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转而寻找新的教学模式,即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课堂的具体教学活动。这个转变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不再直接对课文逐字逐句的讲解和繁琐细致的分析,而是要创设氛围和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指导下自主的感悟和发现。我在观看上海市二期课改的课堂教学案例与分析(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的过程中,发现这五名示范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现将这些特点总结出来,以期对自己以后的教学活动有所帮助。
一、运用各种形式的“读”来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
南宋哲学家朱熹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他的这句话实际上揭示出阅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读是学生感知、通往理解文章内容的必要手段。就五位老师的教学示范来看,都运用了各种形式的“读”。如谢琳讲《春风》,朗读活动贯穿整个教学环节。首先是老师的范读,范读不仅起到了消除生字生词和正音的作用,而且可以把学生带进文章所描写的氛围中,让学生初步感受了文章所描绘的情境。其次是学生的自读,自读的过程中,老师让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圈画,这种圈画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老师没有对他们的活动进行限制,只要是学生喜欢的词句都可以画出来,并且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这样的自主活动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通过学生对圈画的结果进行交流,就自然而然的涉及到文章作者对春风的描写的词句,对这些描写春风的词句进行分析和揣摩正是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安排。这样的过渡可谓是水到渠成,而没有生硬的感觉。再次是学生的个人朗读和齐读相结合,通过反复的朗读,既完成了把握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情感的教学目标,又完成了体会语言美的教学目标。又如曹刚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他对朗读的运用也是很成功的,他先是让学生自读,自读的过程中寻找作者 “送武判官”的地点,因为诗中送的地点不止一个,有“中军”、“轮台东门”、“天山”等等,这些不同的地点表明诗人送了一程又一程,这就很自然的引出诗人的情感这一问题,诗人这种对友人的难舍难分的感情又是通过什么样的语言表现出来的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下一阶段的阅读的目标。曹刚正是这样处理的,他让学生个人朗读和齐读来体会诗人通过文字倾注于友人的感情。其它如平世霞讲《“诺曼底”号遇难记》、陈红波讲《一千张糖纸》、王彦瑾讲《百合花开》,她们也都无一例外的强调“读”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各位专家在对老师的点评中充分肯定了他们运用“读”这一教学手段的合理性,并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舍得花时间在“读”的工夫上。这些老师的示范课堂上,没有老师的逐字逐句的讲解,也没有具体知识点的繁琐分析,而学生却能顺利的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读的活动中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挥,他们在这个过程里享受到了自主发现的乐趣。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满激情
语文课以形象思维和情感思维为先导,学生的态度、情绪、心境和审美等等因素都会影响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和充满激情的学习态度有助于教学目标顺利而愉快的实现,反之,则会导致教师生硬的将琐碎的知识点强行灌输。而学生的激情除了本身的调节外,最直接的来源是教师。教师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态度和情绪进行调控,而调控的基础是教师本身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激情,只有教师本身的激情才能引导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绪。专家对曹刚的评价中,将教师在课堂中的这种激情上什到了语文教师的魅力的高度,对曹刚在教学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激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曹刚在教学过程中饱含激情的吟诵“送别”古诗词中的名句,成功的营造了一个个离别的氛围,将学生的情感也调动起来,对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与友人的依依不舍的情感起到了铺垫作用。陈洪波在《一千张糖纸》的教学活动中,以一个“8岁女儿的妈妈”的身份,表达对文章中两个女孩的疼惜之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文章中两个女孩为达到目的所做出的努力,感受到她们的艰辛。在这些老师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的激情将学生带进一种氛围或者拉近师生之间距离,这样使学生和教学者及作者之间产生共鸣,从而很好的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维度。这样以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维度变得不再空洞,而是一种具体实在的情感体验。
三、组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健康的评价标准
合作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某些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而不是以学生的单个个体完成,形式多为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能力,而最终又是以吸取个体精华为基础,达成基本一致为目标。合作的成果是小范围内的,因而需要交流,在相对较大的范围内进行验证。在这些老师的示范课中,他们也非常注意在课堂上组织合作交流。王彦瑾对《百合花开》的教学、曹刚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都在课堂上花了不少时间让学生们合作交流,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两位老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没有置身事外,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和部分同学的交流当中。这样处理不仅使教学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学生学习的状态,而且能够拉近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评价是一门艺术,准确而精当的评价是评价者对于被评价事物的认识的集中反映,它使被评价者的优点获得肯定,更有利于激发被评价者继续前进的动力。王彦瑾和曹刚两位老师都在课堂上借助了评价体系,不光是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而且让学生之间也互相展开评价。王彦瑾老师让其他同学对一位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其他同学指出了这位同学的不足,而对其优点却不做肯定。王彦瑾立即提出建议:“在评价别人的时候,先要肯定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在指出别人的不足。”这个建议是非常好的,中学生的自信心还出于建立的阶段,适时的鼓励和赞扬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如果一味的否定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而对于其他同学来说,看待问题不能只看到被人不好的一面,对于别人的闪光点也应该看到,老师这个建议可谓是交给了孩子们正确看待问题和评价他人的方法。曹刚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其他的同学对发言的同学进行评价,对于那些指出发言者的不足之处的评价,曹刚适时的引导他们:“那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引导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评价的活动中又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些示范课在教学方法上对我们的教学活动具有借鉴意义,但是教学活动不是单靠总结出来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活动的对象不同,对象的特点不同,方法的运用也必然会不同。在观摩了别人的示范课以后,我们要能具体的分析自己教学活动中的对象的特点,仔细揣摩和研究课本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确立合适的目标,根据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形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全文完-
▷ 进入娇宝大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