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中的米春梅老师的事的确让人感动,她的事迹也将激励着业界同仁为神圣的教育事业燃烧自己去照亮孩子们的人生。可感动之余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思考。因为米老师的师德报告并不是为了炫耀她的业绩,而是为了将她的教育理念奉献给业界同仁共享。可是模式化的师德报告,难免让人误会为成绩汇报。这就引发我们思考,师德报告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听?除了听些感动还应该听些什么?
能上台为业界同仁作师德报告的老师,至少都是杏坛辛勤的园丁。可究竟什么才是师德的最高境界?师德报告的价值在哪里?在我们目前教育理念里,师德的境界还仅仅停留在表现层面。师德报告也还只是感动同仁树立榜样的手段。
笔者在多篇有关教育的学术网文里,不只一次地阐述过师德的最高境界——理性的情感。虽然目前学术界也已经开始关注研究师德的内涵,可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包括教育的业界同仁在内多数还处于本能的认知层面。优秀园丁的师德报告除感动外较难有直接的实际效果。
所以笔者倡导“理性情感”的师德境界,倡导师德报告教艺化。让师德这种崇高的修养,作用于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让师德报告成为教艺交流手段。这种观念不是说本能的情感不属于师德范畴,更不是说师德报告应该摒弃具体反映方式。而是要让师德升华,让师德报告更具直接学术价值。
时下各个层面的师德报告,过度强调关注学生生理,缺乏对学生心理关注的升华。师德作为一种专业道德,之所以不同于普通的道德,就在于它对于学生灵魂的影响力。可是在大多数的师德报告中缺乏对这种境界的阐述,过多地强调舐犊情深的本能情感。米老师的报告中提到的那个吃鱼的情节很感人,然而不知道米老师本人与业界同仁们想没有想过对于孩子这种物欲的满足会不会有负面效应。这种作法,对于不同的孩子是否应该区别对待。
缺乏这方面的阐述,师德报告就极易被误会为成绩汇报。倘若米老师,用她娴熟的教艺,就这个案例,作一下具体剖析阐述,师德报告就有了教艺的升华。比方说,这个情节对待家庭生活贫困,生活中缺少关爱的孩子应该怎么做?对待生活富裕娇生惯养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如果是贫困的孩子表达了自己很会吃鱼,作为老师应该满足孩子这种愿望。可是事后一定要就这个问题与孩子进行个别的细致交流,告诉孩子如何委婉表达自己愿望容易被人接受。并引导孩子将这种物欲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如果是生活富裕娇生惯养的学生,老师就不应该满足该学生的这种愿望。并且有必要就这种话题,引导全体学生如何理性地制约自己的物欲,但不易披露学生表达吃鱼愿望的情节。
同一情节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就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生活贫穷缺少关爱的孩子,需要用爱来感染他(她),让他(她)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增强生活的信心。鼓起他(她)们通过学习改变生活质量的勇气。过去我们常常抵制这种作法,认为会导致学生思想庸俗化。其实这是左倾观念的误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类的崇高道德境界都是在本能基础上升华的结果。所以俗话说,人穷志短。不食嗟来之食,多半是因为这个人从前有过体面生活。倘若是一个生下就穷困潦倒的人,就只会受本能所左右,饿了什么食都吃,管它是怎么来的呢!
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子说过,仓廪实而知廉耻。如果贫穷的孩子,总是受到周围人的冷落,在别人是很普通极易达到的愿望,在自己总是难以达到。这个孩子要么丧失生活信心厌世,要么长大后会仇恨社会,报复社会;而生活富裕娇生惯养的学生,老师若满足他(她),就会增强孩子觉得别人就应该满足他(她)的意识,将来生活里一但哪些愿望满足不了,孩子就会受不了。感情脆弱的孩子可能受不了这种“遭遇”的压力积累而轻生,有承受能力的孩子会因此仇恨拒绝自己的人,作出不理性的举动。如果生活中这种“遭遇”积累得多,也可能导致他(她)们仇恨社会,报复社会。
所以影响学生的灵魂,唯学生的成长需要是从,才是师德的最高境界。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说的就是作老师的要象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的学生,对孩子成长有利学生容易接受的老师要做,对孩子成长有利孩子不易接受的也要做。哪怕学生甚至会因此误会老师忌恨老师,作老师的也应该去做。因为父母是不会因为孩子可能误会忌恨自己就置孩子的成长风险于不顾的。象吃鱼情节,作老师的就不应该惧怕孩子误会自己吝啬而满足学生,也不应该舍不得自己的口中美味而拒绝学生。是满足还是拒绝都取决于孩子成长的需要,这才是师德的真谛,才是师德的真正内涵。
米老师如果将其报告中的那些感人情节,都用她娴熟的教艺为业界同仁们如此剖析,其对听报告同仁们的影响与对教育事业的作用,就不会只停留在感动层面。她的教艺将会惠及更多的学生,这才是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
-全文完-
▷ 进入褦襶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