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为这篇文字拟写标题的时候,心里很犹豫了一阵子,我想,是定为“莫文骅将军”好呢?还是写为“我的亲戚莫文骅”更贴切?考虑再三后,最后决定还是只朴朴素素、简简单单的写上“莫文骅”这三个字。在我的心里,莫文骅将军是一个很让我崇敬的人。
我第一次听到“莫文骅”这个名字,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不记得是因为什么事情了,我母亲的几个兄弟姐妹全部都领着各自的孩子,回到了他们的父母亲家(即我的外公外婆家)。在那里,一个与我同岁的姨表弟对我说:“你以为你们家没有人啊,莫文骅不是吗?!”我听了这句话,当时也没有向表弟细问缘由。我当时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表弟所说的人,不是简单的指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而是含有某种特殊意义的“人”。从此,“莫文骅”这个名字,就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大概是在1996年,有一天,我带着孩子经过本市的解放路的时候,在“新会书院”的大门前,看到打着内有展览的广告,我便领着孩子进去参观。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莫文骅将军和他的夫人的照片,还看到了莫文骅将军捐献的物品。我把这些也一一告诉了我的孩子,我希望孩子能知道并记住这些过去的事情。
有一天,我回家看望我的父母亲(我和父母亲不住在同一个城区)。聊天交谈中,我说起了莫文骅将军的事情,父亲听了我的话后说,“骅”是马字旁的“骅”,“骢”是马字旁的“骢”,(莫文骢是我的亲姑爹)。母亲接过父亲的话说,莫文骅刚参加革命的时候,有一次,他被敌人追捕,情况十分危急,情急之下,他急忙跑回了亭子的家,他家里的亲人就把他藏到一个没有人想得到的地方,(我从母亲的话中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他才躲过了一劫。时过境迁、事过多年后的今天提起这件事情,有点云淡风轻的感觉。但我完全想象得出,当时情况的危险程度,是比许多电影、电视剧里类似的情景紧张百倍千倍的。此时,我更真实地感觉到“自古雄才多磨难”这句话,并非虚假的夸张,而是有着许多的事实来印证过的。只有那些经历过痛苦磨难、艰难曲折后,依然百折不回、坚定不移保持自己的信仰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人们口中和心中的雄才。
1999年国庆期间,我在办公室里,读到了当时的《南宁晚报》刊登的一篇关于北京国庆节的新闻报道,报道中写到,老将军莫文骅的心脏里已经安装了心脏支架,但是他婉拒了工作人员为他提供一把座椅的关心,一直站立着直到庆祝活动结束。莫文骅将军当时已是90岁高龄的人了,要用怎样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啊!我不知道怎样描述我当时的心情,我只知道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2000年,莫文骅将军在北京辞世,南宁市的报纸也作了报道。
2012年8月7日,在本地的《南国早报》上,我看到一篇本土原创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是《又闻军号声》,作者是:吴敏朝(南宁)。文中写到:“走过纪念碑,便来到了合葬着747名烈士的烈士墓园。由于塔山阻击战的艰苦和惨烈,许多经历过那场战役的老将军对塔山刻骨铭心,生前就要求死后葬在这里。因此,烈士墓园中还有8位将军的坟墓。其中,就有我们广西南宁人,时任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政治委员的莫文骅将军。这位参加过百色起义,长征路上吃过草根野菜,窑洞前饮过延河水,身经百战戎马生涯数十年的老将军,生前留下遗愿,既不埋骨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桑梓之地,也不愿将骨灰留放在北京的八宝山,而愿意同他战斗过的战友长眠于塔山。可见塔山阻击战在老将军心目中有着何等重要的分量。”
我也在一些史料中知道,塔山阻击战是异常惨烈的一战。塔山并不是一座山岗,塔山是一个小村庄。仅就地形地势来说,塔山其实是利于进攻而不利于防守的。况且敌我双方在塔山这一役,都是一种志在必得的心态,因为这里是出入东北的咽喉要道。敌我双方在塔山拼智慧、拼胆量,更是拼勇气和拼军人铁一般的忠诚!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为保证我军主力攻打锦州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很遗憾的是,我2008年去沈阳的时候,并不知道莫文骅将军已经长眠于塔山了,要不然,我一定会在那里下车,到将军的墓前,把我的哀思,借助一束素洁的鲜花,遥寄给天堂里的他!
莫文骅将军虽然常年工作生活在北方,但是他对南方的故乡,是怀着深深地眷恋之情的。几十年来,他先后拨款修建了南宁市第十七小学(即现今的亭子乡中心小学);亲自督建了来宾到镇南关(即现今的友谊关)的铁路建设;亲自带领技术人员勘探,兴修了良凤江水利工程;亲自选址和动手植树,建成了南宁市人民公园;还把他自己多年收藏的40多件珍贵的文物,捐献给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及南宁市博物馆。
如果天地能相通,我想告诉天堂里的莫文骅将军,他的故乡----南宁,现在发展得很快。不论是城市规模,还是市政建设,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城市里新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高楼大厦,有的是办公楼,有的是商场,有的是商品房,还有的是廉租房。新开的城市道路又宽又直,很大气。从道路的这边往道路的那边看,道路的彼处仿佛要和天边连在了一起。城市的绿化也做得很好,公园里的、休闲广场上的就不必说了,就是道路两旁的绿化,也是经过园艺师们精心设计过的,高大的树木和低矮的树木错落有致的排列,花草颜色的互相搭配也很有讲究。如果开着车在宽阔的道路上行驶,满目的绿树鲜花,使人的心情很舒畅。
还有,民族广场上的广场鸽,经常飞翔在民族广场的上空。去往埌边的民族大道就经民族广场而过。民族广场上安放有民族团结鼎,还有一些树木和许多的鲜花。广场鸽们有时高高的掠过树梢,像是要冲向蓝天,有时又缓缓下滑,在矮矮的天空中飞翔,似乎要和广场上的人们问好。蓝天白云之下,我们的家乡是愈来愈美了!
(莫文骅将军出生于1月份,谨以此文纪念之)
-全文完-
▷ 进入菊映寒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