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把权力关在笼子里,这个在很多地方显然还不能实现。但反过来看,很多人却已经把自己关在笼子里了,且一关几十年慢慢竟然把笼子当成家乐在其中了。这过程就像一个蒸锅里的青蛙,被温水煮了三十年,却还在感知蒸汤的清洁,感谢蒸锅的温暖,感恩蒸锅的安全!只是不恐惧于死亡的来临。直到生命的激情和希冀终于被枯萎和死亡所取代。
而这其实就是很多人目前真实的生存状态,其中有我也有你。对此,你或者可以不承认,但也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这样也好,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比你我更典型的笼子和蒸锅的角色吧。例如《奇幻人生》里的主人公哈罗德先生。
这是一个独身的中年男人,生活规律,乏善可陈:每天在固定时间被闹钟叫醒,心中默念着1,2,3,4,将32颗牙齿上下左右刷动72下;打一个更简洁的的领带花样,只因那样会节省出42秒的时间,恰好用来赶上7点18分,而非21分的公车;而在那之前,他会精确的默数从家门到车站的步数,分毫不差。
至于剩下的八小时,则更是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的报表和数字,如机器般日复一日精确运转。谈不上一丁点新意。他的房间,缺乏哪怕一样生动的物品,就算看上去多余也好。一件丢在地上的臭袜子,没有;一件略带色彩的装饰品,没有;一个女人,一条狗,没有,没有。
当然了,也可以正统的说,他有很多优点:他业务过硬,乘法脱口而出绝对正确。他作风清廉,甚至不接受被审人馈赠的几块饼干。他与同事和睦相处,君子之交淡如水绝不拉帮结派。这样的公务员放在中国绝对是英雄楷模。然而跟更实在的说,他只是一个太普通的小人物国税局的公务员。
面对这样的生活,主人公自己却早已习惯,甚至完全满足了。不管是环境还是自己,都完全融入了其中。每一次对这种规律生活的破坏,简直都成了灾难,以至于他都十几年来,连本该休息的假期都放弃了。
直到有一天,他脑海里突然响起一个声音,那个声音虽然平淡却很精确,娓娓诉说着他每天曾经经历的一切,然后非常肯定且不可挽回的告诉他上帝正在安排着的他的死亡。因为它说的前面一切是如此真实性,以至于他都没法怀疑他的未来也会相当精确。
于是,他终于意识到不管自己多么努力,其实仍然只是个小爬虫!按这条路走下去直到死亡,那样的人生简直不是人更像行尸走肉。然后,他开始质问自己:真要这样平淡无聊的结束自己的人生吗?自己真有勇气打破这个规律吗?自己真能在最后找到生命的意义吗?自己真能改变既定的人生结局吗?尽管这一切是如此不确定,然而这个声音这不管不顾,只管按照自己的节奏很肯定的告诉他,他剩下的时间有限了。
且不管结果如何,庆幸的是这一切终于开始了。这个生来就只会按照钟表办事的人,终于开始了改变:他故意的不去上班,故意的出门不打领带。他不再细数每一级爬过的楼梯,不再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他克制自己改变口味开始品味曲奇蘸牛奶,甚至突发奇想开始学小时候就想学的吉他,开始放下尊严去追求一个铁定恨自己的女人。
所有这一切看起来相当无聊,但却让他兴奋。看起来很鲁莽,但却乐此不疲。至此,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以前的日子真是白过了,而以后的时间才更宝贵。于是他努力的寻找自己脑海里那个声音的来源,并试图争取在既定的死之前改变那个看似不可能改变的结局。
哈罗德是幸运的,就在他在既定的死亡时刻前,他找到了命运,且说服了命运,也改变了命运。从而为自己既定的悲剧增添了一个欢乐的尾声。当然这不只是尾声,因为从此以后每一天的日子都会不一样。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每一秒都是永久的。
对照克罗德的生活,是不是和你我很像?要说差别,大概只是不曾有一个声音来告诉我们的死期!而我们也不曾有过尝试改变的动力。当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回顾上个月和去年的生活,想起少年和青年的梦想,总觉得很像姥姥讲的那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在讲故事,故事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而我们就在这山这庙里不断被循环,像那个永远走不出山来的老和尚。
科技和进步本身没错,效率和规则本身没错,它们都是“挽救我们生命命”的基石。但是,正是现代的高效率在掏空我们曾经充满情感的身体。正是时钟匆忙的脚步让内心伸出对血和温度的感受变的一点点麻木。或许只有当亲自经历了这一切正能量和负能量的抗衡,人才能更好的认识和使用它。正如主人公手上的那块腕表,曾一直是他强迫症的根源,但也能成为关键时刻挽救他一命的奇迹!
人生是如此短暂,不管是碌碌还是充实,那只是一路公交车的车程,只是一圈手边上时针的延伸线,当汽车行完每一站走到终点站,当钟表终于走完了最后的电力,放下了小说,也就走完了人生。忽然想到,如果这世界上真有上帝其实也不错。且不管他是以作家,邻居,还是导演的任何面目出现。这样,每当拿起一本书来阅读的时候,就仿佛那是他让自己在提前审阅自己的人生。每当看到一个熟悉的人踏上不归路的时候,就好像是他在让自己提前体验一次。
类似的看《偷天情缘》《爱再来一次》和《遗愿清单》,也许我们就是哈罗德,我们就是楚门,甚至比他们更糟糕,只是我们尚未发现自己一直被别人支配,且一直很配合以至于入戏太深。
快三十岁了的楚门,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其实只是一场戏里的小丑,然后终于努力找到并突破了那幕布的出口。模范了三十年的哈罗德,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滑稽,于是改变了既定的命运,在临终找到了遗忘的快乐。那么你我呢?是不是已经习惯了舞台上被导演安排的生活?是不是已经接受了冥冥中那既定的结局?当然,有这样的疑问,就算没人回答也已经不错。因为更多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平淡和麻木中忘却了疑问的本能,只剩下面对死亡时的最后的恐惧。
人生太过短暂,每天都在向死。就像一部公交车有属于它的终点站。就算不能提前预知死亡,也知道死神等在那里。即使不想最后闪光,终究其中应该有自己努力的痕迹。或许不能自己决定生死,不能决定人生长短,但唯一能定的,就是努力改变。如果知道了死期临近,你会做什么?那临终的愿望是什么?想过这些,还会为自己的麻木和慵懒寻找理由吗?还会没动力来改变平庸的生活吗?还会不去尝试一点点改变吗?改变,也许是喜剧,也许是悲剧,不管结局如何,单那改变本身,一定也会因为上面有主人的努力,而带上一些快乐。毕竟那是和既定不一样的结局!
有人说命运之神不可抗拒,有人说自己的命运要自己来控制,有人说一成不变的人生就是慢性自杀。且不管和命运的战斗结果如何,但很愿意使用自己有限的控制权。例如就在那蒸锅既定的升温程序中,偶尔扒拉掉一会儿开关,来享受几分钟清凉!面对改变,可以问why?也可以问why not?
马克·吐温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生活原本就索然无味,人们不需要小说家制造惊喜。究竟不是作家成全了主人公,而是生活本身。
此时此刻,就让我们平静一下,就像那个男主人公在刹那听到脑海里的那个声音的时刻那样,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许不是像他那样学吉他,抱美人,去度假,而只是放松一下,散步散一会,伸个懒腰,做个深呼吸,这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平凡,但只因是你想要的,就值得努力一次。因为是你想要的,也就不再平凡。
然后从这个开始,梦想一些需要更大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没准也可以一步步实现。毕竟只要努力了,命运之神都会被感动,既定结局也可以被改写。要知道最后改变自己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意识到了这些,忽然觉得似乎理解了李叔同决绝的出家,做到这一步或者有难度,那就学主人公那样疯狂一次吧:抱上一大盒子面粉,面对一个人,很忐忑却也很坚决的说:虽然你恨我,但此时此刻我想要你!
外面的世界,不管是精彩还是无奈,只有走出去看了才知道。剩下的时间已经有限,还有什么一定要去顾忌呢?
于木鱼宅
2012-12-25
-全文完-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