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七律 新韵 明朝开国三大谋臣草蓬人

发表于-2012年12月29日 中午1:51评论-0条

其一、朱升

石门闭户待时机,决意出山已古稀。

远虑深谋赠九字,元璋伟业奠根基。

借粮奇计除忧虑,缺饷强敌陷危急。

力荐三才归帝侧,功成隐退不足惜。

其二、刘基

运筹帷幄助元璋,直把经纶化智囊。

矢志诚图宏伟业,示公不拜小明王。

先除大汉军威壮,又灭东吴士气昂。

风卷残云元败北,美名堪比汉张良。

其三、李善长

当效鸿鹄放眼光,滁阳肝胆谏元璋。

朝堂理序修仪礼,乱世强军制典章

招展旌旗遮旭日,充盈粮草供前方。

功高名旺皇称道,不鉴萧何遭祸殃。

参考资料:

1、谁是历史上最厉害的帝王谋臣?不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因为张良尽管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但他从未提出过纲领性的国策。也不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因为诸葛亮虽有纲举目张的《隆中对》,但并没有促成刘备统一天下,仅仅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还是鼎立之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就连自己也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更不是被民间高度神化的刘伯温,因为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虽有些作为,但与同朝的朱升相比,就像猎人和猎犬一样,刘伯温不过是在朱升圈定的框架下立了一些功劳,也许正因为如此,朱元璋1370年大封开国功臣的名单中就没有刘伯温的名字,直到封赏完毕后的二十天,才补封了两位三等伯,其中的最后一名才排到了刘伯温。基于此点认识,故将朱升列为明朝三大开国谋臣之首。

2、朱升幼年师从新安学派著名学者陈栎,重“华夷之分”,“严华夷之辨”,反对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因而不乐仕进。他46岁始登乡贡进士,50岁被授为池州路学正,但拖至52岁才赴任,三年后,便“秩满南归”,隐居于家乡石门山。龙凤三年(1357年),朱元璋亲率大军出征浙东,道经徽州。他经邓愈的推荐,亲至石门向朱升请教夺取天下的计策。时朱元璋受小明王韩林儿节制,属北方红巾军系统。北方红巾军初起时,既谴责“贫极江南,富称塞北”的不平等现象,又提出“复宋”的口号,符合新安士人的政治理想。加上为朱元璋亲顾茅庐、礼贤下士的态度所感动,朱升决定出山,辅佐朱元璋。

3、1969年国庆即将到来时,中国笼罩着一片愁云惨雾,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当时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核大战的乌云笼罩在中国的上空。美苏两霸都挥舞核大棒,恐吓和威胁我国。面对一触即发的核战争,毛泽东又重读《二十四史》,他从《明史》中又受到了许多启示。1969年8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对周恩来说:“恩来,你读过《明史》没有?我看朱升是个很有贡献的人。他为明太祖成就帝业立了头功。对了,他有九字国策定江山,‘高筑墙,广征粮,缓称王’,我也有九个字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就这样,在那个“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毛泽东把朱升的“九字策”略加改动,便成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最高指示”,成了新中国那段特定时期妇孺皆知的最高国策,中国凭借这一国策安然度过了那段难熬的岁月。朱升也成了对新中国国策有影响的唯一的古人。

4、龙凤四年(公元1358年)十一月,婺州“久拒不下”,朱升劝朱元璋亲临指挥,朱元璋“因问兵要”,朱升说:“杀降不祥,唯不嗜杀人者,天下无敌。”朱元璋采纳他的建议,亲率十万大军前往婺州,令“城破不许妄杀”。至十二月,夺取婺州。接着,朱元璋又问:“处州密迩,可伐欤?”朱升主张攻取处州:“处州有刘基、叶琛、章溢,皆王佐才,难致麾下,必取处州,然后可得。”(《朱枫林集》卷9附录,《翼运绩略》)攻克处州后,朱元璋即遣使礼聘刘基等三贤,与宋濂一起召至应天。

5、龙凤九年(公元1363年)七月,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大战,前三天,陈友谅军占据上风,朱元璋军处境不利。朱升献策说:“贼尽国兵而来,众多粮少,不能持久。我师结营于南湖嘴,绝贼出入之路,待其粮尽力疲,进退两难,前后受敌,克之必矣。”朱元璋说:“我粮亦少。”朱升胸有成竹地说:“去此百里许,有建昌、子昌、天保、刘椿四家,蓄积稻粮,宜急去借,勿为贼先取也。”朱元璋即分兵前往借粮,“果得粮万余”。后来,陈友谅“粮且尽”,至八月底不得不冒死突围,经南湖嘴进入长江,奔还武昌。

6、刘基好学敏求,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阅读速度极快,据说“读书能一目十行”。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岁的刘基入郡庠(即府学)读书。他从师习春秋经。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一部春秋经,刘基没花多少工夫就学完了。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有一次,探访程朱理学故里---徽州,得知歙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书》,便探秘覆船山(主峰搁船尖),原来这里隐藏了一个完整的明教社会,不仅找到了《奇门遁甲》而且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刘基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使他在这里学就和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回家后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唐)、诸葛孔明(三国?蜀)之才。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从此他便步入坎坷曲折、跌宕起伏的仕途生涯。

7、朱元璋是郭子兴的部将,子兴死后,小明王韩林儿封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借用龙凤年号,名义上受小明王节制。在攻克南京,据淮河江左地区,下浙江后,朱元璋被手下奉为吴国公,置江南行中书省,仍奉韩林儿。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独基不拜。曰:“彼牧竖耳,奉之何为?”因见太祖,陈天命所在。所谓天命,就是要朱元璋有雄心壮志、大展宏图、担负起打天下建立新王朝的使命。

8、协助朱元璋制订“征讨大计”。朱元璋起于淮右,渡江后,势力发展较快,但仍只局限于浙江一带,且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均为劲敌,稍有不慎,就有败亡之危。当时许多人认为张士诚据有苏湖富饶地区,宜先攻取。但刘基认为“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协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朱元璋采用了这战略决策,遂成帝业。 

9、在重大战役中,或运筹帷幄,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精兵三十万,战舰五千只,攻下太平,进驻采石矶,直逼金陵,势甚器张。面对如此险恶局面,朱元璋就把刘基请到自己的卧室,征求意见。刘基说:“事实上,陈友谅自以为兵强势众,又打了几次胜仗,更是志得意满,目空一切。我们就利用他的骄傲情绪,设下埋伏,使计诱其深入,一鼓可破。”朱元璋采纳刘基的意见制定了征伐之计,经过一番拼杀,终于收复了太平,攻下安庆、信州、兖州,陈友谅只得带领剩余的伤卒败将仓惶地逃回汉阳。 三年后(1363年7月),陈友谅重整旗鼓,号称百万,再度与朱元璋在鄱阳湖中作生死存亡的大决战。在这胜负的关键时刻,刘基始终和朱元璋在一条船上参与军机,运筹帷幄,最后大败陈友谅,陈也在这次水战中败死。这次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历史上称为鄱阳湖之战。

10、刘基是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11、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方任郭子兴麾下大校,用计收得横涧山兵二万,南下攻打滁阳(今安徽滁州)。在路上,李善长到军门求见,朱元璋听说他是地方上有名的人物,很礼貌地接待他,双方谈得很投机。朱元璋问四方兵起,何时才能太平?李善长说秦末时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也是以一介平民身份起事,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仅仅五年时间就成就了帝业。如今元朝纲纪已坏,天下土崩瓦解,你的出生地凤阳距汉高祖的出生地沛县不远,地灵人杰,你只要以刘邦为榜样,何愁天下不平定呢?朱元璋听后,连连称善。这一番谈话,对朱元璋可谓醍醐灌顶,为朱元璋指出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朱元璋听后连声叫好,留下他做幕府的掌书记,。

12、朱元璋自称吴王后,因元朝以右为大,便封李善长为右相国。在这个职位上,李善长充分展示了他的才智。由于他熟知历史,处事快截果断,又长于辞令,朱元璋的军机檄文之类文案工作,全都交给他做。朱元璋自己带兵行军打仗,李善长则留镇后方,诸将无不听从他的调遣,而在他的治下,老百姓也能安居乐业。他还负责朱元璋军队的后勤保障,确保了前线需要。在朱元璋的同意下,他以元朝制度为基础,取利弃弊,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经营盐,立茶法,立钱法,开矿冶炼,定鱼税,等等。由于李善长留镇后方精心治理,朱元璋的吴国日益富饶起来。吴国元年,朱元璋论功行赏,封李善长为宣国公。朱元璋后来改官制,不再如元朝那样以右为尊,改以左为大,于是,拜李善长为左相国。

13、李善长作为文臣,高官厚禄,长期居守后方,就自然地招来了非议,说他无宰相之才。朱元璋却以为李善长虽少汗马功劳,加之年已老迈,显有颟顸之态,但他是自己淮西旧人,早就投入军门,涉历艰险,勤劳簿书,且在连年征战中,精治后方,给足军食,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因此对下臣说:“我既为君,善长当为相。”并于洪武三年(1370年)进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加上开国辅运等一系列头衔,位在徐达之上。但年给岁禄四千石,比徐达少一千石。用位比徐达高、禄比徐达少的方法,保持文臣武将间的平衡,同时赐铁券,免二死。诰命上这样写道,李善长跟着我“东征西讨,日不暇给;尔独守国,转运粮储,供给器仗,未尝缺乏;专繁治剧,和辑军民,各靡怨谣。昔汉有萧何,比之于尔,未必过也。”又赐文绮帛百匹。

14、李善长虽然被朱元璋比作萧何,给予厚赐,但由于他却没有借鉴萧何自侮名节消除皇上猜忌的做法,更没有急流勇退的想法,最终因一句话牵扯到胡惟庸案而落得个可悲的下场,招到灭族之灾,全家70多口被满门抄斩,朱元璋只免了他女儿女婿,也即公主附马(李祺)。因因是:胡惟庸在朝时,曾想拉李善长下水,善长不从,胡拉李善长的弟弟劝说善长,时间久了,善长终于说了一句“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这句话后来由于李善长的下人屈打成招,说了出来,朱元璋便由此定下他的谋反罪,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善长既无谋反的野心也无那个必要,胡惟庸若是做了皇帝,李善长不过也是人臣第一,同现在没区别,为什么要花那个风险去帮胡谋反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草蓬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shensui001推荐:shensui001
☆ 编辑点评 ☆
shensui001点评:

说史之大作,先推荐共赏。后再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