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也谈审美ctyyuyu

发表于-2012年12月23日 晚上10:55评论-1条

也 谈 审 美

美是审出来的。提起美,人们常会联想到春之蓬勃,夏之灿烂,秋之绚丽,冬之沉稳、厚重。这种美之体验缘于感性形象而成于理性认知。不仅于此,俗一点来说美人之美何不如此呢。人之谓美,首先是对她的原本第一形象的认识——鼻子长在鼻子的位置,眼睛长在眼睛的位置——顺眼,然后才有了情人眼里的西施,然后才有了红颜知己、蓝颜知己。所以这人生之美,起于顺,发乎情,恒于谐,可品可悟。

美是有特性的。通过想象力的作用,我们的感知和情感可以超越现实物质性限制和个体认知的有限性,达到对世界和人生的把握。歌乐山、渣滓洞中江竹筠、小萝卜头的淡定乐观,源于他们看到了远方之希望和未来之美好。正因为人所有美好的向往都具有这种特点,所以即使在恶劣自然条件下或困苦状态中仍然能感受和体验美和理想。

然而对于审美来讲个体经验与社会群体经验经常发生较大的脱节和断裂,也会同日常生活经验分离。在人生的意义层次上,审美就具有了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所以对于同一事物而言,就有了见仁见智之区别了,正如初到到青海的游客,有人用满目苍凉,甚至“鸟不拉屎的地方”来形容其感受;可亦有人称之天蓝气清,粗犷厚重,堪称大美!在中国西北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地方,有多少娇贵的“创业者”望而兴叹,“一天也不能多呆下去”,义无反顾的走了;可更有一批“真正的男人”,在这里扎下创业的阵营,把探险的脚印和创业的激情与梦想永远留在大漠戈壁,高山荒滩。

审美是一种渗透个体情感的认知活动。感受是审美的最原始内容,他不是静态的,他是贯穿于整个审美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主客体的相互,属于高级的交流活动。所以说对美的事物而言,除了我们主能经验认知外,更多更好的也只能是人的认知度的升降值。任何人都不会否认他对美是有变化的,除了傻子。作为哲学范畴的概念,审美就是意识和关系。简单地说,审美是有情感的。陶渊明的“桃花源”,王维的“诗中画,画中诗”之意境之美,其实正是渗透了他们的情感的。 理性审美是在情感和审美形象的基础上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关系中主体和对象都提升了精神境界。

相对于西方审美观,我更醉心中式审美之含蓄。说“诗歌”“书画”是对中华五千年美的摹仿和凝练实不为过。诗歌历来为人们吟诵歌唱,从牙牙学语到步态龙钟反复吟咏,也只窥其美之一二;中国书画的留白之美,我想不是我们凡夫俗子彻生能悟的吧;醉读红楼,黛玉美不美,只有宝玉知道,满纸荒唐言,惟雪芹心晓。赘言至此,才好像明白一代大师爱新觉罗氏翰墨馨香却谓之元白,诺贝尔文学奖中国首席得主书尽人间事才谓之莫言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ctyyuyu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月光下的贝壳点评:

审美是一种充满情感的认知活动,情感不同,认知不同,美自不相同。
我们只谓美,却不曾想美之何来?感谢作者。

文章评论共[1]个
月光下的贝壳-评论

再来欣赏,祝朋友圣诞快乐!at:2012年12月25日 早上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