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小区有不少的老人在议论:“隔壁工业园某某公司的一名员工跳楼了,死得好惨,整个头都碎了,血肉模糊的脸都看不清,具体原因不明,年纪轻轻的为何呀?这叫他的父母该如何是好……”在去年以前如“华为”那样的跳楼的事件接二连三地见诸报端和网络,而今年这方面的报道尽管少了许多,但这种令人痛惜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我很不情愿再从媒体上看到类似的报道,希望某提报道得愈少愈好,最好还是不要报道的好。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报道感到很震惊,接二连三地听到这样消息就不能不令人感到疑惑了!如此草率地了却自己的生命,对于个人来说是逃避;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悲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损失。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四个现代化建设进程正在稳步推进,无论一产还是三产这些年可谓突飞猛进,为我们的国民提供了很多可以选择的就业机会,足以让我们的择业人群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泱泱大国,辽阔神州怎就没有你的容身之地?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到大专院校和职业学校,父母们节衣缩食送你去接受高等教育,为的就是让国家富强,家庭幸福。你本是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的时代骄子,为何不好好地珍惜自己,而动辄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了却生命,难道就没有别的抉择?种种疑问让我想得好苦,痛惜之余,我的心里泛起一阵莫名的酸楚……
在凤凰卫视我看到一则该台制作的特别栏目:《台儿庄战役70周年祭》。那里所讲的故事感人之深。作为华夏子孙,无不为当年的那些热血男儿的悲壮之举而动容!也很值得我们的当代青年去追忆,去思考……
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是抗战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但也取得了重大战果,歼灭日军1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是1938年的春节,日本鬼子为实现其侵略扩张的狼子野心,以两个师团的兵力向我徐州以南的纵深腹地直扑而来。当时的国民党李宗仁所部在本次战役中,从将军到士兵同仇敌忾,在敌我武器弹药悬殊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了整整15天的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这场战役的全胜。严重挫伤日军嚣张气焰,遏制了日军侵华凶猛势头,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振奋了国人高昂的抗日精神,坚定了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念。
据介绍,在本次战役中,李宗仁部曾多次组成敢死队,以步枪,手榴弹,大刀为武器冲进敌阵与敌人撕杀,几乎是整连、整营的与敌人同归于尽。其中有一位迄今还活着已经92岁高龄聂老汉说:“当时我是第四批120人的敢死队之一,在出发前,上司抬来了几箩筐的光洋来奖赏我们,但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拿了那些光洋,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是为了钱来献身的,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如今国家遭遇外来侵略正是国难当头,为了当亡国奴,我们愿意与中华民族共存亡。当时我们这一百多人没有豪言壮语,只是抱着能多杀几个鬼子是几个的念头冲进了敌阵……这时候,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撕杀声,惨叫声响成一片,踩着脚下的血浆和尸体,挥舞着大刀向着这帮穷凶极恶的鬼子们砍杀过去,在我数着数砍杀到第五个鬼子兵的时候,觉得手脚一阵麻木就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时,我已经躺在野战医院的临时帐篷里,肩膀,大腿等多处被刺刀刺伤,我庆幸自己命大总算活过来了,后来我才知道,我们这120人的敢死队只活下了四个人,其中两人已经残废,我算是最幸运的。”
当记者采访他时,他依然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抗战胜利后,政府曾经安排他工作,因为文化欠缺,加之处于对这方热土的眷恋而被他婉言谢绝了。每当他讲到死去的战友时,就禁不住老泪纵横,以自己能够活到今天就感到由衷的满足,因为长眠于地下的这些英烈们,有好多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留下。
在长达八年的抗战岁月,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我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聂老最后感慨地说。他有些忧心忡忡地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忧患意识不够,民族意识和危机感不强,过多地考虑个人利益,甚至是患得患失。他希望年轻人能多读一些历史书。聂老汉最后说:“尽管我92岁了,但只要活着就是希望,我至少能起到一个表率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做点微不足道的贡献。”这些老兵在世的已经不多见了,那个年代他们为报效国家而视死如归,抵御倭寇赴汤蹈火。这才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献身精神!这种气贯山河的英勇壮举将与日月同辉,与大地共存。
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在中越边境打响。我退伍前所在92师275团的146名战友,在告别驻地和首长战友之后雄纠纠气昂昂昂昂地开赴前线。其中有八位战友是我所在连队的,其中有四人是当时非常稀缺的来自农村的高中毕业生,他们未能顾上给家里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就匆匆开拔,等到达老山前线的那一天,很多临时军营都在作战前动员了。我们团的这一百多人被编入第13军第一梯队负责大穿插,这在当时能编入这样的部队而且如此充满危险又光荣的任务是很幸运的。听我生还的战友说,他们当时个个摩拳擦掌磨刀擦枪。尽管战友们都知道战争是残酷无情的,炮弹子弹从来都是没有眼睛的,但能为自己的祖国安宁,为人民的平安幸福献出生命感到没有愧对人生,即使在战斗中死了也很光荣。
我的战友告诉我:“我们团这次战役打穿插,全团就像一枝锐利的长矛插进了敌人的巢穴。正面强攻、勇猛穿插、迂回包围这三样是我军战胜敌人的法宝。为了保证进攻的速度,炊事班最辛苦,他们拼命往前跑,一到地方就以最快的速度埋锅做饭。饭刚一做好,部队就到了,大家发疯似的冲过去,乒乓五四一通乱抢,有的把饭盆搞丢了,干脆两手一伸,抓两大把饭边吃边跑,那场面只有打仗才能看的见。炊事班自己什么也吃不到,就趴在地上拣大家丢在地上的饭,连泥带草吞下去,又接着以比部队更快的速度向前跑。入夜,敌人在休息我们却在前进,速度!速度!速度!终于,我们把敌人圈进了口袋,骄狂的敌人从精神上被我们打垮了。几十台敌人的小电台,都在发着同一内容的电报:‘我们被包围了’就在越南兵乱得一大糊涂的当口,我们团一鼓作气对敌人形成了三道包围圈。战斗打响后,敌我双方还是势均力敌,整个战斗从次日临晨一直持续到晚上......战斗结束之后,我们这一百多名战友死伤将近一半,我却很幸运地活了下来。”
在本次战斗中我所在部队的战友个个表现得很勇敢,真正做到了“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尤其是我们那个连的的副连长王林生,在被敌人地雷炸断了双腿,炸瞎了一只眼睛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着活了下来,当他被送回野战医院苏醒过来时,第一句话就是问战斗胜利了没有,战友们怎样了。多么坚强的的战士,多么令人感动军魂的哦!
当我在2004年一次出差来到山东郓城看望我的战友时,他给我讲述了我们副连长和其他几位战友身负重伤后回到地方的感人故事,从中我收到了一次很深的人生观教育。因为很多的事迹不但没有见过,就连听也没有听说过。我曾经反问过我自己: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可这个答案只有让我们这些共和国的英雄们才能给你以完整的回答。
就我这位副连长而言,回到故乡之后,他没有因为没腿、没眼睛而伤心欲绝也没有坐下来白吃国家的供养,而是坚强地学会了编织草框和糊火柴盒。因为在他看来这样不但能自食其力,还能不让父母不为我的残疾而再痛苦,更不能因为我的无能去增加双亲的负担。他的事迹在我们的故乡广为传颂,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赞扬。我在当年要不是因为“精兵简政大裁军”而退伍,也许我也少不了在战争中负伤或者牺牲也就没有我今天静静地坐在书房来怀念战友,为那些勇士们奋笔疾书。
1998年春,我也曾结识过一位与命运抗争的乡下青年,他的经历照样令人感动,也照样可歌可泣。离开那个山村尽管过去已经好多年了,但一直让我咀嚼至今。
那年我们为配合乡政府抓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春节过后不久,我们和其他单位的一行三人被分配到离乡政府20多里地的黄地村。春雨绵绵,满山遍野像吊着一层层薄纱似的,我们沿着泥泞的山路,去了一个刘姓的村庄,探望了一位从未谋面的业余文学创作爱好青年。当我们被当地的村干部带领下踏进他的家门时,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位独腿青年就是大名鼎鼎的乡村文学家——刘平,一间不足十个平米的土坯瓦房就是他的家。
当得知我们的身份后,刘平连忙从床沿上站起来,窘迫地给我们让坐。我没有吭声,只在默默的环视着这屋宇。这是一间年久失修的瓦屋,据说当年是生产队存放土肥的灰寮,屋里的墙壁没有粉刷,也没有窗户,只有在瓦面的两头放置了各一片明瓦(玻璃瓦),所以显得既昏暗又潮湿,一张床是古式的猪蔸床,其中一条床脚因为断了而用土砖堆砌的,床前有一张学生课桌,桌前摆放着一张竹椅,竹椅旁边还有一只木箱,这些就是他家的全部财产。我仔细地看了桌面上堆放得有点乱的书籍和文稿,不由得鼻子发酸,如此恶劣的生存条件,那里还有闲情逸致来做文章。我有点不解,但没有出言相询。
我坐在床沿的一侧,与刘攀谈起来。从他的口中,对他的经历有了更深的了解:20年前的一场水灾使他不但失去了双亲,自己也失去了一条腿,祖辈留下的几间土坯房也被那无情的大水扛走了,所有的灾难几乎同时落在一个幼儿的身上,真是霜雪单打独兜草啊!从此以后,政府将其列为孤儿,寄养在生活也很清贫的大伯家里。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总算念完了初中。在家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竹子工艺编织,同时也根据自己的爱好,开始学习文学创作,写些诗歌和散文来调节自己孤苦的生活,充实自己寂寞的心灵,抒发改革开放之后山区农民的生活和情感。我不禁多打量了这位青年几眼,那坚毅的眼神丝毫没有流露出我想象中的秃废,生命赋予他的不息憧憬,闪动在他的双眸之间。他告诉我,一直在坚持写作,虽然迄今尚无在国家级的文坛上发表过只字片言,但他觉得能丰富县域文化讲坛也是很值得骄傲的,二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从未轻言放弃。我是乎明白了他何以如此顽强地活着,是因为有一种信念支撑着他不屈的灵魂。他说:“天灾人祸属于自然现象,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摊到自己的头上,当阎王爷拒之于我门外时,证明我是命不该死,那么我就没有理由不好好地活着;既然活着,就要有自己的活法,就要体现出自己价值,就要对爱我的社会,帮助我的人有所表示。”
门外,春雨浠浠沥沥下得正欢,阵阵冷风夹带着雨雾飘进了屋子,使人有点儿瑟瑟发抖,我下意识地裹紧了下皮夹克,也突然注意到刘穿得非常的单薄,我当即将身上穿着的一件毛衣脱下来送给了他,他死不肯收,但我说我是真心诚意的,你就不要客气了。后来他拗不过我的好意还是收下了。同事们看到我的举动也纷纷解囊相助,顿时在他那个小小土屋充斥着一股股爱的暖流。我暗想:人活着虽然不是贪图享受,可当生存都受到威胁时,死亡是不是一种解脱?刘的际遇如果加在我的身上,我实在不敢想象我还有没有生的勇气。想到此,我不禁又一次将敬佩的目光投向这位青年身上。
门外,雨在不停地下着,我们和刘平起身告辞,可刘却坚持留我们吃了饭再走。盛情难却,我们只好留了下来。刘平拄着拐仗半跳跃地走到他的木箱前,轻轻打打开,至此,我才知道那只木箱是用来盛放粮食的。箱里的粮食最多不超过40斤大米。这可能就是他这两个月的口粮。趁着刘平做饭的工夫,我仔细环顾屋里的一切,极想找出能佐证他顽强生存的依据来。我蓦然发现,那靠床头一边的瓦片有几处都已经破损,雨水顺着瓦梁滴滴哒哒的往下滴,那盛雨的一个木桶已经盛满都快泻到地面上了。还有那屋顶与瓦面的结合处,有着碗口大的空隙,一阵凉风吹来令人直打寒噤,可以想象,在那严寒的冬季他是怎么过的。靠近米箱的边上还有一个塑料袋,袋子里装着几本已经非常陈旧的书和一双崭新的解放鞋。透过那双一尘不染的新鞋,我似乎可触摸到一颗躁动的灵魂,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信手取过塑料袋里的两本书,赫然是一本瑞典马丁松的《诗选》和一本我国著名作家魏微的小说《谁是最可爱的人》,蓦然间,我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心中有爱,当然是坦然而活的理由。
在这个偏僻的山村小屋里,我们跟一位对生活如此执着的青年共进了此顿使我终生难以忘怀的午餐。没有美酒佳肴,没有歌舞音乐(响),一碗梅菜咸肉,一碗生豆腐丝炒大蒜,再加一碗棕树花,聚着南方山区的绵绵春雨和朋友相聚的欢乐,体会着生活的不易与幸福。我想,当一个青年刚走向社会时如一叶孤舟在人生的汪洋大海里飘浮时,一定要善于找到自己心理上的平衡点,一旦找到了,就不为别人所动摇;要顽强,要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也不能让舆论所左右。一个单身青年人,没有这一条,就很难坚持下去。
离开那间小屋前,我偷偷地将300块钱塞在小刘的枕头下。并非出于同情和怜悯,而是为一位无名文学爱好者活着的精神而感动,我们没有理由不伸出援助的手。我们俩边聊边往村外走,刘不无遗憾地谈及至今未向高层次发表作品的苦涩。我真想告诉他,其实他已经写下了一部足以成名的作品——活着,这就是一本耐读的好书啊。尽管离开的时间不算短了,但每每忆及那位青年顽强活着的精神,仍止不住感动异常。生命来得不易,活着,就是希望。
-全文完-
▷ 进入清泉之韵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