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涛国学文化讲座《中国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二:
风调雨顺话人生
——从佛学道场天王殿文化内涵来看儒学中的中庸之道
上一讲,我们谈到了《易经》中“乾”、“坤”二卦与儒家经文化的关系,阐释了为君之道和为臣之道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举例说明了君子厚待载物的重要性。今天这一讲我想就佛学道场中天王殿文化思想内涵与中国儒家文化《中庸》思想的相容关系,让我们感受一下中国儒家博大宏远的文化精髓与佛教渊博精微的释家文化之法门,从而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我们今天“经世致用”之学的密不可分和真正的实用价值。
(一)
中国儒学经典《中庸》这本书实际上就是一篇探索人生哲学的大论文。“中庸”标题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要求世人追求适中、稳定、和谐,因时制宜,与时俱进。其中“中”的具体含义则是下不触及底线,上不超越红线,为人处世始终公允适中,游刃有余。“庸”就是平凡平淡平稳,无大的起落和变化。即言人生处世,以平淡和睦为要,方方面面走得正,行得通,恰到好处而保持平稳(即不走极端,又不越临界线,更不朝令夕改)。不过其中有一个问题要注意,那就是“中”字,这个“中”字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并没有定格在某一特定时空里而万古不化,即老子所言“时变道亦变”之理。故而虽求平稳,却必须与时俱进,这就是以“中庸之道”处世的玄妙之处。
用《中庸》之道的方式方法来处理解决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政治等问题,以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终极目标,这就是作者子思撰写《中庸》的目的。因此,《中庸》这篇论文的总纲领就是全文第一节中的最后三句话:“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要解释这一命题,先看看它的两个前提条件:“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就是说从人类的情感和禀性这个层面出发,要想达到“中和”的人生境界,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当人之喜怒哀乐之情感都没有表达出来之时,心胸一定是平静淡然的,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这就是“中”。二是因为喜怒哀乐是人人都天生具有且不可避免的(即或是刚刚出生的婴儿),在一定的时候,这种情感就必然要表现出来。如果一旦表现出来,就自然会出现两种情况,即符合常理(即“中节”)与不符合常理。如果一表现出来就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这里有三个关键词“中节”、“大本”和“达道”,必须要正确理解其含义。根据当时子思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礼崩乐坏),以及子思一心旨在弘扬其祖父孔子之“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的“中庸之道”的治世理念,所以命题中“中节”的意思,就是要符合封建统治者(即替天行道的圣人)所规定的道德规范和封建礼教。“大本”就是指做人的根本,总要求,亦即“圣人”规定的处世准则。“达道”主是指为人处世要达到符合圣人之“天理”所理想的和谐顺畅的社会升平景象。因此,封建统治者认为,只要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一切皆按封建统治礼教和道德规范行事,那么社会秩序井然,万事万物自然顺其“天理”,河清海晏,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这正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修齐治平”的思想理想化后的大同社会模式(虽然属于唯心主义的哲学范畴,也可以说是从另一个侧面对当时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令出诸侯”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谴责)。
(二)
《中庸》这一命题,有两个问题要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今天的世人在学习《中庸》时,一是要学习其先进性(即符合今天时代要求的科学理念),那就是“中和”所设计出来的太平盛世和社会欣然景象的宏伟蓝图,这一点无论是封建帝王,还是今天我们国家政府平民百姓,都希望出现并渴望继续弘扬之。还有一点就是为人处世与解决问题的“中和”之道(即方式方法),在今天仍然是我们生活乃至工作中都值得借鉴和运用的,其现实意义十分浑厚;二是要正确认识其落后性,那就是强调“天理”,把“天之道”附于君主之上而“君权神授”,因而“圣人”规定的一切都是“道”(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法律法规),都符合天理,都是“中节”而“中和”的,过分强调了圣人的主观意思对现实社会的指导作用,这就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这些天命观之类的理念,我们今天必须摈诸门外。
通观《中庸》全书,子思用唐虞文武周公等文治武功和孔子语录,以及当时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充分论证了“中和”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致中和”的具体方式方法。那么作者究竟怎样要求世人采用什么样的修炼方式方法才能进入“中和”的境界,以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修齐治平”的宏远目标呢?那就是十五字方针:君子必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达到“至诚”的人生境界,自然也就达到了封建礼教所规定的最高道德标准了。因此这“十五字方针”也是古圣人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连年动乱进行深刻沉痛的反思后,向世人提出“修齐治平”而达到“至诚”最后实现“达道”的伦理纲领和目标。
当然,我们还有必要澄清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这十五个字的真实含义并不是我们今天许多机关部门尤其是学校的文化宣传墙上所引用下来的那一个层面上的意思。今天许多地方尤其是学校大多把这十五字用醒目的大字粉涮在墙上(或用语录牌挂在教室里),当作激励学生读书写文章想问题辨是非培养道德品质的警示语,这固然是十分好的。因为它既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也是对学生成长人生的激励。但这并不是这十五字的全部含义和社会功效,只是其全部内涵中的一个小部分。因为这十五个字是当年子思为了论证《中庸》这个大命题“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设计的行为方式,是实现修齐治平的方针和谋略。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可以达到“至诚”的境界,也就能够实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修齐治平”的政治目的。是把家国天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决非读书写字的个人教育行为那么简单,所以“修齐治平”四大项,个人“修身”虽然放在第一位,但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儒家治世的最终目标。这也就是十五字方针寓个人读书做人于其内的道理。
(三)
为了更加清楚明白地了解这十五个字的含义,以及整个《中庸》思想的宏远境界,下面我想用佛教道场中天王殿的文化内涵来诠释这十五个字,可能更有说服力。因为一座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天王殿,就是一本栩栩如生的物质化形象化了的儒家《中庸》经典著作。
佛教自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后,佛教文化便在中国这块土壤里生根开花结果,经魏晋南北朝的风雨侵蚀,在与中国儒、道文化的结合与竞争中,逐渐同化为中国式佛教文化。《牟子理惑论》作为东汉末年中国人论述佛教的早期著作,其中比较详细地说明了中国佛教形成和发展的具体经过。今天我们可以这样说,来自印度的佛教,已经完全中国化了。中国的儒、道两家也大量吸收了佛教中优秀先进的思想理念,为我们今天世人所用。佛教则更是大量吸取儒道文化精华而溶入佛教之法门中。因此,儒释道三教自然也就成为今天中国人“修齐治平”的养心、修身和治世之法宝。
现在我们来看佛教道场之天王殿,为什么会称得上是一部宏大的儒家《中庸》著作呢?其实当我们走进山门后,第一看到的就是那座恢宏气派的天王殿(大雄宝殿在天王殿后面),一进殿门,笑容可掬的弥勒菩萨早在那里欢迎我们,其殿四周的四大护法天王(亦称“四大金刚”、“护世四天王”等)则庄严肃穆地审视着每一个前来上香火之人,他们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像身白色,双手持弹琵琶;南方增长天王,像身青色,右手持宝剑,左手撑腰;西方广目天王,像身红色,右手捉龙(或蛇),左手托塔;北方多闻天王,像身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有的寺庙,四大天王脚下各踏两怪,共八怪,这八怪,一般都是自然灾害等害人事物的象征(称之为“小鬼”)。 那么这笑脸相迎的弥勒菩萨与四大天王造像,庄严肃穆地摆放在殿堂里,其中究竟隐含有什么醒世之义呢?
(四)
我们先来看弥勒菩萨,他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庸》著作。
有一幅对联是说弥勒菩萨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开口常笑,笑古笑今,世事付之一笑。前一句是说一个“忍”字,做人处事要学会包容忍让;后一句说一个“爱”字,笑看天下之事,兼爱世上之人。我国寺庙的天王殿里没有造印度的弥勒菩萨像,造的是中国的布袋和尚,用他来代替弥勒菩萨的形像。布袋和尚有两明显特征,一是满面笑容,见到任何一个人都是以其灿烂亲切的笑面迎人,根本看不到他与人生气或者向人讨债的面容。他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就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世界美好的人生态度;二是肚皮很大,能包容,能藏垢纳污。这就是佛家所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之意。他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则是,慈悲为怀,自重自爱。在他的法门中,就是训示我们今天的世人,一定要学会包容忍让,学会忍辱负重,学会关爱别人,学会和睦相处,这样世界才会和谐,人生才会舒畅。这就是弥勒菩萨给我们上的中国儒家《中庸》的课程。慈悲为怀的弥勒菩萨,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我们中国之中庸思想在佛教天王殿文化中的彰显或者说是一幅浓墨重彩的中庸水墨缩影。
(五)
如果我们把弥勒菩萨比作《中庸》这部伟大著作,那么持国天王就是确保“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生焉”的大命题。这里有一点要说明,我们今天诠释四大天王,主要是从四大天王的名称和手持法器的含义来阐释佛教教义的。
东方天王是天王殿里的大管家,也可以看成是替弥勒菩萨值班的值班天王。东方天王名“持国”(亦称护国),持是保持(保护),国是国家。要注意这个“国”,包括了“家”。因为名字不能叫持家持国(太长),只能简称持国(或护国)。他的职责就是真挚地履行弥勒菩萨的“包容忍让”和“自尊自爱慈悲为怀”的中庸思想,来调和家庭社会国家天下的家国大事,温馨世态炎凉,使社会和谐大同而健康地向前发展。他手中的法器是一尊琵琶。琵琶是一种弦乐器,需要调整每一根弦的松紧来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弦拧紧了就会断,弦过于松池就发不出音来,一定要调到恰到好处,才会音色和美,沁人心脾。这就训示我们世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等等),无论何时何地,做人处事必须不偏不倚,必须始终保持“中和”这个度(即不能太紧亦不能太松,必须适其位),都要处于中和而不轻易改变。也正是《易经》乾坤二卦所预示的下不逾底线,上不越红线,才能真正实现君子厚德载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目标。这种调和就是“中庸”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一首美丽高亢柔和的乐曲,一定是一首“中节”的“中和”之音。如果做到这样的话,那么天地万物就会顺天时应人愿而风调雨顺了。你看这东方天王弹奏的琵琶不正是《中庸》著作的总纲领么?
(六)
世人如何去实现持国天王用琵琶弹奏出来的这个总命题呢?回答是,只有学识渊博、与时俱进的智人,才能有资职去弹奏这曲琵琶。增长天王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南方天王名曰“增长”,增长就是求进步,长知识长智慧。当社会历史如归海之流永远东进时,我们作为生活在这个社会历史时期的人,一定要随波逐流而东进之,以不断增长智慧,增长德行,增长才艺,增长修齐治平之真正本事,不至于被历史所淘汰。要具备这个本事,那就必须要学习,要不断地学习,尽可能地提升自己,以适应一日千里的时代发展需要。正如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佛法讲“精进不懈”,今天我们用时髦话讲就是“与时俱进”,三种说法归而一之,就是强调“博学”之精义,就是告诫世人要不断充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佛学教义与儒家学说是殊途同归,讲的完全是同一个意思。
再来看增长天王手上的法器,更说明了这个问题。他右手紧握一把宝剑,我们知道剑代表智慧,是智慧之剑,它是勇敢果断锋利而智慧的化身。美国国徽上之所以把犹太人的宝剑刻在上面,就是因为美国人最赞赏犹太人的智慧。所以在佛法中,增长天王手中之剑就是智慧的法门。而智慧不是先天形成的,是通过看听思行而博闻广识得来的,博学慎思是智慧的前提条件,笃行是智慧得以实现的法宝。因此一个琵琶高手首先必定是一个博学慎思笃行而有智慧的人。其实道理十分简单,一个人要学好弹奏琵琶,不花力气学,不思考去如何学好,不坚持不懈的练习,那你无论如何也是弹奏不好琵琶的。
(七)
智慧的人仅博学慎思而笃行还不行,还必须多看多听多问然后慎思而笃行之,方可达到“中和”之目的。下面两位天王正好圆满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西方广目天王代表多看,北方多闻天王代表多听,一个多看一个多听。有“看”有“听”,就必会有“问”,然后思考归纳总结而求得一个共识。我们中国人常讲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理就在于此。这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不完全是坐在教室里学来的,还必须走出去学,必须是带着问题去多看多听多思,这样去学方有所得。像我们今天有的人出去旅游观光,就是四句话:“上车说笑,下车洒尿,观光拍照,回家睡觉。”这就会一无所获。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带着“问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此基础上慎思审问然后笃行之,那么世上的事情办起来就会应该得心应手多了。现在我们不论是机关学校企事单位,还是党政财团国家政府,最为时髦的做法就是外去考察,去国考察。其目的就是要带着问题去多学多看多听多想,然后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得更好更完美。天王殿里的广目天王与多闻天王,就是告诉我们这些既深奥却又是十分浅显明白的道理。
再看他们手中的法器。广目天王手上拿的是龙(或蛇)。在我们中国龙图腾文化中,龙是万物的精灵,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变化(喻社会事物多变善变)。北方天王拿的是宝珠伞,伞的基本功能有两个,一个遮阳防紫外线,二是防雨雪侵淋,实际上隐含防止污染侵蚀之意。如果我们仔细想一下,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复杂纷繁莨莠共存的社会,你不与时俱进去适应日益变化的潮流,你不沉着冷静去思考明辨一切真伪,而是两眼昏花耳根不静,是非不辨方向不明,那什么事情也办不好了。所以大凡世人,在“博学”“笃行”的同时,用后儒学家的话说,就是在“知行合一”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做到明辨多闻而“审问之”“慎思之”,这样才能保证在变中求不变,在纷繁嘈杂中求清静,才能保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不迷失方向,误入岐途,才能确保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与时俱进,国祚昌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就是广目天王与多闻天王给我们世人所上的人生哲学课。而这堂人生哲学课,正是对儒家《中庸》著作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十五字的儒家教义形象化的论证和诠释。可见佛教传入中国后,它为能够在异国他乡求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很多地方都是用儒家经典在阐释佛教教义。
(八)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儒学讲“中庸”,中国佛教竟然用儒学之“中庸”来解释释家“法门”,天王殿的文化喻义就充分说明了儒家文化对释家教义的巨大影响作用。有趣的是,今天居然有人还把四大护法天王比作我们喻义家国天下“国祚兴盛”的四大法宝,即“风调雨顺”,千百年来传为佳话。
有人说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是“司风”之剑(剑锋之“锋”的谐音“风”);东方持国天王手拿琵琶,是“司调”丝弦(音调之“调”,或说“调”弦之调);北方多闻天王手执宝珠之伞,是为天下“司雨”(雨伞之意)滋润万物;西方广目天王右手缠龙,是“司顺”天下(龙鳞的纹理是顺而有章的,取其“顺”意)。于是,四大天王各司其职,自然“风调雨顺”。这种说法虽然牵强附会,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世人对人生理想家国命运的美好祝愿和期盼。因为我们知道,只有风调雨顺,才会五谷丰登;只有五谷丰登,人民才会丰衣足食,只有人民丰衣足食,才会出现社会大同的太平盛世。
是故,今天这一讲,我借用“风调雨顺”四字来话说人生,就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很好地去继承我国传统儒学和中国佛教教义之精华,与当代中外先进时尚的科学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世人所用,从每一个人做起,最终齐家治世,风调雨顺,国祚昌盛,实乃苍生之幸也。
2012年12月8日深夜草成于养心斋
-全文完-
▷ 进入ferryma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