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滁州的路上,我仍然在犹豫。这是今年夏天的事,因为前一天下了大雨,所以我想取消出游的计划,朋友来短信说滁州没有下雨,我感觉可能是天意,买了票。然而上了车,我又犹豫了,这是一次出走——对于我。
日子平淡地让人窒息,创作也停止了。俗世生活的奔波使人疲惫困顿,生命的颜色蒙尘,精神被挤压在俗世的低压空间,令人疼痛不已。总有一种路到了尽头的感觉,面对现实,心中总是不平衡。朋友于是劝我出来走走,远的地方懒得去,最终选择了琅琊山,想看一看醉翁亭。
一到山下,就有种舒坦的感觉。进得山门,沿平坦的进山公路步行,两旁的高大树木绿荫如盖,让人全无躁热。这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几乎看不到现代化文明对它的摧残和污染,一切都是天然的。我奇怪这里的路竟的平的,朋友说琅琊山的海拔并不太高,而醉翁亭就象是在山脚下。果然所谓“山行六七里,有亭翼然”,在我看来也就只走了不大一会,尽管地势比山门处高了一些,但几乎没有感觉到。
快到酿泉的时候,遇到从甘肃来旅游的母女,女儿上小学四年级,她们来自刘家峡,这是小女孩第一次来内地。这里丰富的植物让她惊喜不已,我们司空见惯的一些树种对她来说也是稀世之物。她们一路走来,采集了各种各样的树叶,说是带回去给同学们看。女孩不停地问这问那,有的问题连做母亲的也回答不了,只好向我们求助。路边一池清水,水面上浮着几朵睡莲。女孩又一惊一乍的,我简单地讲了一下,她要妈妈拍下来。可是她妈妈发现相机可能昨天受潮了,不能用了。巧的是太阳忽然隐了去。想晒是不可能了。我建议她们买包零食,用里面的干燥剂试试。女孩执意不走了,一定要拍睡莲。我和朋友就先来到醉翁亭。
所谓醉翁亭,其实也很普通的一座亭子,只是一些名句,楹联倒值得一观,还有附近的相关仿古建筑群。我难忘的是一株千年梅杏树,躯干已如枯柴,上面却正逢春,甚至结了不少果子。我惊叹于此树的生命力。一个日本来的旅游团里的人依次在树前留影。有几个游人在大声地朗读墙上的《醉翁亭记》,我不以为然,催促朋友继续向上行。
过了亭子再向山上走,路就变成了大石块铺就的有一定坡度的山路了,大石块因走的人多了,被磨得很光亮。这样的路走了一段就无趣起来,朋友说妙处就在前面。我抬头看前面依然是山林,好象已无路可走。不料到了“尽头”却是一个转折,路转过去的一个山石门洞上大书“峰回路转”四字,果然是别有洞天,从中穿越,回头已不见来时路,不禁感慨。继而前行,山势却低了下来。原来前面叉过去有一处湖水,半山腰上有湖静待,更让人始料不及。在湖边止步,见湖上并无人泛舟,只有两三个游客在曲桥上漫步。微风吹过,湖面波光粼粼,耳边有清脆的鸟鸣,身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心突然就静了下来,我沉醉其中,体会大自然带来的愉悦。这湖一直都在,但不知多少匆匆上山的人错过或无暇顾及。它是一幅画,挂在一处,静等懂它的人来读,容忍别人的忽略……
不知道在湖边呆了多久,朋友催我前行,我觉得已经没有到山顶的必要了,这湖给了我启示,心已不再浮躁,那种久已缠绕的不平不在了。
下山路过那池睡莲,想不到女孩和母亲还在。我又一次被打动,为女孩的执着。她的母亲告诉我,父辈们去了西北,自己这一代在那里出生长大,很少有机会回来看看。他们生活还算富足,希望孩子能够尽可能多的接触外面的世界。昨天去了连云港,让女儿亲眼见到了大海。来时同学们很羡慕她,女儿于是想让大家也能和自己分享此行的收获。遗憾的是没有带dv来,如果把海浪和这山上的鸟儿拍下来就更好了。还好女儿收集了很多实物,当妈的都快背不动了。母女俩都笑了,女儿脸上是满足,母亲脸上是欣慰……
好一处峰回路转,好一位执着的女孩。当我拒绝温情和小小的俗世的纠葛的时候,当我为一些平庸之至的名利奔走的时候,回望琅琊山,会令我警醒,并在梦游般的出走中,让灵魂得以全新的提炼和升华,从而不再沉溺于俗世之水。那么,走自己选择的路,不再抱怨生活。
感谢这次琅琊山之行,让我有《醉翁亭记》以外的收获。
写于2004夏
-全文完-
▷ 进入蓝羽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