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天意可怜不属公童话恋情

发表于-2012年12月04日 凌晨1:01评论-12条

天意可怜不属公,自古多少风流人物空留遗憾在人间。

粟裕是共[chan*]党所有将领中,战争指挥能力数一数二的高手,以粟裕大兵团作战的超一流表现,毛泽东攻台作战、抗美援朝都将其作为首选,在“国难思良将”,急需粟裕挂帅出征之时,毛泽东派亲信罗瑞卿专程前往青岛探望休养中的粟裕,看看他病情的严重程度到底如何。

遗憾的是,粟裕的病越来越严重,毛泽东无奈,只得走马换将,让两个“候补队员”上场,先是林彪,这又是一根“病秧子”,没办法披挂上阵,最后只好让年过半百的彭德怀去了。

多年后,垂垂老矣的粟裕回首往事,感慨赋诗说:“将军只合裹尸还,何其生入玉门关。”

一般人以为粟裕只是在为自己蒙冤与赋闲吐露不平之气,其实更多的应该是为当年未能“统兵提锐旅”,攻克台湾或者征战朝鲜,深感遗憾。

自古多少风流人物,留下多少天大遗憾?

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六出祁山,直到病丧五丈原,还是没能匡扶汉室,北定中原,何尝不是一种遗憾?

曹操提兵百万,决意踏平江东,结果赤壁一把大火只得仓惶北顾,从此一蹶不振,又何尝不是遗憾?

日本的武田信玄一生的心愿就是能够兵进京都,挟天皇以号令天下诸侯,他也几乎将所有可能阻挡他的对手全都打败了。但是造化弄人,在人不能奈何他的情况下,无情的病魔却打垮了他,他最终死在了进军京都的路上,空留下一腔的壮志未酬! 

“伟大的人物就像一颗流星,注定要燃烧自己,照亮他所处的时代!”

这是拿破仑对伟大人物的注解,也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

这个科西嘉小个子,凭着他非凡的军事才华和对法律与秩序的热爱,将整个欧洲掀了个底朝上,他所率领的法国军团不但将欧洲各强国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还将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冲的七零八落。

在拿破仑时代,法国是欧洲的最强者,拿破仑皇帝几乎是整个欧洲的君主。但正如拿破仑预言的那样,当他燃尽了自己的时候,他将失去一切,征俄战争的失败,让他元气大伤,滑铁卢一战则使他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他再也没有能够振作起来,悲惨的死在了流放地——圣赫勒拿岛上!

历史留给每个风流人物的最后结局,似乎总是一种遗憾。

粟裕也不例外,后人只有慨叹“收台抗美囊中事,天意可怜不属公”了。

不过,即便没有这两仗,他的赫赫战功与军界地位也一样可以傲视群雄,一样可以跻身统帅人物行列了,虽然申请降衔,没有评元帅,但他作为大将之首是当之无愧。粟裕压大将,警卫员出身的粟裕,以其非凡的军事指挥能力,南征北战,七战七捷,功成名就,虽说没能收台抗美,但他还是很幸运的。

而两千多年前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就没他那么幸运了。

赵括的出名完全是因为“纸上谈兵”这四个字。也因为有了赵括,中国词典里才有了“纸上谈兵”这么荒唐的词汇。

可是,一个夸夸其谈脱离实际甚至荒唐至极的成语真的就能将赵括一生的军旅生涯盖棺论定吗?

翻开历史,见到的只不过是寥寥数语的记载,可是,抛开史书,精心细想,赵括还是相当憋屈的,甚至说是在背黑锅,背一个历史赋予的最为沉重的黑锅。

赵括,人家可是武官世家,这点,他比粟裕出身似乎好得多。赵括的父亲赵奢是赵国的武官中不可多得的领军人物,名气甚至还在廉颇之上。而赵括做为将门之后,自幼熟读兵书,军事世家,耳濡目染,就算再差,只要智商不低,也不会差得太多。

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那时候能争惯战的赵奢已经死去,足智多谋的蔺相如又染病在床,赵王无奈,只好请老将廉颇带兵出征,在长平一带与秦军拉开战线决一生死。

廉颇当时年岁已高,初与秦军交锋便失利,只好高挂免战牌,坚守不出。廉颇进攻受挫,但依仗着城坚壕深,固守长平数月秦军仍是无法破城,于是秦军四下散布谣言,称“秦军最怕赵奢将军的儿子赵括”。于是昏了头的赵王见廉颇久不能胜,中了秦军的反间计,将廉颇撤下,由赵括领军,结果赵括在长平一改廉颇死守不攻的战法,主动出战,不幸被秦军一举攻破,四十万赵军悉数被歼,赵括自己也中箭身亡。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赵括出身武将世家,苦读兵书也是公认的,至少在理论上是高手,这一点毫无疑问。但长平一战的失利却不能算是赵括一人之错,这更是毫无疑问的。

赵括在长平之前就已是领兵的将军,虽然可能有其父的影响在内,但若无军功,也不会平白无故成为将军。

秦军在施反间计时说秦军最怕赵括,这点可以看出,赵括在长平之战以前,一定也是出生入死多次的将领,而且在赵国绝不是默默无名的碌碌小卒,我想,赵括在当时的赵国甚至整个中原国家中是相当有影响的,不然仅凭秦军的一句话,赵王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让他出任将军,代替廉颇统领几十万大军。更何况史书上也有记载说赵王曾赏赐了大量的金帛给赵括,做为一国之君,赵王会平白无故赏给赵括金帛吗?

长平之战是中国有名的战役,不仅仅因为长平一战诞生了“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还在于双方在长平共计投入了百万以上的兵力,在人口不多的那时候,更是在冷兵器时代的先秦,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大仗恶仗,恶战的结果就是仅赵军便损失了四十万之众,秦军何尝不是损失惨重?似乎也正因如此,长平之战成为了世界军事史上研究和探讨的典型战例。

不过研究来研究去,就得出一个荒唐的结论——纸上谈兵。

两千多年过去了,大众式的观点还是停留在赵括死搬兵书,虽出自名将之家却只会死教条,所以导致了长平一役伤了赵国的元气,直接导致了赵国的被灭。

可是,从后面的历史,我们看到赵括主动出击,在战败之前,还是大量杀伤秦军的。当时赵国的另一位将军武安君在长平之战后的邯郸之战时拒绝出任指挥官,理由正是“秦虽破长平,而秦卒伤亡过半……”。而这个伤亡过半,绝对是赵括主动出击,拼死杀敌的结果。更何况长平之战,廉颇已然失利在先,使得秦军先声夺人将“二障四尉”几个战略要地占据,使得战局向不利于赵国的方向发展,更迫使廉颇只能坚守不战拖延时间,秦军则以逸待劳。再说由于廉颇的指挥不当,造成当时赵国败局已定,军心涣散,而秦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强国,其他国家无论从国力到军备都无法与秦一较长短,敌强我弱,连廉颇之辈尚且无法取胜,何况赵括?

从历史的角度看,如果赵王不临阵换将,廉颇的失败是早晚的事。但廉颇命好,被赵王换走了,成就了他一世英名,最后这战败的结局只好由赵括买单,他也就回天无术的当了两千多年名副其实的替死鬼。

胜败兵家常事,仅凭一次战败便给人家赵括安了个不会打仗纸上谈兵的帽子,多少也有点说不过去。

如果说,长平之战是赵括的错,只能说这一仗中,他没有按廉颇几乎接近于等死的固守不出的战法,而是主动出击,最后战败,其实如此的败,比之廉颇固守待援,最后被困而死,是不是英勇得多壮烈得多呢?

更何况,将军只合裹尸还,何其生入玉门关,做为一名职业军人,马革裹尸是其最高荣誉。

诗人熊东遨曾有《过长平古战场》的诗流传:莫笑将军括,将军未惜生。

赵括是不是死读兵书还不能断定,但成者王侯败者贼,赵括这一仗打输了,自己也死于乱箭中,没什么后话,更不敢奢望平反。但如果赵括侥幸因为率军主动出击却一举打败了秦军,是不是,又会改写历史成为一个能征善战的名将呢?

看来军人,对胜负,想不看重都不行,因为军人输不起,一旦输了,不仅身家性命不保,甚至,几千年背了黑锅甩不掉。

到底真实的赵括怎样,光靠史书上寥寥数语的记载不予以论断,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他何尝不是一个生不逢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将军呢?

天意可怜不属公,那么多顶尖高手尚且以失败告终,何况赵括乎?

童话恋情,于厄瓜多尔

sunday, december 2, 2012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童话恋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一啸长歌点评:

拜读先生新作《天意可怜不属公》,定题瞩目,颇为隽永,笔墨流畅,旁引博证,气势开阔,深为叹服。然惜其结构稍嫌松散,主题不够突出。望以后注意,你我同勉,直言勿怪。

文章评论共[12]个
一啸长歌-评论

再次拜读,问好先生!at:2012年12月04日 凌晨2:37

童话恋情-回复谢谢来访,问候朋友。 at:2012年12月09日 凌晨1:10

绍庆-评论

拜读朋友美文,祝写作愉快,天天开心。(:012)(:012)at:2012年12月04日 清晨6:41

童话恋情-回复谢谢朋友来访! at:2012年12月04日 早上9:19

费蓝-评论

(:001)拜读佳作,问候朋友!早上好!at:2012年12月04日 清晨7:55

童话恋情-回复谢谢朋友来访! at:2012年12月04日 早上9:18

月光下的贝壳-评论

欣赏佳作,早上好at:2012年12月04日 早上8:55

童话恋情-回复谢谢朋友来访!祝你好心情! at:2012年12月04日 早上9:17

彩蝶菲菲-评论

拜读佳作,祝你晚安!at:2012年12月05日 凌晨1:00

童话恋情-回复谢谢来访,问候朋友。 at:2012年12月09日 凌晨1:10

1525675466-评论

欣赏作者美文!at:2012年12月15日 下午6:39

爱卿平身-评论

拜读佳作!at:2012年12月16日 凌晨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