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又重写两首“ 渐成大美”
文/子彦墨翡
我认识孩子的父亲梅纾,当西部作家网诗歌板块发起: 喜庆十八大,看图说白话 2012年西部“私会”第一期看图作诗小赛开始了!一副“古井”,一副“风云”,一副“屋语”,我有幸见到梅家女公子写作 :
【第一期看图做诗】女公子涂鸦,代贴
练习涂鸦
(一)
黑夜的昼长/困住了我逃离的希望/稚嫩的绿/将带我走出无形的囹圄
我将天地间的黑暗/吞噬 包容/只因勃勃的生机/得到足够的勇气/与力量
从夜入笔,以漫漫长夜无法逃离,来阐述一抹绿赐予生命的光亮,这种必然的勇气与力量,出现在一个初次练笔的16岁花季女公子的笔下,的确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由之势。诗中黑夜、黑暗两个具备代表意象的词语,起到反复冲击眼球的效果,把受者带入一副画的意境,一口古井,一株小苗,你做到了么。
(二)
海的那一边/是你生长的地方/波涛汹涌的海浪,/阻挡不了我寻你的坚定/灿如星辰的晚霞/是我的愁容满面
我愿化作光芒四射的太阳/照亮你的心 你的躯体/更照亮你的生长之地
以海的那一边入笔,女公子就站在海的这一边,唱响她必然的寻找,从晚霞里落满愁容,到我愿转折,很直接的表述着她的真意,前后呼应的生长之地,又将受者的视线拉入合一的意境,构建的哲学思维体系,两个独立 对立又合一的矛盾综合体,在这里真实上演。
(三)
是谁轻轻地在我耳边说:/老年的我 愿看着/那抹斜阳/当庇佑你的树/握着 你的手/看繁花绽放/看繁花凋零
凋零的不是花蕾/是你与我度过的岁月时光
这个入笔“谁”像一个谜,把受者的思维拉入读的深意,“谁”原来是执子之手的主角,一个当的转折,一个树的意象,将我们拉入与子偕老的爱情。
小小年龄的孩子读诗、爱诗、写诗,三副图,都画出心的本意,思维逻辑较好,语言生发到位,并融入细微的情感。梅家有女初长成,如此速度,胜于蓝。
这孩子又重写两首
重写的第一首
洪荒时期/大地之母用细弱的手臂/把自己补于天
天地的裂痕/是山川的雄伟/是河流的绵长/所不能比拟的
我曾是祭祀鼎上的枯草/沧桑 峥嵘岁月/不是春水向东流/不是连绵不绝倚西楼
金戈铁马的日子/踏出沙沙响声/敦煌 /不再是生生死死/相约之地
烟雨迷蒙的小桥流水/是 我撑着一枝蒿/驶向再别康桥
我在万物复苏时重生/用第一声的发芽/露珠的晶莹 透明/是甘霖 是再一次/唤醒 生的记忆
我清醒地记着自己曾活着/花开花落 阴晴圆缺/在黑夜与晴空中/在过去与今生里
七节中,每节以三、四、五句构建,为一些现代诗歌惯用的建筑风格, 第一、 二小节以神话女娲补天入笔,轻易的将之母纳入笔端,以“是”来反托天地的广阔;第三、四小节再以第一人称逐渐走入诗的内核,将自我化身为枯草寻找,以“不是”“金戈铁马”托出生死之约;第五、六、七小节以小桥流水带出万物复苏的绿色记忆,终是前世与今生,终是黑暗与晴空,整首诗歌意境恢弘,女公子以独有的天份来解答自我对大自然生态的认知,跨度很大,思维开阔与发散均为奕奕。
重写的第二首:
看似黄昏 恰如日落
拖曳的裙摆/携着风的记忆/被微凉的海风/吹乱了记忆深处的/美好
这个开始无疑就是将画面稍微纵深点出,犹如线索一样,黄昏、日落两个词语为之后诗语的横深抓牢意象。
我幻想你应/和我这样相遇/如晨曦般的青春少年/在母亲的严厉禁足下/难以抑制迫切与海这个/羞涩,大度的少女/想见的复杂心情/和活泼的同伴们/来到了湛蓝 澄明的海岸/与海这个少女/和她的同伴嬉戏/玩耍
这一节,女公子表述着对某种神秘的向往与认知,点出母亲这一笔很是符合现代孩子的心路历程,一个翩翩少年与一个如花少女,在湛蓝 澄明的海岸玩耍,幻梦有如阳光刹那融入心坎。
我牵着父亲厚实的手/在柔软金沙的海滩/拾起斑斓的贝壳/我被如金色光芒照耀的你/惊艳 迷茫
你追逐着浪花/这一刻成为我/永恒的记忆/永远青春的你也在这一刻/定格
对父亲的这一段表述以你、我来轮回珍贵的情感,“我”当然是女公子,“你”是海幻化的少女,这种与前段看似无心的重复描写手法,恰如其分的将父亲母亲重迭在一起。
女公子最珍贵的情感趋向,她在以自我的情感方式与认知,来牵引父亲母亲的情感记忆,如此细腻与情真,我相信在一定的程度上,只有她的童眼才具备最华美的格局
回到黄昏,日落这两个意象,女公子延伸着人生中的斑驳,以画面的景象来提醒爱与被爱,流光逝去,请让青春定格在这一副永恒的记忆图画之内。整首诗歌语言的方式有独特的呈现,情感如梳理的发髻,一步步把受者带入视觉的冲击与感知的享受,女公子若为一个16岁花季女孩,实在是天赋予她,诗人之才。
-全文完-
▷ 进入子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