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0日,在陷入散文诗痛苦枯思中的雨果兄对自己在烟雨的写作历程及有关作品进行了反思。进而以《突然失语》为题撰文记之。《突然失语》既是自检自省,也谈及对烟雨的部分人和文的感受。文章最后以“突然失语”四字作结。“失语”一词,在后来彦灵《小札致失语者》与雨蝶飞舞《今天你失语了吗》文章中一再提及,所谓三人成虎,对雨果兄的失语本意或多或少有歪批误传。
雨果兄并不谦虚,是个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风流甘居他人后,傲气遥凌豪士前的人;也是对自己为人为文负责的人。突然失语,在我看来是一种态度认真的反思,包括了对作者和作品自身的怀疑和批判甚至否定。如是一种情殇,那么情者,爱烟雨之情;殇者,叹已笔力不逮!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对自己作品及写作能力进行怀疑和批判的过程,痛苦是难免的,出现失语症状,不足为奇;甚至萌生退意也不足为怪。难得的是,承认出现失语症状,承认自己写作出现问题;难得的是,进行自我批评。以上是我读《突然失语》的所感,因此撰文《小札致失语者》相和,也谈了我对自己在烟雨写作的感受。《小札》以“失语者对文字的执着可也失去了?”作结,意图鼓励有失语之感、失语之症者,走出失语,进而为自己,为烟雨,为爱之所爱,悲之所悲,为一份对文字的执着开喉亮嗓。
雨果兄在1月20日开喉亮嗓了,发表了题为《别了,太皇太后》的白皮书。文章大气,态度坦诚,旨意在烟雨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其情诚挚,其文庄谐并重,切中烟雨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方面存在的病灶;尽管个别口吻是对“范本”的拓仿,但是对烟雨真正的文学批评没有形成的要害问题实打实地进行了批评;并以立己作靶向我开炮的勇气,进行倡导开展文学文风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白水兄观后直言烟雨中不妨先拿精华文章开刀。对《别》一文,我是赞同的,同时觉得首先在杂文版开展,作试验田。因此,在《杂文再写杂文》的基础上作《三写》。但是,从《别》一文的效果来看,显著卓著是谈不上的。依旧温吞水一潭,这是雨果兄不愿见到的,生出些郁闷,自嘲失心疯。我认为陋规要改,不是吐几口痰沫就解决问题的。
长发美眉提问:记得有位文人说过写杂文之难是要注意社会影响,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九转十八弯之后,意思只说了一半,明明知道病灶在哪,却要装痴作呆,隔靴搔痒。太师说这种现象是社会的悲哀还是杂文的悲哀。我回复: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我觉得还是人的悲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各自为所悲而鸣。然而许不许你鸣,许你如何鸣等等也是问题。记得鲁迅也挺压抑地看过旗帜听过将令,至于毛与其友人谈及鲁若在生还写不写的问题。我一直认为历史这棵树是结不出如果的,但是相信思想、制度等等等等是可以革新的,也相信有人愿意为此付出代价的,尽管代价很大……
至1月26日,雨蝶飞舞撰文《今天你失语了吗》,这篇杂感引发了小规模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也很好。十三版主在《别》一文及《今》一文,快人快语地均进行针砭,是合雨果兄、雨蝶妹妹倡导开展文学文风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旨的。十三版主的文风在《杨翁不是真鸳鸯》及旧作《话说发明三刀六个眼的那个傻子》体现得酣畅淋漓。杂文需要这种锐利。《今》一文中,编辑与会员也分别各抒己见。“只有见到真正的批评,才感到朋友的真正关心”,这是雨蝶的感受,我也有同感。
杂文的写作,与个人的经历阅历学力(不是学历)有关。奶水喂的人们,都会口渴,口渴就喝水去。还有一种渴,是从伊甸园里被赶出来以后生成的。这就是跋涉在对自身智性的认识和对人间、世间的认识历程中感到的饥渴。这种渴,如夸父逐日后,饮干江河,还要远涉吃冰一样,难以解脱。可见水并不解此渴。把文字当水喝,也不解此渴。我们喝着的是先人前人别人他人的脑汁,如此粘稠,怎解此渴?但渴了就得喝,不然渴死了,不死又成了白痴。这种渴,是追求真理与知识的执着。还有就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执着,“明天也是好日子”、“没事,您就偷着乐吧”、“天下无贼”等等这些话,都反映了人们的诉求。知道文字怎么写的人,在作品中大多反映这种执着与诉求。或为己鸣,或为人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各鸟各鸣,才比百花齐放。画眉的叫法不与莺同;喜鹊叫好,夜猫子报忧……对作品进行评论、批评,我想版主与编辑们学习“公冶长”,争取理解鸟语,理解执着与诉求,理解为何鸣,鸣得如何。当版主与编辑自己鸣时,读者就是“公冶长”。
评论、批评态度淳朴诚恳,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菩萨慈颜是一种方法。金刚怒目,操戈止武,亦是一法。加强读写的交流,使“一棒不作一棒,一喝不作一喝”通过形式直指人心,所谓指月见禅,何拘束于指。批评的形式是多样的,正如写作手法是多样的;批评的轻重、深浅程度不一,也正如批评者与批评对象情况各异。我想“公冶长”不会要求夜猫子学画眉鸟的。“求同”之心,求得共鸣,这正常。但是“存异”之心更是难得。
感觉是留给读者的,我觉得“读”与“写”的关系,参见《初中几何》课本圆的关系一章。“外切”“内切”“相交”……不多言了,只需在圆与圆内分别写上“读”与“写”二字。只有作者作为读者的一瞬间是同心圆(重合)外,同心圆的也有大套小的复杂性。圆与圆的关系是平等的,“读”与“写”的关系亦然。作品固有的元素,经过读者的派生,延伸,甚至变异,而作品发挥了砧木或酵母等作用,对作者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愉悦与收获。
白水黑糖兄语:文字如佛,包容万象;切忌如禅,左右逢缘。文字如火山的沉睡,爆发的是读者的感悟,此所谓“平地一声起惊雷”,作者只是闪电,读者才是雷声。文章的好坏,我会感受其内力的深浅,与文字过过招,内力浅的如路演作秀,过眼即逝。我回复:其一,文章立意,“不拘于一已之心情”我亦赞同。但天下屠户不是彦某人一家,我是当即放下,且拔一毫以利天下,不为也。皆曰:各人自扫门前雪,果真个个扫清,天下太平。其二,文章的手法,“行云流水之行文,质朴贴切的文字”。我亦向往。但铜琵琶弹得,亦要准木琵琶能响;红牙弗能响,亦要准铁卓板出声。一句话“让大狗叫也得让小狗叫”。其三,文章的交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谁来民主,谁个集中?内力浅的如路演作秀,过眼即逝。我是喜欢街头艺术的。我对街头耍猴却是刻骨铭心的。以上对白便也是种求同存异。
我对街头耍猴的感言,源于人耍猴,谁在耍人;人笑了,猴笑了吗;耍人的时候,谁笑。这是对真理与知识的一点思考,假如上帝与真理同在,人是不是那脖子系着锁链的猴。我想“怀疑一切,打倒一切”是源于对绝对真理的怀疑吧。记得宫本武藏有句话:上面有双眼睛正看着我们。对品评文章的标准,我不会推给上帝。尽管“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愿常怀如履薄冰之心,自律、律他、自检、检他,对人对己,为人为文。
-全文完-
▷ 进入彦灵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