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11月5日手机晚报,有一则消息云“国学文化融入教材”,说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已经在北京发行,多地试行,全文收入《论语》、《孙子》、《道德经》等经典,还将京剧、茶文化等纳入其中。目的是解决目下国人道德滑坡的问题,要从娃娃抓起。
看后颇有两点感慨:(一)是教材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教材所允许的内容,代表一定的国家意志。过去几百年,教材是“四书五经”及朱熹的注,考试只是“代圣贤立言”,不容发挥,代表着“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封建国家意志。这套教材里虽有《道德经》,却无《南华真经》,庄子那种“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批判精神和粪土侯王、充分发挥人在人间世的“逍遥游”(自由意志)精神却未得以尊重。不能独立批判,则最多是教会人们“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第三章),或者自觉在职场中用计谋攻,将京剧、茶叶广告做到联合国去罢了,对于道德的形成,还差着一大截。因为教材是教育部制定的,而且还不考试。
(二)是道德的形成,前提是去功利化。儒家号称“名教”,其“名”虽不与“利”脱离,但追求的核心价值是“仁”。何为仁?“爱人”为仁,“克己复礼”为仁。爱是做出来的,不是唱出来的;做要做到“无私”“无我”。这与目下国策所提倡者对立,虽不至于南辕北辙,至少很难统一。有一毫不纯,则坚守道德底线的信心就会动摇,就沦落成孔子批评的“乡原”,要求国人“见可欲而心不乱”,那是先哲们追求了几千年而未竟的事业,单凭一本不考试的教材,怕不能实现啊。
其实,国学,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是伟大的道德律在心中的“内圣外王”之道,她不像那些马义牛说那样,全仗物质的高度发达才能实现。一个“仁”字,体现的是人作为人、人在人群中那点不同于动物的灵明、“良知”。目前之所以觉得需要国学,看到的是“小悦悦”事件,是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是道德滑坡的表象,真实的情况,是政策的偏差,是历史的割裂,是文化的断层。如何既继承传统又面向世界,才是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作为国家意志的教材能有此动作,可见统治阶级已经看出了问题所在,正努力亡羊补牢,思路是对的,方向是明的,又很令人欣慰。道德虽说去功利化,但不排斥利。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富贵于我如浮云”,义、利之辨,历来是君子、小人的分水岭。如何追求合于义的利,“生财有大道”,才是当代需要培养的重点。儒家通过大量、长期的“礼”“乐”来进行教化,才使人舍生取义,在有限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向幸福出发。我们今天生活在资源日趋困乏、环境日益破坏的时代,知道了“熵”的客观规律性,用可持续的发展观来延长末日的到来,更迫切需要道德来“节欲”,来积淀内心的丰足,只有丰足的人,才有快乐,才有爱心,才勇于为善,所谓“仁者不忧”、“仁者无敌”是也,穷得只剩下钱者绝不能梦见。《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顺生(性)的论调虽然合道,不教却要丢掉性命。道德培养,正是修道之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知识让人“觉解”,道德令人自足,所以,总的来说,提高人口素质才是治疗之本。以前那种花钱扶持京剧,打造舞台的做法,只是“穷开心”,与培育道德无关。而抓教材,抓娃娃,才是育德的正路。若果设法像古代“举孝廉”那样进行高考,使个人追求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从而达到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那才是孔子赞叹“得其所哉得其所哉”的天下大同社会。
这个工程,称“大同”也好,称“共产主义”也好,是漫长而艰巨的,好在我们已经明确目标,走在路上了。相信凭着国人融合儒、道、释三教的智慧,一定能完成好这一项伟大的工程。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即,相信举全华夏民族之智,会有更切实可行的措施出台,予是以乐观厥成。
2012年11月6日于安顺教科所
-全文完-
▷ 进入柴立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