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后来驴被虎“断其喉,尽其肉”,就这样驴从此落下了“黔驴技穷”的骂名。我想很多人都读过此篇吧,那么你们是不是对驴也产生鄙夷的眼光呢?在此,我很想替驴子翻案。
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优点与缺点,两者是对立统一的。驴子的作用就是推磨拉车,无磨推,无车拉时,被置于别处,自然那就是它的缺点了,也就形成了“无可用”的局面。想象它面对老虎的无奈,我们就想追问到底谁是“肇事”人。究其缘由,原来“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就是这个“好事者”致使驴的悲剧产生。本来驴子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忙碌碌,怎被一好事者支配命运。驴子要有嘴巴肯定大呼:“天理何在,天理何在啊!”
辅佐君主的,却不能带兵打仗;锋利的宝剑,却不能砍木头;让莎士比亚到居里夫人的实验室,恐怕一辈子也提炼不出来镭物质;居里夫人去构思四大悲剧和四大戏剧,可能到头来还是一纸空文。如果真有“好事者”,也这样支配当事人的命运,那么历史的杰出人物都难逃“黔之驴”的厄运了。
千里马跑的再远也要有发现它的伯乐,否则只能“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擅长的方面并不等于就是缺点,若因此就被视为“草芥”。那这个社会上会有很多人都呼吁“英雄不用武之地。”
人尽其用,方可显其能。连龚自珍都知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但驴子毕竟是个动物,它没有反抗的能力,任凭“好事者”的摆弄。但人类就不一样了,他有个一脑袋,一个普通而又伟大的思维器官。若你非要让它成为别人的“跑马场”,我也无话可说。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告诫人们要运用脑髓,用我们自己的思维去辨别是非,伯乐可以选我们,我们同样也同样可以去自己撞伯乐的。
我在这替驴子翻了千古奇案,就不知道它是否会感谢我。我猜它肯定在笑,还有那些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土壤生存的人肯定也在笑。这样说来,我还做了一件善事。但又担心若没人认同我的观点,那我也将被划分到“黔之驴”一类了。
-全文完-
▷ 进入凹。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