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基础普遍偏差的班级课堂的效率与效果
教育如同用兵,教育有法,教无定法。在本校学生素质基础上,只有灵活运用杨老师的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才有具体意义。
就初中历史课堂而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应该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心理素质普遍较差,情商普遍偏低的学生,交流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学生普遍学习态度消沉,厌学情绪弥漫于全班的班级,疏通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的首选。
疏浚与本校这类档次的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方式方法不应受形式局限,授课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文化素质与关注领域灵活安排。例如,许多学校流行课前三分钟,就不能完全照搬原有模式,而应该将其应用为心理沟通的预热,清除学生素质偏低造成的心理障碍。“课前三分钟”的内容不应该再局限于本学科的相关内容,而应该范围更宽泛一些。因为这种内容已经不是教学目的,过程才是服务于教学目的的重要程序。通过这种攀谈式的交流,将师生沟通渠道疏浚,为进一步的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
其次,适当运用多媒体音频、视频增加教学内容的密度与直观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视频选择要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通过趣味性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知识。必要时(根据视频内容与时间确定,适合时间较长的视频)可同时给学生印发本课学习知识点提纲,让学生在看视频过程中回答相关问题。
再次,教师通过通俗的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历史问题。边讲解边启发,对学生进行理解能力的训练,思辨能力的训练,运用能力的训练。通过训练,澄清学生的一些混乱观念,引导学生提高认识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但对于初中生这种训练只能在潜移默化中施行,而且收效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无法即时见到效果。
再次,营造情绪氛围。授课教师要通过平时的细心观察与交流,抓住一些学生较容易关注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渲染,激发学生的情绪反响,如能达到让学生对历史事件产生情绪上的共鸣,势必会收到相对理想的效果。
高效课堂是一个永恒的教学主题,是一种理念,是种境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时间,甚至相同的学生在学习不同内容时增强课堂学习效率、效果的方式都会不同。有时上述各种方式都会用到,有时只是几种甚至只是一种方式的运用。有些方式的效果会短期内见到,有些甚至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才能感受到。所以,增强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效果,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教师具有使命意识。尤其是在当前缺乏科学评价系统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作出必要的牺牲。
教育是种无法固化的程序。至于教学模式,管理者给一些建议与提醒,比划定条条框框要好得多。若不摆脱诸如一节课教师讲解不能超过多长多长时间之类的形而上学的观念,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就无从谈起。所以最后一条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的条件就是不能以行政手段固化教育模式。而这是上述方式能够有效践行的前提条件。
-全文完-
▷ 进入褦襶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