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官历史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大名鼎鼎的伍子胥便是一个裸官。伍子胥早年掘墓鞭尸为父报仇的英雄壮举就不说了,晚年的他受到了吴王夫差的猜忌,又有太宰伯嚭的打压,于是感到岌岌可危,在出使齐国时,把儿子留在了那里,委托给了齐国重臣鲍氏,自己回到吴国做起了裸官,最后被吴王赐死。
或许有人说,仅凭伍子胥把儿子移居到别国这一条就能定性他是裸官吗?他夫人呢?他那些财产存款呢?没关系,后两点于史籍上已无据可考,即使都还留在吴国,也改变不了他是裸官的性质,也不影响下文的论述。上古时代女人是无足轻重的,连“妻子如衣服”的地位也没有。一部《论语》记述了孔夫子那么多的生活片段,但没有一条提到他夫人的,他在周游列国时,也没有携夫人一同出访;财产对于伍子胥这样的大政治家来说也算不了什么,他如果去哪个国家高就了,是不愁没有俸禄和封地的。不像后来的裸官们可怜兮兮把一点存款东躲西藏变着法子弄出去,那是他们没有封地的原因。但儿子就不同了,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在宗法观念十分强烈的古代,子孙才是最大的财富,差不多是全部家当了。《赵氏孤儿》中的小婴儿是赵国社稷的全部寄托,周宣王静只要能活下来,周王朝就不会灭亡,子嗣血脉在上古人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伍子胥把儿子送到齐国,主体上已经是个裸官了。虽然还不太完整,但或许这也是早期裸官们的幼稚之处吧。
仔细分析伍子胥做裸官的前前后后,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出现裸官是亡国之兆。裸官都是体制内的人,他们对这个政权内在的矛盾、危机有着深刻的认识,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将子女移居到外国的。《史记--伍子胥传》有一段他与儿子临别时的对话,很能说明问题:“子胥临行,谓其子曰:“吾数谏王,王不用,吾今见吴之亡矣。汝与吴俱亡,无益也。””可见伍子胥是在看到吴国这条大船行将沉没时,才想到做裸官的。所以说,裸官是亡国之兆。
其次,裸官是表象,危机是本质。既然裸官是亡国之兆,那么把裸官免职或杀头,没有了裸官那么不就不会亡国了吗?不行。础湿而雨,鸡鸣天晓。即使把墙脚用火烤干,还是会下雨;即使把公鸡杀了,天还是会亮的。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举全国之兵北伐,而留勾践这样的心腹大患在身边。不解决这个问题,即使杀了伍子胥,国家照样灭亡,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为此,作为最高统治者,不要一味的恨裸官,而是要从裸官这样的现象中,看到自己的失误,看到危机及其根源,拿出解决的办法。
再次,要重用裸官。能做裸官,绝非等闲之辈,说是先知先觉可能有点夸大,但说他们是体制内的精英,有先见之明,能未雨绸缪,有敏锐的观察力却一点也不过分。要多倾听他们的意见,从而迅速的找到症结所在。裸官是向当局敲响了警钟,其意义恰好和整天莺歌燕舞溜须拍马相反。夫差当年要是不杀伍子胥,从他的裸中,幡然醒悟,改弦易张,吴国未必会灭亡。裸官者,国之宝也,活宝也是宝。
最后,要给裸官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后人对伍子胥十分宽容,尽管他晚年做了裸官,但并不损害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这说明中华民族成熟了,理智了,智慧了。但当时的人们并不如此,当时的舆论环境并不宽松。太宰嚭向吴王进谗:“其使于齐,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诸侯----愿王早图之。”<见《史记---伍子胥传》>。虽然伯嚭怀有个人恩怨,有构怨的嫌疑,但吴王能听进去,说明这样的思维方式得到认可的。这也说明当时人们就是以为做裸官就有背叛的可能。小人造谣,也是以大家认可的方式出现的。杀伍子胥没有一个大臣出面为其辩解开脱,也从反面说明了这一点。好多问题,后人能客观看待,但当时的人却未必。所以,不要一提到裸官,就咬牙切齿的,要从道义上给他们一个宽松的氛围。同时舆论宽松了,那就会裸得从从容容,大大方方,更能让别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早点寻找良策。
伍子胥毕竟是古人,心还是古的,所以裸得不彻底,不高明。在安顿好儿子以后,自己没有羁留不归,没有玩失踪,而是“而还报吴”<《史记---伍子胥传》>,以致落得悲惨的结局。后世的裸官们当以此为戒。
2012--11--3
-全文完-
▷ 进入金陵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