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力提倡戒烟的氛围里,还在写什么“敬烟”的文章,可见我这个烟鬼是如何的不可救药了。嗨,抽了几十年的烟,戒烟不下几十次,但终究没有戒掉。现在人们抽烟的档次越抽越高,人家拿着苏烟、红中华敬你,能逃得了这种诱惑?
诱惑归诱惑,人家敬我好烟,只能是让我过过瘾而已,我的家常烟向来是七八块的低档烟,在企业打打工,经济条件明摆着,层次的区别是无法打破的。有一次同学聚会,妻怕我大大咧咧坍了面子,再三叮嘱我要买包好烟。她说:你的同学大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他们面前不要显得太寒碜。我尊妻嘱,买了包二十块的“黄南京”,这可是我过年过节都舍不得抽的呢。我相约一个在建筑工地做泥瓦匠的同学一起去赴宴,他是我平时接触较多也比较谈得来的同学之一,两人都是打工者,有相同的话题,也算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
聚会的场合,人头攒动,英男熟女一改学生时代的羞涩,群情激奋,兴高采烈。男同胞们哪里顾得上女同胞们的感受,不时地互敬着香烟,在吞云吐雾中海聊。同学们甩出的香烟不是红中华就是苏烟,还有人拿出烟盒上绘有熊猫的香烟,有人叫它“大熊猫”,我还头一回见到呢,不知价值几何。总不能老抽人家的烟吧,我也拿出“黄南京”甩了一圈。和我一起出发的这位泥瓦匠同学却有些厚脸皮,人家敬的烟他照抽不误,自己口袋里的香烟却始终没有掏出来。这厮烟瘾还特大,抽完人家敬的烟,等不及人家下一拨香烟发放,手伸进口袋里摸索一阵,拨拉出一支烟往嘴上一叼,自顾自地抽着,连烟盒也不曾露面。
回家的路上我责怪这位仁兄太不像话了,伸手烟一个劲地抽,自己做着“铁公鸡”一毛不拔。他却振振有词,说起来还一套一套的:“我带的是‘红双喜’香烟,7元钱一包的,谁愿意抽这招一身臭的柴烟呢,干脆就不拿出来曝光了,免得出丑。我才不愿买好烟去装门面呢,你想,人家的收入比你多几倍甚至几十倍,你敢和他们pk吗?”未等我开口说话,他接着又说:“你看老同学张局长,陈科长还有沈主任,他们都有工作烟,自己不用掏一分钱。你何必打肿脸充胖子,与自己的钱过不去呢?”
我一时无语,心里却五味杂陈。
-全文完-
▷ 进入东洲一道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