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敬烟东洲一道泉

发表于-2012年10月30日 晚上8:28评论-5条

在大力提倡戒烟的氛围里,还在写什么“敬烟”的文章,可见我这个烟鬼是如何的不可救药了。嗨,抽了几十年的烟,戒烟不下几十次,但终究没有戒掉。现在人们抽烟的档次越抽越高,人家拿着苏烟、红中华敬你,能逃得了这种诱惑?

诱惑归诱惑,人家敬我好烟,只能是让我过过瘾而已,我的家常烟向来是七八块的低档烟,在企业打打工,经济条件明摆着,层次的区别是无法打破的。有一次同学聚会,妻怕我大大咧咧坍了面子,再三叮嘱我要买包好烟。她说:你的同学大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他们面前不要显得太寒碜。我尊妻嘱,买了包二十块的“黄南京”,这可是我过年过节都舍不得抽的呢。我相约一个在建筑工地做泥瓦匠的同学一起去赴宴,他是我平时接触较多也比较谈得来的同学之一,两人都是打工者,有相同的话题,也算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

聚会的场合,人头攒动,英男熟女一改学生时代的羞涩,群情激奋,兴高采烈。男同胞们哪里顾得上女同胞们的感受,不时地互敬着香烟,在吞云吐雾中海聊。同学们甩出的香烟不是红中华就是苏烟,还有人拿出烟盒上绘有熊猫的香烟,有人叫它“大熊猫”,我还头一回见到呢,不知价值几何。总不能老抽人家的烟吧,我也拿出“黄南京”甩了一圈。和我一起出发的这位泥瓦匠同学却有些厚脸皮,人家敬的烟他照抽不误,自己口袋里的香烟却始终没有掏出来。这厮烟瘾还特大,抽完人家敬的烟,等不及人家下一拨香烟发放,手伸进口袋里摸索一阵,拨拉出一支烟往嘴上一叼,自顾自地抽着,连烟盒也不曾露面。

回家的路上我责怪这位仁兄太不像话了,伸手烟一个劲地抽,自己做着“铁公鸡”一毛不拔。他却振振有词,说起来还一套一套的:“我带的是‘红双喜’香烟,7元钱一包的,谁愿意抽这招一身臭的柴烟呢,干脆就不拿出来曝光了,免得出丑。我才不愿买好烟去装门面呢,你想,人家的收入比你多几倍甚至几十倍,你敢和他们pk吗?”未等我开口说话,他接着又说:“你看老同学张局长,陈科长还有沈主任,他们都有工作烟,自己不用掏一分钱。你何必打肿脸充胖子,与自己的钱过不去呢?”

我一时无语,心里却五味杂陈。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东洲一道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呆贝贝推荐: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呆贝贝点评:

通过敬烟这样的小事情,却可以将世俗百态勾画的淋漓尽致。
是要面子,还是心疼票子?恐怕心里五味杂陈吧。
一篇简短的文章,却折射出社会的现实。欣赏了!

文章评论共[5]个
李军锋-评论

文笔流畅,感情真挚at:2012年10月31日 早上9:14

东洲一道泉-回复谢谢来访,问候李先生! at:2012年11月02日 晚上7:08

何音-评论

说个大人物抽烟的故事,在共[chan*]党的大佬中,会抽烟的人不少,烟瘾大的人也有很多,但毛泽东算上是最有名的。到了抗战胜利后,以毛的地位,他以很少敬人烟了,除非想要表达一些特别的情怀,对一些人表达特别的关心或爱护及信任,比如他偶尔会给陈毅、贺龙、邓小平一支烟。而他的副手刘少奇同样也是烟海中的高高手,两人又要常在一起开五巨头会,当时的条件又简陋,会议桌只是一张极为普通的桌子,两人应地位之故又坐的很近,所以有意思的东西就来了。朱、周不抽烟,任哥从来是自己抽自己的烟斗,只有毛、刘二人的烟瘾都极大,又极喜欢点上一支烟后高谈阔论,但问题是谁先点烟,出于面子必要给另外一人敬上一支,但二人又不愿在这个重要的工作时候掉份子,所以二人谁都不抽烟,后来毛泽东忍无可忍,从烟盒中拿出一支,又敬给刘少奇一支,但就是不点火,然后是刘少奇拿自己的火柴给毛泽东点上烟,再给自己点上烟。大人物的政治厉害吧!at:2012年11月01日 晚上7:10

东洲一道泉-回复嗯,大人物有时也小心眼。何老师的故事真精彩! at:2012年11月02日 晚上7:07

何音-回复泉兄好,这倒不是小心眼,而是势,大政治家往往最爱讲这个。如果说毛、刘单独聊天,他们就会很轻随意,根本不会计较,毛泽东完全可以做到全部抽他的、用他的,当然刘少奇也能。但在有外人的时候,在这样重要的时候,他们就要讲势,因为,中国政治家一旦失势,那是输不起的。所以,同样的故事引用您朋友上,也是同样,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势,他喜欢这样,必然有他的原因,让他感到有势、有安全感。 at:2012年11月03日 晚上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