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是个农民。岁月的沧桑让他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一些,老成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的背稍显驼曲。
我老家在平城的一个农村,和千千万万个中国的普通农村一样。秋播夏收,夏播秋收,一年两季作物,循环往复。家乡的人们,依靠老祖宗传下来的耕作经验和种植技巧,结合古历预示的气候变化,以及现代文明的农业技术,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一代又一代地生息繁衍着。我们只是这千百年来农耕家庭中极为普通的农户之一。
家乡的水土没有养育出能让人引以为傲的显赫历史人物,不富又不平,普通得常使人忘记。而其以因地形地貌具备渭北黄土高原的典型特征--沟壑纵横,得名一个"沟"字;又因以姓季人多,便被称呼为"季家沟"。沟上平坦,视野开阔,农家院落错落有致,鸡鸣犬吠之声不绝于耳。
母亲因不习惯城里的喧嚣和吵闹,老觉着自己的宅院清静、自由、畅快,乡里乡亲熟人多,即使粗茶淡饭,也甘之如饴。每到夏季来临,便吵着要回老家去,走走田间地头、串串邻家门子,拉拉家常。那也许才是她最习惯的生活。朝上数三代,谁家的祖宗又不是农民呢!
我常年在野外,接送看望母亲的重任就由老婆来完成。每次回老家,就给母亲带些她爱吃的油糕、镜糕、蛋糕以及乡里人很少去买到的一些水果,带回的多是家里的农家面、鸡蛋、鸭蛋、自己地里长的蔬菜大葱、辣子、茄子之类的东西。因少施化肥和农药,我的儿子啧啧夸赞说,老家的东西全是绿色食品。同时,也带回老家哥哥的一些消息。
哥哥生于六十年代末,在家排行老四,上边是三个姐姐。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他自然就成了家里喜爱的宝贝蛋蛋,非常调皮捣蛋,只有父亲能管住他。
童年时候,我印象最深还是农村娃娃的那些匪事。父母整天忙着给生产队挣工分,姐姐们除了上学,就拿着红缨枪在村口站岗,据说是防止敌特分子搞破坏,影响社会主义建设。我们俩就没人管了,一到夏天,粘知了就成了我们喜爱的耍乐之一。
就见哥哥找来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竹竿的顶头抹上一疙瘩润滑轴承用的黄油,来到村里唯一那片树林,大多数树是杨树。听到知了叫声,然后围着树循着叫声找知了。看到知了后,缓慢伸出竹竿,知了还趴在树上不停聒噪,等发现从背后伸来的竹竿时,要逃那是来不及了。翅膀上早被抹上黄油了,就看知了歪歪斜斜的从树上掉落下来。我自然就跑过去捡起知了,掐掉翅膀,放进早准备好的篮子。一个中午,要是黄油足够多的话,能粘五六十只呢。
距村子两里地,是一条石头河。河里的鹅卵石铺满了河床,河水清澈见底,河堤上长满了刺槐,保护着河堤。挖过石头的河床上,往往有积水的石坑,在夏天太阳的暴晒下,坑里的水被晒的温热,粘完知了,就来到河里凫水,游泳是不会的,乱扑通几下,溅起很多水花,顶多也只算是狗刨式的游泳。父母害怕溺淹,是不准我们下河的。远远听见父母的叫声,便悄悄的从另一条小路溜回家。掏麻雀、偷西瓜、摘酸枣很多很多道不尽的童年趣事。
哥哥长我两岁,在初中毕业后,因家里缺少劳力,放弃了继续上高中考大学的机会,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他初中学习成绩优秀,远胜于我的成绩。这就是农村人最朴素的兄弟感情,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夸夸其谈,不会你争我抢,朴实无华,大让小,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兄弟。
哥哥十六岁退学回家后,就跟着父亲学务荘稼。那时,耕地还是用牛拉犁,一晌时间,也就只耕个一亩半亩。犁地、耙地、耱地是庄稼人的必会活计。哥是个聪明人,这些活计对他来讲,就要简单许多。一年半载也就掌握了。在农闲时,哥哥就在附近的砖厂揽活。为了能多挣点钱,哥不惜力气,每晚在砖窑装砖、出窑,一晚上就是近万块砖。得到的酬劳不过十五六块钱,仅够补贴家用。父亲看着哥哥稚嫩的双手磨起的血泡,心疼地了不得,只能找来药水抹抹,第二天呢,哥哥依旧去砖窑,挣那微不足道一点辛苦钱。农村娃娃吃苦耐劳的精神就是强。
哥哥经过几年的锻炼,慢慢出落成了一个成熟老练的庄稼把式,犁、耧、耙、耱、耕、种、收样样皆会。地里基本不用上了年纪的父亲操多大心了。哥哥重复着老一辈的传统,守护着那几亩责任田。农闲时,打些零工。
农村娃娃都成亲早,眼看哥哥也到了该成家的年龄,可家里还没有盖起大瓦房,还没有攒够娶媳妇用的银两花费。谁家姑娘愿嫁贫寒家庭呢。虽然也有媒婆给哥哥提亲,可哥哥也不怎么热心自己婚事,一心想把穷面貌来个大变样,父母亲干着急也没办法。哥哥把那有限的几亩地精耕细作,荘稼地里一苗杂草都不允许有,每次浇灌都很及时,黄土地没有亏待付出辛勤汗水的人。麦子、玉米产量有了很大提高。黄土高原每亩小麦产量都接近九百斤了,丰收的喜悦不由得挂在哥哥嘴角。交完公购粮,所剩的可以自由买卖,麦子市场价格一斤也就五角钱左右,看看一年到头的收入,除去种地成本,所有的收获也只是一声叹息。
农村娶个媳妇咋不得个万把块钱。对没有固定收入的农民来讲,无异于天文数字。娶媳妇,娶个树上跑的"花媳妇"(一种昆虫)还差不多,农村人往往这样自嘲。
然而,哥哥的勤劳、质朴、上进吸引了一位姑娘的注意,那就是我现在的嫂嫂。嫂嫂和哥哥是同学,两人在上学时就熟识。哥哥在班上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早就吸引了她的注意,只是那时年龄小,都在上学。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有个热心的媒人提亲时,双方都非常满意,按照农村的习俗,把婚事很快就定了下来。随后,父亲做主,把家里的几囤存粮全部卖掉,把嫂嫂迎进家门。
哥嫂都想当个新时代的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改善恶差的生存条件,每年都把希望寄托在仅有的几亩承包地上。然而希望就像肥皂泡一样,越大越容易破灭。种麦子,尽管穗长、粒饱、仓满;种玉米,尽管棒长、粒大、丰收囤圆;种大蒜,尽管蒜头、蒜薹丰收喜人;种西瓜,尽管个头也大、瓤甜;栽果树,尽管果实累累,果子皮薄、水多、味美,——但皆因农副产品价格低,种植成本高,即使多收了三五斗,也所获无几。微薄的收入仅维持个温饱。
他爱这片黄土地。可爱的黄土地啊,无论如何人们付出多少辛勤和汗水,咋就改变不了贫穷的现状呢!抛妻别子,出门打工,荒芜了田地,在改善生存条件的道路上却依然没有多少令人欣慰的收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平静而贫窘的生活在悄无声息的时间长河中延续。
一次偶然的机缘改变了哥嫂一家的生活。哥哥从朋友手中买到一头母猪。猪的个头较大,稍显瘦弱,猪肚子下匀称的排着十多个*头,走路缓慢,半个扇片大的耳朵,前后摆动。身上沾满泥巴似的粪便,走几步,哼一声。
哥就像得了宝贝似地,把猪圈打扫的干干净净,用刷子刷掉了身上的泥污,精心饲喂,半个多月,摸样大变,毛色光亮,奔跑有力。脖颈拴上粗链子,也能把人拽上小跑。
一日,哥哥喂猪时,发现母猪在圈内表现得烦躁不安,就连哥哥端来的玉米碎料,也不喜见,吃两口,哼一声。猪病了,哥哥想。赶紧找来了经验丰富的兽医。兽医进圈,哈哈大笑,原来猪发情了,要配小猪了。
哥哥奋斗多年都没得到的第一桶金,说到就要到了。
为照顾好怀孕的老母猪,哥哥索性就搬到猪圈旁的小屋,悉心地经管着,按时端来母猪的食料,就连吃饭也端着饭碗看着,生怕它跑了似的。看见母猪抬头朝他哼一两声,甚至就把自己饭菜倒进食槽内,骂着真是个猪,吃了那么多,还眼馋他的饭菜。母猪三个多月后,产下了第一窝猪仔,十二个小猪娃,趴在母猪怀里,吮吸着香甜乳汁。一个月后,赶上了猪仔好行情,每个猪仔卖到了500元。毛收入六千元,哥哥越发精心照顾好老母猪了。
从此,哥哥干上了养猪行业。一本厚厚的养猪技术读本和猪病防治熟烂于心。
上次回家,哥哥带我参观了他的新猪场。一派整齐的猪舍,围栏里干净卫生,取食处,饲料充裕,饮水清澈卫生,猪儿伸着懒腰,摆着尾巴,不时哼哼几声,摇着那短小的尾巴。
哥哥养了二十头母猪,全是二元系母猪。最初的那头"宝猪",因其太老产仔率降低早已淘汰。母猪、种猪皆是新品系,瘦肉率极高,赢得散养户的青睐,每产一窝,很快售光,哥嫂的小日子渐渐步入正轨。
嫂子是个泼辣能干的朴实农村妇女。为了跟上养猪业的发展,自己也跑起了运输,收购饲料,专供养殖。每天起早贪黑,从面粉厂拉回磨完面之后的废料,配以玉米、糠麸、大麦等的粉碎之物,自配饲料,降低成本。
我不懂养殖,哥就给我介绍了一些基本常识。猪每年大约可以产仔两窝半。每头母猪在空怀期、怀孕中前期、怀孕中后期、哺乳期的饲喂配方不同,饲料配比各异。母猪饲料每年的成本在2600元,如果产仔成活达到25个计算,合着防疫,每头猪仔承担母猪的费用大约为130元。如果从饲料厂购买浓缩专用料,成本接近200元。若猪仔售价高于成本,则有利润。母猪在表现不安,食欲严重减退或废绝,时而呆立,两耳颤动,时而追随爬跨其它母猪时,是发情的表现,需配种两次。猪的怀孕期是114天,从配种之日算起,向后推3个月加3星期加3天,即为预产日期,或者是月份加4,日期减6。他娓娓道来,我听不太懂,只是连连点头。二十头母猪产仔收入、肉猪收入以及嫂嫂跑运输的收入,加起来一年也在六位数以上。哥哥把在父亲手里盖起的砖柱泥坯瓦房全部拆掉,盖起了六间宽敞的平房。靠近西边的房子,已经拆了,搭起了简易棚,嫂嫂拉回来的饲料,在简易棚下,堆积如山。嫂嫂跑运输的三轮车也换成"跃进"牌货运汽车。花十万元修建的新猪场也已竣工.村民对哥哥嫂嫂佩服至极,形成了以他们为中心的一个致富小圈子,交流心得体会。农村人喜欢的就是有思想、有干劲、有闯劲的致富带头人物。
哥自己喂得肉猪,采用自配饲料,不像浓缩料那样上膘快,因而肥瘦相间,肉质鲜美,肉香浓郁。受到十里八乡的欢迎。当我说起电视上被曝光的瘦肉精事件时,哥哥轻蔑的一笑:那缺德的事,咱们季家沟的人干不来。
哥在村里的口碑极好。逢年过节,在哥家院子门口,支起一口大锅,捡来硬木材,点燃,将水烧至滚沸,杀猪人在村民的协助下,拉出一头大猪,按在案板上,猪一声嚎叫,长刀直至心脏,烫毛,开膛,杀猪人一气呵成。围观的人交口称赞手艺人的技术精湛,没有使猪遭受过多的痛苦,且宰杀清洗出来的肉干净无毛。尔后又各自按照乡邻的要求,杀猪人手起刀落,毫厘不差的分割出需要的部位。哥哥以比市场价便宜一到两元的价格,把猪肉分售给乡亲们,留给自己仅是猪头、猪肠等剩余物。
哥哥是个热心人。部分困难的人家,从他那里赊欠猪仔和饲料,养成大猪卖后才还钱。他从来没有怨言,只是"嘿嘿"一笑,"行、没问题"。他也是从一无所有起步的,他理解创业的艰辛和苦痛。他还为村里进行义务猪病防治,被乡上聘为义务防疫员。
除了喂猪外,哥哥还包种了出门打工人的土地。尽管收获没有投入多,效益低,也比荒着好,都给种上了荘稼。看着绿油油的荘稼,他感到心里有种充实感。社会底层的人,如果不能脚踏实地的做好本分的事,就像一个农民种不好荘稼一样,那么他就是不称职的。
每当看到新闻里,领导站在田间地头视察农作物长势时的画面,哥就知道,又是在做秀,长势再好,丰收再多,也未必能改变农村人的生活现状。在灾难来临时,滴几滴眼泪,讲几句场面话,又有何用?他猜想,领导怕是有领导的难处吧!
猪肉价格的波动严重影响着养猪企业或个人的积极性。价高时,存栏数量剧增;价低时,乱屠乱宰,放空的猪栏增多。这是逐高厌低的市场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哥哥皱起的眉头凝结着他心头的忧虑。
令人忧虑的八亿农民的生活状况,到底有多少人在真正关注呢!
明天的太阳也许会是火红的。季家沟的庄稼人,还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只希望哥哥以及像哥哥这样的人,到明天生活得不再那么艰难,那么辛苦,能够更舒心一些。(老季)
-全文完-
▷ 进入真是老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