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会觉得自己老是处在下面,有些悲观,有些失望,甚至是绝望。
如果你一直向下看,那你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呆在上面,有点自豪,有点自足,难免骄傲。
如果你总觉得自己在后面,那么你一定是一直在向前看了,于是你一刻也不停地追赶前边的梦幻;
如果你已经觉得自己在前面了,那你一定是在向后看了,于是你从此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冥冥中回首逝去的那瞬间的辉煌,洋洋得意于生锈的成绩,沾沾自喜于腐烂的偶像。
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是位置在心中的倒影一直是因为人的目光的不同而不同。
在人们的视野中,总是用锐利的目光捕捉人的感性认知,遮挡良心的理性认知。
一个天真的孩子的一粒石头一不小心击中了额头,在一般人的视野中仅仅是顽皮,可是在格鲁伊斯公爵的视野中却是罪恶,因为这个罪恶的石头,从而导致了瓦西大屠杀和三十余年的战争。
为了一只水桶的争吵,也许是很平常的农家小事,甚至是很好的农村生活小插曲,但在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的视野中却是两国的相互侵犯,从而使九百年前,一场蹂躏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如暴风雨般袭来。
目光改变不了事物,但是事物却常常因人的感观不同在视野中成的像也各异。
老子的“寡国小民”是封闭的视野,是出世的视野;
孔子的“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是开阔的视野,是“齐家,平天下”的积极视野,是入世的视野。
一粒米看大千世界,一叶舟看历史长河,一个鸡蛋的破碎失落一个养鸡场,一枚铁钉的生锈破败了一个国家是放大的视野,也是夸张到悲哀的视野;大千世界不过一粒米,五千年历史的传承只不过是一页泛黄的丹青,核舟记泛游赤壁,赤壁赋宇宙万物是浓缩视野的结果。
茫茫人海如一片望不到边际的天空繁星,虚弱而疲惫的眼里常常划过几颗流星纷繁在世俗如一片波澜起伏的麦浪,踟蹰于人生的旅途中,犹如站在月光下细数星星,因此,无论你的视野是开阔的还是封闭的,是放大的还是浓缩的,只要你在你的视野中找到了你的位置,周围的一切都会依你为中心,或是远离你而去,或是正冲着你而来;或是绕着你转,或与你相对的静止。
古人云:“窗子越大,透进来的阳光就越多。”
窗子就是视野。
视野越是开阔,你可以看到的东西就是越多,但是无论你是谁,你视野中出现的事物都没有因为你的视野而发生客观的变化,即使你和别人的视野一样的开阔,你们所看到的也不见得就会一样。
在外国人的视野中,中国的博物馆中不陈设外国文物那是固步自封,盲目排外;在中国人自己的视野里那是孤芳自赏,求同存异。
人的视野不同,体会到的事物的本质就是不会一样,心灵的感触就更不会相同了。
处在父母的视野中,就可能多一份爱心和耐心,多一份的信任和期待,多一份永不熄灭的希望,七十老母对犯罪儿子的信任,挽救了儿子的后半生;处于儿女的视野中,就可能多一份真情和思念,多一份孝心和童心,多一份永不衰减的愧疚,六旬孩儿的趴在地上摇铃给八旬老母天伦之乐。
也许造物者正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有体会一下,这种不同视野中衍生出的希望和愧疚交织的心情吧!不然为何安排我们在做了一段时间的儿女后马上又要去做父母呢?
人的视野不同,认知也不同,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不会相同,解决问题的方式更是不会相同的。
李立三从苏联红军攻占莫斯科中受到启发,主张几个城市的暴动推动革命的车轮滚滚向前,但结果事与愿违;而毛泽东从二十四史的“君若舟,民若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中得意,主张团结农民,农村包围城市,星火燎原。
只有在别人的视野中看自己,才能理解别人,留恋自己,一个既不理解别人又不留恋自己的人是很难在自己的视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任何人不能以别人的视野中的位置来炫耀自己,也不能以别人视野中的位置来贬低自己,任何人都不能以自己视野中的别人去贬低别人或高估别人。
人的视野脉脉含情,使人的的认知受阻,在情感冲淡理智时,视野模糊,认知混乱,酿成终生之遗憾,人的视野决定不了事物的本质,但是人的认知却永远因为处在的含情视野中而各异。
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视野常常影响心绪。
-全文完-
▷ 进入童话恋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