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到北京去看望亲人,亲人打开自己的酒吧柜,里面陈列了大量的名烟名酒,什么茅台、杏花村、汾酒、郎酒,应有尽有。亲人对朋友说,这酒都是好友送的,你想吃就拿点回去吧。
朋友看了,自己从老家带来的酒再也不敢拿出来了。因为那是土得不能再土的家酿米酒,那是老母亲用糯米酿造的糊酿酒与家乡的烧酒勾兑而成的斗酒。因为家乡人生性好酒,无鸡不成席,无酒不成宴,自然便有了八大湘菜之首的东安鸡,有了让乡人引以自豪的斗酒。
按照我的理解,斗酒其实应该是兑酒。因为它是用糯米酿造的糊酿酒与米烧酒勾兑而成的。小时候,见过母亲制作斗酒的全过程。首先,是酿造米烧酒。用饭锅把米煮熟、冷却,待手触摸不烫手时,将准备好的蓼草饼药粉末撒在上面,拌匀,装进坛子,冬天需要用棉被保温,夏天放在阴凉处即可,几个“对时”(即一天一夜)过去后,便有酒从饭里渗出来,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可以上甑子烤酒(土话:蒸酒)了,这时候出来的就是烧酒,也叫蒸酒。其次,就是酿造糊酿酒。酿造方法与酿造米烧酒基本相同,只是用料不同,这时用的是糯米和甜酒饼药,也不用上甑子蒸煮。糯米饭与甜酒饼药发酵,形成“水酒”。最后,将糊酿酒沥出酒糟,剩下水酒,再将水酒与烧酒兑好,放在坛子里让它们“生死决斗”大约20天,基本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后,就可以拿出来送客人或者与客人对饮了。这种酒有“醇、甜、香”3个特点,眼观清醇,鼻闻醇香,进口绵甜,口感好,后劲足。
谁知朋友的亲人并不看重那名气很大的高档瓶装酒,倒是对家乡来的“斗酒”感兴趣。就餐的时候,让家乡来客喝高档白酒,自己和夫人却拿出朋友刚才带来的东安斗酒。亲人的夫人是北方人,生得牛高马大,有北方汉子的豪气,喝酒也是“一斤两斤不醉、三斤四斤开胃、五斤六斤才有味”。初喝东安米酒,感觉到这酒虽然没有白酒那样醇香四溢,也没有白酒那样清冽、凶猛,但是很醇、绵甜、口感贼好,只是淡了点,自然也就没有感觉到这酒的另一个特点。对家乡来客豪气冲天,每人两杯,喝了一巡又一巡。
其实东安斗酒,有“东安茅台”之称。曾经有一段时间,乡人痴酒如命。正月里正是“斗酒”的大好时机,东家请,西家请,你来我往,酒来酒去,喝得天昏地暗。从“[ch*]女阶段、严防死守”,喝到“少妇阶段、半对半就”,再到“壮年阶段、来者不拒”,再到“寡妇阶段、你不找我我找你”,直到“老太太阶段、明明不行还瞎比划”。有的不行了叫家人来抬回家,有的趔趔趄趄踩在冬田里、掉进池塘里,洋相百出。到了夏天,上面的干部来了,拿出家酿米酒来待客,干部们见是“东安茅台”,觉得是土东西,喝劲就来了。乡人认为,不把干部喝醉,就觉得感情不深,交情不厚。干部认为,和老百姓喝酒,不喝个“八开五”,工作就打不开局面。于是,你敬我喝,我陪你喝,来而不往非礼也。我曾经见过,有人下乡喝醉了以后,在油茶树下睡着了,在青石板上躺下了,还有一大堆蚊子也醉死身边。喝多了,见多了,以至于有人总结出“用科学发展的理论看喝酒的人”的歪理来,歪理说:“喝酒像喝汤、此人在工商,喝酒像喝水、肯定在建委,喝酒不用劝、肯定在法院,举杯一口干、必定是公安,一口能干二两五、这人一定在国土,喝掉八两都不醉、这人他妈是国税,天天醉酒不受伤、老弟八成在镇乡”,这是部门来人;“白酒啤酒加红酒、肯定是个一把手,酒后啥子都不怕、领导必定在人大,成天喝酒不叫苦、哥们高就在政府,一夜喝酒都不歇、保准任职在政协”,这是领导风采;“喝酒讲情义、绝对是兄弟,喝酒不认真、可能是医生,喝酒教育人、绝对是酒神,酒后耍酒疯、多半是民工”,这是普通百姓。
所以,夫人喝了一杯又一杯,肯定会喝酒容易、辞酒难,自然免不了一醉。这酒好下喉,但醉了可不那么容易醒。夫人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东安斗酒竟然如此厉害,先是给人温柔的一刀,然后让人不省人事,糊里糊涂好几天。从此,夫人对东安斗酒有了特别的印象。
-全文完-
▷ 进入龙溪野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