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处住所,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哗,只为浮云的稀疏而乐悲,不为人间的琐事而惆怅。
清晨,闲散的云烟悠然无续的溢出,作响的清泉奏出沁人心脾的小曲,却不见其声源自何处,只觉置身处在缭绕的晨雾中神游。林间小鸟也醒了过来,发出令人悦耳且舒心的声音;稍过片刻,雾散了些,山下茅屋也逐渐清晰了些,但仍在缭绕的青烟中,如是仙居,只待仙人腾云驾雾至此。
小桥流水,在青青的竹桥下流过一条长长的玉带,直至消失在竹林深处。过了桥便是狭长的青石小径,小桥左右长满了遮天的玉竹;此径好似只允许一个人通过;过了小径,就来到了一座竹亭,名曰:“青竹亭”,其间有两个石座、一张竹桌,桌上放了两只青色的竹杯;时不时还会从邻近竹林间飘来一阵小雾,使这亭在雾中忽隐忽现,使人舒心,无不忘忧。
竹亭左侧,又绵延的映出一条小溪,上面横跨着一座竹桥,一直蔓延到烟雾深处。在这轻雾中,走不了一会儿就来到一座曰:“消幽居”的庭院,虽说是庭院,也便只有三间茅屋,还时不时的从屋顶和竹窗里飘出些烟雾,但不是炊烟,而是青青的雾气。此境足以使人忘却凡尘琐事而忘返,无言难舍说离去。
有此境,怎能不叫人想起东晋诗人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之感,又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又怎能不解他欣然辞官归隐的心情呢。
竹林间若是落点小雨,更是集美、舒适之极;两人独坐青竹亭,欣然引壶觞而对饮,高谈格伦,说笑人生,不为尘世的得失而失意,不为往事愁情而独悲,快然自足,独享仙居。
仙居,不只是古人隐居之处,更是骚客、闲人消忧之所。若欣然到此,无人不忘我。
-全文完-
▷ 进入空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