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认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是需要一定天赋的。别急着不同意。
想想那些英年早逝的天才作家和那些混迹网络论坛的二流写手。二者的差距在哪儿?我没有贬低网络文学的意思。事实上,网络才是卧虎藏龙、英雄辈出的沃土。他们只是无名,而不是无才。但这终归还是少数。
这是一个玩文学的时代,不是搞文学的时代。实际上,玩文学的人也越来越少。因为比文学好玩的东西多了去。比如电影。百分之八十的人愿意花一个半小时看一部电影也不愿花半个小时读一个短篇。文学已经入暮年时代。
什么人还在玩文学?
一类是吃饱了快撑死的人,没事干,肉体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越灵魂,他们要追赶;另一类是吃不饱快饿死的人,有事不干,灵魂比肉体跑的还快,他们要挣扎。前者常常是文学新宠,腆着畅销书的啤酒肚胡言乱语,把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迷得神魂颠倒。如韩寒郭敬明。后者往往是,拄着纯文学的拐杖步履蹒跚,书卖不掉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80年代红极一时的马原马大元帅就大喊“小说死了”,遂搁笔进大学做了教书匠。三十年过去,文学虽然没死,但和死也没什么分别了。人世间最残酷的事莫过于英雄谢顶、美人迟暮了。想想五四、想想七八十年代,那时的作家诗人多么火?和明星没什么区别?可如今,饿死的往往是这些人。古人有云:百无一用是书生。在文学沦为娼妓的时代,文学家混得再好也顶不过老鸨!
这不是对文学的谩骂。看看那些落魄文人的处境便知。郭敬明韩寒是牛b,但放到社会环境中,他们也不过稍稍好那么一点。而且他们所走了路,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文学的方向。不恰当地说,是妓女改行当演员了。听起来体面了许多,但社会地位纹丝不动。这话说的过于偏激。但大体就是这么个意思。
再看看泥沙俱下的网络文学。随便点开一个文学网站,映入眼帘的就是小说,而且悉数是色情暴力小说。哪怕有几个以纯文学为追求的网站,也免不了植入许多下流广告。而且这样的网站人气低迷,连生存都困难。
为什么文学被边缘化?在边缘化了的文学中,又为什么只小说活得好?在活得比较好的小说中又为什么是淫秽色情玄幻网游之流得以大行其道?
我不知道多少人考虑过这个问题。当你在为自己的职业或者玩物——文学着急上火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有没有考虑过深层次的原因?坦白说,我热爱文学。但是,我是一个文学死亡论者。当然,我并不希望文学死去。但我坚信文学的死亡中就会来临。就像一个人出生,就意味着有一天必然死去。文学也有其生命。
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家,更应该看清这个事实。其实作家根本不必为文学而活。文学死了,作为作家的人还是要继续活下去的,不是么?当然,殉道者例外。我想说的道理就是:作家不该以文学为职业。以文学为职业的作家应该从这个世界消失,即使不消失,也该减少,大幅减少。为什么?
我不想以市场经济的观点来对待文学。但对于以文学为职业的作家而言,文学难道不是一种商品吗?既然是,那就该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如果文学这种商品的需求者在锐减,从事文学生产的作家是不是应该顺应市场变化减少?事实上,这个假设的前提已经是事实了。但结果好像比假设所能引发的状况糟的多。这么看文学是不恰当的。但道理很清晰。
从理想的角度说,文学就不应该成为一种职业,而应该以一种副业的面貌出现。或者说,作家不应该以文学为职业,而应该有文学之外的经历来源。这才是文学健康发展的蓝图。所以职业作家往往能够在市场上攻城略地,但在文学质量上却不尽然。原因很简单:流行的结果就是流俗。为了迎合大众需求,还说什么品味呢?
于此相反,那些既无法以文学为业又不甘以文学为副业的落魄文人,不是该饿死吗?
这并不是什么高风亮节。海子自杀可以叫为文学献身,但这个结果的前提之一是穷困潦倒。余地、梧桐树等等等等何尝又不是?如果自己是生存都无法保障,写再多的诗又能怎么样呢?带到棺材里看么?我不想贬低为文学殉道高尚品质。但你想想,作为一个人,无论你干什么,是不是只有活着才可以?当然,有一件事是例外。你想死。如果你想死的话,是不用活着的。
这已经涉及人生选择的问题。我并非劝你放弃文学。相反,我是鼓励你热爱文学。但这种热爱,不是以文学为职业的热爱。别以为以文学为职业才是真正的热爱文学。错!以文学为职业才是偏离文学的道路。如果文学维系着你的基本生存,你还该特立独行用自己是声音说话吗?难!
真正的热爱,应该是有文学之外的稳定经济来源的热爱。这样,你完全不用担心因为说错话而遭遇粮荒(因言获罪除外)。惟其如此,文学才能称其为真正的文学。
-全文完-
▷ 进入步履轻尘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