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从 “罢”说开去伍佰龄

发表于-2012年10月16日 早上9:33评论-1条

诗作都是作者的劳动,从诗的层次来分,包括精华诗、推荐诗、普通诗、一般诗甚至垃圾诗等等。如今,言论与平面文字的发表,在改革的路上为每一位公民提供了相当宽松的法律支持。这一点有目共睹,特别是专业文学领域更是春暖花开,大家利用手中的笔和文字平台为历史写下了珍贵的一页。

然而,所谓的罢诗从何而来,为何要罢诗呢。辞海里可能不会收录进去,在媒体上也不会找到相关的报道。可是,罢诗了。这里请那些有担心的朋友,大可不必惊慌。

就诗论诗,寥寥几个字,象形方块堆砌而成,用行的方式,名曰诗。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这种砌砖的工程师。做为一个个人行为,对于任何文字表现形式,在法的框架下,终端的那头,没有异议。然,读者层面,在终端的屏幕前,想看到想接受想猎奇那些从感官到意念到情理都能通的过的文字,这是第一期望值,第二值建立在第一值的基础上,第二值的含义是,如何评判这些诗,这就是编辑的功底了。第三值是我们常说的推荐,这是编辑手中的鞭尺。第四值加精,那更是寥寥几个管理者手中的魔棒。

问题逐渐显现了出来,从第一值到最后一值是读者认知,识别,期望,观望,希望,到失望的全过程。

故,既有无所畏惧的粗制乱加,也会出现所谓的罢诗。诗乱,编安也。请照顾一下大多数的读者。

罢,是无能为力的表现,大可不必惊慌失措。

最高值率领着整个诗群,何去何从?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伍佰龄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金陵叟
☆ 编辑点评 ☆
金陵叟点评:

谢谢作者对诗歌的创作、创作环境、阅读、欣赏、编辑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研究,也让我们这些门外汉得知在网络社会里诗歌发展的一些情况。
说真的,写诗难,读诗更难,点评诗则是难上加难。当年《草叶集》初版版时,才90本,还一本没卖出去,哈哈,送人的不算,可后来呢?一本难求。
一首诗,就是一个宇宙,对于宇宙的认识和探索是浅浅的,包括创造宇宙的人和阅读宇宙的人。
诗歌是诗人心头的歌声,是诗人的灵魂,又怎么能“罢”了呢?所谓的罢,乃是诗人的负起之言,哈哈,如此不罢也罢。
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1]个
伍佰龄-评论

问好金编!此话题到此。at:2012年10月16日 下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