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作都是作者的劳动,从诗的层次来分,包括精华诗、推荐诗、普通诗、一般诗甚至垃圾诗等等。如今,言论与平面文字的发表,在改革的路上为每一位公民提供了相当宽松的法律支持。这一点有目共睹,特别是专业文学领域更是春暖花开,大家利用手中的笔和文字平台为历史写下了珍贵的一页。
然而,所谓的罢诗从何而来,为何要罢诗呢。辞海里可能不会收录进去,在媒体上也不会找到相关的报道。可是,罢诗了。这里请那些有担心的朋友,大可不必惊慌。
就诗论诗,寥寥几个字,象形方块堆砌而成,用行的方式,名曰诗。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这种砌砖的工程师。做为一个个人行为,对于任何文字表现形式,在法的框架下,终端的那头,没有异议。然,读者层面,在终端的屏幕前,想看到想接受想猎奇那些从感官到意念到情理都能通的过的文字,这是第一期望值,第二值建立在第一值的基础上,第二值的含义是,如何评判这些诗,这就是编辑的功底了。第三值是我们常说的推荐,这是编辑手中的鞭尺。第四值加精,那更是寥寥几个管理者手中的魔棒。
问题逐渐显现了出来,从第一值到最后一值是读者认知,识别,期望,观望,希望,到失望的全过程。
故,既有无所畏惧的粗制乱加,也会出现所谓的罢诗。诗乱,编安也。请照顾一下大多数的读者。
罢,是无能为力的表现,大可不必惊慌失措。
最高值率领着整个诗群,何去何从?
-全文完-
▷ 进入伍佰龄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