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原创)行西之旅(9)qizhong

发表于-2012年10月08日 早上8:50评论-4条

(九)武汉新洲——仙桃市敦厚村

网上有不少骑友说在武汉找路很困惑,常常找不到318国道,不知路在何方。其中为此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仔细研究了地图并做了详细的记录。但这都只是纸上谈兵,况且现在城市发展很快,老路消失,新路诞生,这些变化甚至连当地人有时也云里雾里。所以,其中一般还是将准备的东西只做参考,遇到不明之处主要还是用老办法,张嘴问路,二询定线。

而豁达、王雍他们则心笃气沉,毫不担忧。手持平板电脑一杨曰,放心!没有问题,我有电脑地图指路,你就跟着我们走就是了。呵呵,其中原本还想和他们一起研究一下路线的,结果昨晚还是以吹牛告终。

既然有高科技术指路,其中自然也就惰性萌发,跟着走就是了。就像当兵一样跟着队伍走,反正队伍有领队。

一早出发,沿318国道进入武汉。道路很宽敞,渐渐的似乎又有回到大都市的感觉。他们一行四人快速骑行,身旁的树木也快速后移,默默地向他们行着注目礼。骑着,骑着。其中发现318国道的路碑已然不见,前方路牌指示的是s111(省道111)了。其中不由地转头问王雍,是这条道吗?王默默地点下头,他吐字不多,一字,一音,是。

沿省道111骑进了市区,大都市的氛围重新展现在眼前。大路,小道纵横交错;大、小车辆车水马龙;骑车、人群行色匆匆。此时,给予其中的第一印象的既无繁荣之景,也无华丽之感。更多的是噪杂而乱哄哄的错觉。或许这跟这座城市处于发展的新旺时期有关。拆旧建新,架桥铺路,高架高速,轨道地铁,这些都日新月异地改变着这座城市面貌。

其中东张西望,观景察人。内心暗思道,但愿人与城市美丽和谐。这样才不负于今日的轰轰烈烈。

午饭后,不知不觉中骑至一高架桥下,王雍突然说,路错了。急打电话叫回冲在最前面的豁达,豁达、王雍及烨青三人争执了起来。他们仨都有gps,看电脑,查手机,各有理由。其中一旁望野眼,呵呵,他塌天不管!反正一线领队有三人。理论了半天,一致决定上高架过桥。说实在的,其中至今不知这座横跨长江的大桥叫什么桥来着。至桥中央,旁有亭阁,四人不由驻足玩耍,瞭望江面,水鸟翱翔,驳舸争流。一阵阵春风吹来,实令人心旷神怡。突然,不知是什么样的景致引发豁达竟伫立栅栏,退裤拔根,冲天一吼,朝着辽阔的江面飙水一线。呵呵,这或许也是一种观景高[chao],无忌豪迈的表现吧。不过,但愿此举不会发生在楼宇里,否则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识自家人就麻烦了!

过桥后骑行不久,便又上高架路段,这里应该是武汉的三环高架路。沿路缓上,越骑越高,往下看,行人车辆如蚁。其中似乎有些恐高,身旁飞驰的车轮不断,呼啸而去。他小心谨慎,不敢快速,悠着点慢慢骑吧!他这样告诫自己。而豁达等三人渐行渐远,直至不见了踪影。

这段高架路很长,大约有30多公里,路窄车多,直行不转。其中把注意力集中于路面以及行车位置(尽量靠里)。终于渐渐下行骑入地面公路了。高度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许多,其中长长吐了口气。这是他从上海骑到武汉首次在如此高、如此长、如此窄、车辆又如此多的高架路段上骑行。说实在的,的确具有相当危险性的。但是,令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他冲向地面浑身轻松地往前骑了不久,前方指示路牌显示此路段是107国道。

哇靠!他一下子头就大了。怎么回事?难道高架上要拐弯的吗?我怎么没注意呢?此时,手机响起,烨青来电询问到哪里了?其中无奈告知他走错道了,下到了107国道上去了。烨青告诉他下高架前第一个弯道下就是318国道,他们在那里道口等他。其中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立马原路返回高架,逆向而上。好在路途不长,也无交警看守。在弯道处他看见路牌指示318从此下,他不由恼怒起来,想想自己也真是够蠢的!路牌指示清楚,自己竟会路过无睹,神经也不至于如此紧张吧!又不是在逃亡。

同烨青等会合后继续沿318国道前行,也就是沿着东风大道向西,基本上同宜黄高速平行而走。此时,时间已是下午时分。渐渐地远离了武汉市区,又踏上了田野旁树林间的乡间公路上。放眼望去,天地旷阔,畎亩纵横。4月下旬应该是春播时节,却不见耕种农夫身影。其中不懂稼穑之道,直觉现在的农村真是清闲的很呀!难道现在不是农忙时节?骑间休息的时候,其中向家在农村的豁达请教。

豁达不屑一顾道:“现在还有谁去种地呀!你看这些地都撂荒了”。

其中顺着他手指的前方看,确有地里长着一片片芦草的。

“现在农民种地都赚不了钱。”豁达又道,“只能把田地包给专业户耕种,只有这些人有本事赚钱。”

其中不解,他听得迷惑:“新闻说粮食年年增产,是不是粮食太多了,农民才赚不了钱?”

“他妈的!粮食增产,粮价还涨!”豁达闻之气鼓鼓道。

“走吧,尽说这些没用的干嘛!你们又不是农业经济专家。”烨青起身推车催促道,“现在什么都涨,粮食怎么会不涨?这和增产没关系。”

接近下午4点的时候,天突然变脸了。乌云翻滚,时而电闪雷鸣,天色越来越暗。其中他们刚穿上雨衣,豆大的雨滴就噼里啪啦地打在身上了。公路两旁都是片片田野,公路两边皆是碗口粗的小树。稀疏的枝叶根本遮挡不住来势凶猛的大雨,顷刻间就将大地万物冲淋个通透。此刻,狂风也来助威。肆虐的风裹夹着雨水在天地间纵横扫荡,卷起阵阵白色的雨雾冲着骑车人扑面而来。

其中等四人无处躲雨,也来不及躲雨。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在狂风暴雨中骑行,隐没于白茫茫雨水中,接受这大自然突然赋予他们的特别洗礼。豁达依然冲在最前,烨青紧随其后,其中亦紧跟在王雍身后。尽管天空电闪雷鸣,狂风怒吼,暴雨如注。但路上的大小车辆似乎毫不理会,照样风驰电掣。尤其是大卡车飞驰而过时,那裹挟着巨大的雨雾暗藏一鼓强烈的吸引力似乎要将所经过的一切都带走。好几次其中都感觉到人与骑车似乎要被卡车带过去,时时不免有些惶恐起来。

然而,风雨中。其中看见王雍依然骑姿未变,身如磐石,腿似钢轴,有力而稳健得蹬踏着。大有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之势。不得不令其中大为钦佩!见英雄学英雄,其中不由也精神振作,暗暗气沉丹田,紧握车把,镇定如常地骑行起来。

下午五点半多,王雍和其中一前一后骑至距离仙桃市不远的敦厚村,码表显示行程145公里。天色已晚,二人决定投宿客栈。但不知骑在前面的豁达与烨青在何处,电话联系,没想到他俩却落在了身后。烨青途中不幸扎胎,正在修理。等他俩赶到已经六点多了,尽管乡村客栈条件简陋,但终是一处躲雨安身之处。四人共居一室,吃饭洗漱,早早就睡下了。

屋外不停地传来男女同唱的当地戏曲的歌声。黑暗中,烨青说,不知这戏曲要唱到几点才结束?豁达道,不会停的,店老板不是说了吗,这是为死了人的家里祭祀而唱的,要唱一星期呢。我靠!!烨青脱口而出。其中顿悟,哦!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傩戏了。

夜幕中,四人渐渐地终于在嘹亮的傩戏唱腔声里沉沉睡去。对于来自远方的他们来说这出傩戏是驱邪还是纳福,呵呵,不得而知。

其中

2012年10月7日 23:39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qizhong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美泉推荐:美泉
☆ 编辑点评 ☆
美泉点评:

旅途遥遥,前路漫漫,
走近城市乡村,去感悟旅途中的风土人情,
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自有一番不同的收获。

文章评论共[4]个
美泉-评论

欣赏朋友游记文章,问好!at:2012年10月08日 下午3:44

qizhong-回复谢谢美泉编辑的点评! at:2012年10月11日 晚上11:53

文清-评论

秋深天渐凉,天凉勿忘加衣裳,祝舒心安康!at:2012年10月09日 晚上11:09

qizhong-回复谢谢文清友的关照!希望你也多多保重!祝好! at:2012年10月11日 晚上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