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贼》的小说原创者赵本夫先生是大型文学期刊《钟山》的主编。该杂志在封面显著位置写着“原创、拒绝、远行”。对此六个字,赵本夫先生的解释颇值得“练字”的人们细细玩味:
原创不仅仅是指作者第一次发表的作品,借鉴、模仿国外优秀作品,能说它是原创吗?原创作品应当是独特的、鲜活的,具有始创意义的,应当给读者以陌生的阅读体验。版面有限,就要有所拒绝,而“拒绝”也许更能体现出文学的个性。被拒绝的不一定不是好作品,只是因为不适合这个刊物。“远行”是一种创作心态,它体现的是一份悠然和从容,一个准备不足急吼吼赶路的人,是很难远行的。
断章取义地摘出几段话来,是想针对网络文学的种种,说上一句:原创,拒绝远行。这里说的远行,指的是不要那么出格,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
年少轻狂时,爱读书,不求甚解;好讲话,信口开河。尤其喜欢和人抬扛斗嘴,争口舌之利。很是羡慕人家办的诗社、文学沙龙什么的,现在网络帮助我们实现了这个梦想:南腔北调,东成西就,激扬文字,率意点评。说自己的话,浇心中块垒,二三知己唱和,畅快!诚如白水兄所言:
文章上网天地近,点评下载情意浓。
学过心理学的朋友应该知道,在马斯洛人类五层次需求学说内,人类最高的心理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心声,引起文友的共鸣,既满足了虚荣心,又体会到“成就”感。
可剽窃人家的作品,是人家别人和别人之间的交流、共鸣,与窃者何干?不知道实现了他的什么价值?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我前清顺治帝《出家自叹诗》也说: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书看多了,写写杂感,博采众家,梳理成文,也不枉读书一场。哈哈,有点自我吹嘘的嫌疑哦?厚颜无耻,得其意而忘其形,文人的无德无行又一证也!
如果说与“具有创始意义的”原创,力有所不逮的话,那么,借鉴一下国外的故事、结构、叙事,也行,好多文学大家也是从摹仿开始的。再不行,水煮个什么、解构个什么、翻唱个什么都不错。
直接拿人家的东西,确实没劲!
最不可恕的是,污染了烟雨这块净土,同时,给红尘带来了麻烦:被剽窃者找上门来,何言以对?手痒了,想灌水,bbs那么多,随便灌去。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每个人可能都认为自己是独特的,什么是凡人?凡人就是自命不凡的人。我们所唱的,不过是重复千百年来前人的老调,却幻想凭着张旧船票去登上新客船。
我在生活中发现一个“真理”:知识分子多的地方,工人最牛!他一瞪眼,要动粗,知识分子都闭嘴了;工厂里工人多,技术员最牛,他说出的产品不合格,工人就白忙活了。我为自己独到的发现很是得意了数年。
后来,看到《韩非子·五蠹》时,我要是近视的话,当时一定“跌破眼镜”:数千年前,人家就说了这个道理。大意是,上古时,人像野兽,当然都笨,圣人聪明,钻木取火(燧人氏),住进房子(有巢氏),种地(神农氏),所以人们奉为三皇。后来人都聪明了,反而是谁野蛮,谁得天下!
再后来,我看到龙应台在《南方周末》上的访谈《政治人的人文素养》时,提到《五蠹》也和有我类似的感觉时,我突然失语(这种惊讶的过程,别人也都有过,我真该闭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查到此文,和我用法不一样,说的是其他事)!
余杰说:在《管锥编》中,我读到了密密麻麻的注释,而钱钟书自己的面目却模糊不清。我以为,人家可能觉得前人把什么都写了,所以只作研究,述而不著。在钱钟书模糊不清的面目中,不是清晰地彰显出一个时代的文人吗?
想写篇“给少年创作泼点冷水”的杂感。孔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世人皆知,呵呵,想我小时,必当了了,一笑!其实孔融做人真是失败中的失败:另一个成语“倾巢之下,岂有完卵”说的也是他家的事,为人父者,累及子辈,可叹可叹!
现在想来,少年写自己的事,虽嫌稚气,却见童真,应当鼓励其远行。所以,在烟雨小说版上,写高中生朦胧感情的,虽大同小异,文笔尚可的,都通过了,以示奖掖。
既然题为“拒绝远行”,就不扯远了。不过,对少年创作还要罗嗦两句:金庸三十多岁才写小说,梁凤仪更是三十九岁始动笔。王朔三十多岁却“写残”了(人家还不算是少年创作,只是不知道《看上去很美》什么时候完工)。这个问题,不知少年创作者们想过没有?
好好念书,来日方长,不要“急吼吼赶路”!
文学创作需要阅世,但属“老江湖”者,也要收敛。不能图一时痛快,不计后果。
任何网站都要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也都有自己的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骂人不带脏字,那才叫“语言艺术”,带着镣铐跳舞,难道不是一种“形体艺术”?
先适应游戏规则,再说改造游戏规则。
有一个著名的“聪明论”,说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是一种聪明,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也是一种聪明。我更欣赏二战时波波沙冲锋枪的设计者沙普金说的一句话:“要使某些事情变得非常复杂是非常简单的,但要使它变得简单将非常复杂。”
波波沙冲锋枪就是这一理念的经典体现。这种看似简单粗糙的短兵利器,在近战中的优势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表现。它作为苏军的基本步兵武器,与手榴弹和狙击步枪一起,被称为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三大法宝。
抗美援朝战争时,我国选择了大规模仿制波波沙冲锋枪,因为这种武器不仅性能优秀,生产简便,成本还非常低廉。在朝鲜战场上,仿制的波波沙冲锋枪成为了制式配备,作为山地战中近战的一个火力支柱,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雷锋同志手里拿的就是一支波波沙冲锋枪。这些内容均来自央视的《感受老枪》,既然说原创,所有引用,我都一一说明出处。生为男儿,提起武器,自是眉飞色舞,越扯越远。
我们洛阳水席有一道名菜叫“牡丹燕菜”。相传,武则天居洛阳时,民间长出一个几十斤重的大萝卜,菜农献给则天女皇。御厨一看,这可怎么做,也太普通了。想来想去,切丝拌粉清蒸,配以鲜汤,女皇吃后,觉得味美无比,大有燕窝风味,遂赐名“燕菜”。
1973年10月,周恩来总理陪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参观,以此招待,总理连要两道,赞不绝口,因菜中雕有牡丹,故总理称其为“牡丹燕菜”。其实,我知道的更多些,只是不知真假:总理觉得萝卜便宜,算粗粮,故又称其为“粗粮细作的典范”。
是不是一定要华美的材料,才能做出精致的东西,关键看手艺!文章不也如此吗?用一些深奥的句子,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整晕一个算一个,用北方话说就是:装大尾(yi)巴狼,玩深沉!
其实,我也爱“炫”技术,玩过拟古文,用死文字说活事物,泥古不化。不与时俱进,自以为渐行渐远,汗颜!就像五四时期一些鼓吹新文化的文人,私底下书信来往,还用文言。终究脑后的辫子没割净!
如果说把简单的搞复杂是一种远行的话,那么,以敏感题材吸引读者,是不是也算一种“远行”呢?比如“同志”题材,我能理解,但不持赞同态度,虽然王小波同志也写过《东宫,西宫》,可烟雨的会员平均年龄偏小,要爱护他们。当然,拒绝是双向的,您也可以拒绝在烟雨发文,那是您的权利。
还有一种远行,我不说了,谁都知道,世界上最肮脏的是什么!“拒绝远行”,真的不要走远了。好好爱护烟雨,我们不“远行”,才会有万丈红尘!
原创,拒绝远行,是我对烟雨红尘的寄语。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全文完-
▷ 进入hugomyso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