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好几天,学生的书费还是没有全部交上。
距离领新书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班里就只有一个女同学张小静没有交上书费了。
对于张小静,我还没有家访过。因为每当我问道她的书费的时候,她总是很腼腆的说,“过两天就交上。”或者干脆说,“我明天一定交上。”
可是明日复明日,多个明日过去后,张小静的书费还是没有交上。
在下午自习课的时候,我走到张小静身边,轻声问:”张小静,你的书费什么时候交上啊?班里面可就剩下你一个人了。”
正在专心致志的写着作业的张小静抬起头来,那张鸭蛋形,仍未脱稚气,但又不乏自信,坚强的脸霎时布满红云。忽闪着长长睫毛下的那一双大眼睛,隐约之间闪烁着泪花。用一种干脆爽快的声音说,
“老师,明天我保证交上。”
又是一个明天一定交上,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这样一个漂亮的女孩儿在有意欺骗我,不会吧!那是不是她每天都忘记带了,不过小女孩儿看上去绝对不是一个健忘的孩子,因为短短的几个月,她的聪慧已经显露出来,并且有一种刻苦学习的精神,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我挖空心思猜想着各种结果,但是始终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在强烈的责任心的驱使下,我决心下午放学后,到张小静家一探究竟。
在宿舍里,简单煮了两包方便面,算是晚饭了。等到下午放学铃一响,我借了一辆自行车悄悄地尾随张小静的身后,驶向她的家里。
张小静家是与学校之间隔着两个村庄的马窝村。这地方离学校少说有十多里路。
“真难为这个小姑娘了,每天要跑两个来回这么远的路。”我一面蹬着自行车,一面想。
太阳已经默默的完成了这一天的工作,沉下了山去。西边天上火红的晚霞透出一种让人神清气爽的感觉。一排排如巨龙般蜿蜒行驶在马路上的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谈论着这一天来在学校发生的逸闻趣事。不时传出清朗朗的笑声,为这寂静,美丽的傍晚更增添了一些活力。
我此时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不知道此行能否达到目的,使得张小静把书费交上。
看见张小静进了一处很小的院落,我也急忙从自行车上下来。推着自行车进了那个由苞米桔圈成的院落。
院子里在南墙根下,有一棵高高的,粗粗的老槐树。在秋风的吹动下,飒飒的响。槐树下一个简易棚子里,一头油光发亮的黑毛驴正在悠闲的吃着草。小院子显得十分的干净,利落。
房子只有三间,是由青砖建成的几十年的老房子。
我轻轻推开屋门,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正在锅台前烧着火,锅里正在腾腾的冒着热气,散发出一股浓郁的煮玉米粥的清香。一个年约七旬的老大爷正蹲在一个小板凳上,听着收音机。两位老人看见有人进来,几乎同时睁着那双昏花的老眼,
“你找谁?”
老大爷发出苍老的声音。
“我是张小静的班主任,是来找张小静做家访的。”
我急忙十分客气的说。
“呀!是老师啊,快里屋坐。”
老大爷颤抖着站起来,一瘸一拐的急忙引我进里屋。
听到有人来,张小静急忙从里屋出来,
“老师,您来了。”
很欢快,很尊敬的叫了一声。
“小静儿,快让老师进屋。”
老大爷着急的对着张小静说。
张小静的脸刹那变得通红,很不情愿的样子,
“老师,进屋吧!”
轻声说了一声。
随在老大爷和张小静身后,我进了里屋,一股子刺鼻的中草药味儿让我咳嗽了两声。
“老师,快坐。”
老大爷指着土炕对我说。
炕上坐着一个四十来岁,面色焦黄,眼睛半闭,胡子茬很长,嘴角正在不停的抽噎的中年男子。发现我进来,他“嘻嘻”的笑了两声,并不说话,一看就知道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
地面的一个小火炉上正蹲着一个熬药的罐子,里面黑不溜秋的咕嘟着,那气味就是从那里散发出来的。
张小静从暖瓶里倒了一杯白开水,灿烂的笑着,
“老师,喝水。”
很是懂事的把水递给我。
外屋的老太太这时候走进来,满是皱纹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沧桑。但是看起来,行动还是便捷的。
她站在地上,
“老师,吃饭了吗?在这一起吃吧!”
透出很是欢迎的神色说。
“大妈,我吃过了。”
我微笑着回答。
老太太转头看着站在一边的张小静,
“这孩子,又听话又懂事,到家帮我干完了活,就做作业。”
很是喜欢张小静的样子,对着我说,并向我投来询问的目光。
我急忙说:“是的,在学校里也一样,这孩子挺讨人喜欢的。”看了一眼张小静,接着说,
“我今天来,就是看看张小静的书费,看什么时候能交上?”
张小静的脸迅速的又布满了红霞,眼泪立即溢满了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她尽管是强忍住,但是还是有几滴“吧嗒”掉了下来,落在上衣的前襟上。她努力压制住眼里的眼泪,嘴角稍微动了动,转头望着奶奶,并没有说话。
老太太很惊讶的看了一眼我,转头又望着张小静,
“什么书费,没听小静说过呀?”老大爷也同样发出了浑浊不清的惊异的声音,
“没听小静儿说要交书费呀?”
我用探问的目光看着张小静,知道这里面是有蹊跷的。
仍然无法止住向下流淌的泪水的张小静用几乎哽咽的口气轻声说,
“老师,我明天一定交上。”
外屋忽然“噔,噔”的跑进来一个八九岁,梳着两根羊角辫的小女孩儿,见到有生人在屋,她略微楞了一下,就冲着奶奶喊道,
“奶奶,明天我要交书费,一共三十元。”
奶奶并没有说话,只是非常温和的看着那个小女孩儿,脸上却隐约出现了愁容。
那个小女孩儿只是简单的望了一眼老太太,无所顾忌,天真烂漫的接着又嚷道,
“我姐姐他们,老师早就要交的,他们交的太多,一百五十元。”
老太太脸上的愁云越来越重,使那张本就苍老的脸更加的苍老。她扭头看了一眼坐在炕沿上的我,颤抖着声音问,
“小静她们,交书费,要交一百五十块是吗?”
身处此境,心情十分复杂的我只好默默的点点头。
她很便捷的走到抗边,脱掉脚上的一双黑条绒布鞋,爬上了炕。在土炕的最里边停下来,很是费力的揭开席子,颤巍巍的取出一个鼓鼓的包的十分严实的天蓝色手绢。
这时候的张小静却用一种让人听来异常心酸的声音喊了一声;“奶奶!”
老太太只是略微迟疑了一下,就慢慢的爬下炕来,
“交书费,也不给我说声,这孩子,真是的。”
低着头一边嘟囔一边要打开那个手绢包。
张小静用几乎是声嘶力竭的声音喊道,
“奶奶,不要。”
竟呜呜的哭起来。
那个小女孩儿现在好像是很知趣的样子,眼睛望着姐姐,怔怔的,不再动弹。
老大爷始终没有说话,只是用浑浊不堪的老眼无神的注视着老伴儿。
炕上的那个中年男子这时候,又“嘻嘻”的笑了几声,让人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老太太终于用她那一双皮肤松弛,满是老茧的手慢慢的,小心翼翼的一层一层的打开了手绢包。
我凝视着老太太,脸上是疑惑儿又忧郁的神色,当看到老太太手绢包里的东西时,眼泪险些掉了下来。
那里面是什么?是钱!只不过那钱是面值非常小的。有两角的,有一元的,最大的也只是十元的。甚至还有一些几分的硬币。
这就是老太太珍藏着的钱,我强忍住马上要流下来的眼泪,呆呆的看着那一小堆钱。
张小静的脸此时已经由通红变得雪白,没有了一丝的血色。哭泣声仍然没有办法止住。她终于用手背狠劲的擦了一下模糊的眼睛,对着奶奶轻声说,
“奶奶,那钱不够的。”
老太太无力的把包着钱的手绢放在炕上,转身对着张小静说,
“你就不用管了,让老师数一数吧!”
我哪里忍心去一毛,二毛的数那钱。说不准这是老太太珍藏了不少时日的钱。
张小静止住哭声,很是坚强的咬了一下嘴唇,
“老师,书费我先交一部分,行不行?”
不等我回答,他转身就按进了另一间屋子。很快的,手里拿着三张整齐的钞票出来,一张是五十元的,一张二十元,还有一张十元的,一共八十元。
“老师,给,我先交八十元。”
她的语气中透出一股子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
我没有接张小静的钱,用力推开张小静伸出的手臂,轻声说,
“小静,钱你留着吧!书费由我去给你想办法。”
张小静非常倔强的说,
‘不,老师,剩下的我一定会交上的。”。
说着又伸手递钱给我。
老太太这时候指着张小静说,
“这孩子,从小就有志气,老师,你就先拿着吧。你不拿,她是不干的。”
向我投来央求的目光。
又是一阵子的心酸,我把钱接过来,并顺手放在了手底下的炕上。
老太太接着说;“唉!多亏这孩子了,老师你瞧我们这个家,日子真是不好过啊!”
张小静又突然叫了一声:“奶奶。”
她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那就是阻止奶奶不要再说下去。
可是老太太就好像没有听到她说话一样,只是朝她望了一眼,便把家中的情况含着悲伤的泪水告诉了我。
原来,老太太只有一个儿子,就是在炕上坐着的那一个中年男子。在儿子二十岁的时候,他们为儿子娶了媳妇。媳妇是个裁缝,当地的裁缝活儿,人们都找她来做。因为她心灵手巧,活细,人也美。做出来的衣服合身,还时兴。儿子那时候也十分的健壮,在村子里的一个包工头的带领下,给人家拆房子,盖房子,卖苦力做壮工。因为儿子,媳妇一年下来能挣不少的钱,一家四口的日子过得很是充裕,生活条件比别人也要好一些。
不久以后,就添了一个孙女,就是张小静。一家子把她视作掌上明珠。俩老人也没有什么事做,就是成天哄着孩子,围着孩子转。
又过了几年,媳妇又给生了一个女孩儿。女孩儿就女孩儿呗!他们老两口倒也不在乎,照样是十分的疼爱。哪知,天有不测风云,在小女孩儿还只有两岁的时候,媳妇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成天心慌。儿子带着她进城到各大医院救治,但是,始终没有查出病因,家里的积蓄也几乎花光。最后,媳妇的病却是越来越厉害,时间不长就死了。
媳妇死了以后,全家人都十分悲痛,尤其是儿子,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无精打采,没有一点精气神。屋漏偏逢连夜雨,终于有一天,在给人家拆房子时,被砸断了双腿。
当时的医药费是由主家和包工头给的。但是儿子自从腿断了以后,更加着急,想念媳妇。强大的精神压力终于使他无法承受,偶然的一天就变疯了。
天塌地陷,儿子治病把钱全部花光,他的爷爷前两年也得了脑血栓,走路,说话都不方便。家庭的巨大变故,使这个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顿时间变得一无所有。
令人欣慰的是这个孙女张小静,从小就非常懂事儿,知道心疼人,也不怕吃苦,非常有志气。她每天放学后,就急忙给他父亲煎药,帮着做家务。
暑假里,张小静为了凑上上初中的学费,书费,去织布工厂给人家叠毛巾。老板本来是不愿意要她做的,在她的苦苦央求下,人家才让她试着干。
这孩子,小小的年纪,十分要强,干活也真是不怕辛苦。一暑假下来,不但把她自己的,她妹妹的学费,书费全部挣够,还有了富裕。为他爸爸买了药。
听完老太太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述说,我的眼泪已经流的满脸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我哽咽着,
“小静,把你的钱拿回去。”
拿起放在炕上的钱,很坚定的对着张小静说,并递过去。我清楚的知道这八十元钱一定是张小静在暑假不知用多少汗水才换回来的。
“老师,您先拿着,剩下的我一定会想办法的。”
内心深处,有一种怕被别人看不起,怕人怜悯的张小静几乎是急了。
老太太很是赞许的看着张小静,
“这孩子做什么都十分要强的,她说她一定要考班里边第一名的,非常爱看书,爱上学,唉!有个这么懂事儿的孙女,我们呀算知足了。”
坐在炕上的老大爷这时也狠劲点点头,用很是欣慰的眼神注视着张小静。
“行,就这么办吧!”
我对老太太最后说了一声。
在张小静不注意的情况下,把钱偷偷塞给了老太太。并低声说:“书费,我会想办法解决的。”
老太太眼里噙满感激的泪水,不住的向我点头,
“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张小静一家人,包括那个小女孩在内,一直很有礼貌的把我送到大门外。
“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走在回学校的路上,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就是现在的农村,还存在如此困难,艰苦的家庭。这就是我的学生,竟然有这样知事儿,要强的孩子。从心里不由的对那个仅有十三岁的女孩子张小静产生了一种敬佩而又欣赏的感情。
书费我是打算用自己口袋里的钱替她付了的。
-全文完-
▷ 进入秋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