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有一个潜伏卧底的地下党员 纪实小说
1937年7月7日,北京南郊卢沟桥爆发了中日战争。北京、天津、河北燃起抗日的战火、同年8月13日,上海爆发日军侵略战争的火焰。12月1日。张惜晨的家乡位于上海与南京中间的长江边江阴县城沦陷日军之手。正月初五,日军火烧杨家村,他的家同时遭到日寇侵略者的焚烧。国仇家恨在他胸中升腾,迫于生机,他背井离乡来到上海进十六埔一家米店当了学徒。晚上,他到职工夜校补习文化。
1938年9月3日,国民党蒋介石终于接受共[chan*]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成立了全国抗日的统一战线。进入了抗日救国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他正在大中中学学习。
1939年春,学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萘。呼喊着:“宁愿战死沙场,不做亡国奴。”参加游行示威活动。张惜晨跟随十几个沦陷区的男女青年终于肩背布袋踏上征途,以满腔热血走上抗日救国的战场。他们十几个热血青年坐船经浙江嘉善一路西行,穿越苏嘉铁路、京杭国道日军的封锁线,沿和平梅溪翻过荒无人烟的百里羊角岭,登上天目山,再涉分水河越过兰溪,经历三个多月的风雨历程,终于到达了安徽绩溪。那里有一处军事训练营。他刚放下行李。便报名参加营地的“克强爆破训练班。”成为一名特种兵。他参加了炸碉堡、毁桥梁、破铁路和毁坏交通线的技能学习实战训练。三个月后,他和其他十一名勇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28军。十二名战友分成四个爆破组派到每个师部,在前沿阵地配合先锋部队进行突击作战。他和二名战友在部队攻打京杭国道武康镇时,夜炸三桥埠;在攻击孝丰营盘山战斗中,炸毁杨家花园的日军碉堡。根据战斗的需要,炸毁了在沪杭线上的临平火车站。他两次受到军部首长嘉奖二次荣立二等功。此时,军部指派爆破组深入敌后杭嘉湖水网地区配合挺进纵队打游击时,在德清县结识了任23集团军参议员的少将特派员冯国屏。冯国屏主动接近张惜晨,这位国军少将是苏北南通人,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他看张惜晨长得英俊潇洒,积极向上,极有好感。冯参议主动把部些进步书刊送给张惜晨阅读。《新民主主义论》,《文萃》,《文艺复兴》,《甲申三百年祭》等书刊使张惜晨大开眼界,激情澎湃。两人的关系密切起来。1943年春,爆破组奉调至军部,而张惜晨却脱离了部队,由一个热血青年成了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执行着地下党的任务。夏初季节,冯参议把张惜晨约到一家饭店,两人边吃边谈。冯国屏参议对他交了自己的底。他的真实姓名叫酆坚,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是共[chan*]党员,接受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潜优任务,负责监督第23集团军所属各处武嚣修械存储情报工作。并且,他和周恩来关系密切,遇有重要情报可直接报告周恩来。两人志同道合,义结金兰,以后天地为证,日月明鉴,赴汤蹈火患难与共。有一天晚上,冯国屏参议找到张惜晨住处,布置一件急要任务。共[chan*]党秘密战线急需一部电台,刚由重庆专人送至浙江,要从浙江秘密送达上海。考虑到张惜晨来盾上海,对上海熟悉,便决定由张惜晨完成这一任务。冯将军问张惜晨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张惜晨便建议说:“浙江有商人通过水路把山区毛竹运到上海去,可以借用这种方法,因为运送毛竹采用的方法是把毛竹捆绑叠成竹排,有秘藏空隙。”冯将军点头称可以一试,具体有张惜晨实施。这是张惜晨第一次接受共[chan*]党地下组织布置的任务,接受地下党的考验。天目山下的德清县盛产毛竹,德清有一批商人把竹子扎成排运至上海贩卖。张惜晨在城外一家篾器行找到一个姓王的老板谈了一笔生意。把拆解的电台部件分成六个部分,装入废弃好紫铜炸药箱里,密封包装后,捆绑在毛竹排下,再把毛竹排叠码起来,垒成了毛竹棚。冯将军又办好一张23军的通行证交到张惜晨手中。张惜晨装成商人模样和王老板一起去上海。他们的竹排绕过了日军在港口安置的水上捡查站。将电台安全送达上海黄埔江边的地下党联络员手中。
1945年的春天,春暖花开的时节,一天上午,酆坚同志兴奋地告诉张惜晨:“小张,我们去湖州山区迎接新四军。”
第二天下午,酆坚身穿长袍,手执旱烟杆,一副绅士模样,酆坚身材魁梧雄健。两人携带着白酒干粮羊羔。带着自卫的武器。他们从德清上船沿龙溪河进发。两岸枇杷桃林,河边树林倒影婆娑。触景生情,感慨万分。中国大好河小,却被日本人侵占着。
夜幕降临江南山区,阴冷寂静。岸边传来哨所的吆喝声,每一处他都能应答自如。闯过一道道关卡,桥头堡。小船在拂晓前拐进了青山港抵达了埭溪镇。
埭溪镇上已是熙慝攘攘人头攒动,街路上走着身穿灰棉衣,脚穿方头布鞋,身上的枪巴和手榴弹系上红布的军人。
新四军昨夜突降小镇露宿街头,老百姓正开门迎接他们。这是张惜晨第一次见到自己革命者的队伍,他十分惊喜好奇,反复侧脸看着新四军,新四军里看不出官兵的身份,和气一团。天已大亮,有一队巡逻兵从桥头走来。酆坚毅然上前找了一个士兵问道:“同志,你们的教导员在哪里?”
士兵立马举起手中的长枪问道:“你是干什么的?走!”严肃的士兵端着枪把酆坚押走了。酆坚回转头大声对张惜晨喊道:“小张,你在这儿等着我。”
张惜晨觉着自己肚子饿了。他走进近处一家冒热汽的小店铺,买了一碗团圆糖粥吃了起来。赶集市的山民逐渐散去,街道格外宁静。
店家收拾完桌持,跟张惜晨聊起昨夜来新四军的事,心里很惊喜的样子。
上午十点许,两个荷枪实弹的便衣人员来到他的面前,彬彬有礼地问道:“小兄弟,您是同冯先生一起从德清来的么?”
张惜晨点头称:“是。”心里惊戒起来。
“你不必紧张,我们司令请你去!”其中一个人对他说。
张惜晨知道冯参议一定找到联络人了。
在山坳的部队营地指挥所,酆坚已等候在门口。张惜晨进了屋。酆坚同志兴奋地把浙江天目山行政专暑郎玉麟司令员介绍给他认识。然后,张惜晨和地下党德清、武康、临安、佘杭、桐乡、新登六个县长热情地一一握手。中饭时,郎司令满面春风地挽着张惜晨的手像兄长似地问长问短。走到饭篓子旁,从随身的搪瓷碗里抽出一只装上米饭交给他,坐在一起同吃饭。饭后,酆坚同志把张惜晨安排在厢房休息。他立即与新四军研究工作去了。
傍晚,张惜晨伴随着酆坚同志满怀喜悦连夜赶回德清。
新四军南下浙江。驻扎在安徽黄山的一支部队,急需一台印刷机。酆坚同志了解到德清民族日报社有一台旧印刷机要转让出去。他本人又不便出面购买,立即约见张惜晨。张惜晨表示愿意自己出面购买印刷机,然后送至黄山新四军部队。两个月后,形势突然发生变化,酆坚同志随军北撤,地下党安排张惜晨留下继续执下潜伏任务,伪装成一名开竹器店的小商人。酆坚同志与张惜晨握手分别时,交给了他地下党在上海苏州河畔及南通江边的二处地下党联络站。几天后,汪伪政府的军队进驻德清县城,一片白色恐怖。张惜晨由于买过民族日报社一台旧印刷机,而且是送至外地。日军伪军在获知这一消息后,先后被日军和伪军三次逮捕送进牢房。受尽了侮辱拷打,他只说自己只是个商人。几天后,新四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攻打德清,德清解放了。马不停蹄的新四军乘胜追击,在一个月黑深夜,部队机智地穿越沪杭线,到达临海前沿的山村待命。
风云突变,美国总统罗斯福去世,杜鲁门上任。形势对共[chan*]党和新四军极为不利。汪伪军警卷土重来。德清又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张惜晨只得辗转塘西、余杭、临安三地。他三次遭到了逮捕。在牢里挨皮鞭抽打坐老虎凳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他宁死不屈服,只说自己是个小商贩。
最后,德清地方商界名绅全力营救他,在交给日伪军八十担大米和八只金戒指后,他才获得释放,走出牢狱。
张惜晨按照酆坚同志临别时交待的联络方法进行联络。上海与南通的地下党联络站早已撤离,没有一点儿音讯。他像一只坠落的大雁,孤雁长鸣。他似折断了翅膀的雄鹰沉闷着忧伤着,失去了上级领导的张惜晨徘徊在山溪边流下了热泪。他如断了线掉入山涯的风筝。他决不气馁在山水间寻觅地下党组织那些亲爱的同志们,同忖,等待着酆坚同志的召唤。
1948年春,张惜晨通过一个商人朋友的介绍,他终于跟浙东地下党武装金萧支队的同志接上了关系。成为一名潜伏着的地下党员。
1948年4月,杭州解放了。在临安县城,他可以扬眉吐气地公开自己的身份了。他通过南下干部范克明同志介绍,他进入临安县公安局工作。他随即写信同地下党的南通站取得了联系,不久,他直接跟上级领导酆坚同志取得了联系。知道酆坚同志在徐州的一家兵工厂任办公室主任。并寄来了他的照片和给张惜晨确认身份的证明材料。
经历血与火锤炼,接受生与死考验过的张惜晨悲喜交加。公安局长周韶琴得知这一情况后,考虑到张惜晨同酆坚同志的特殊关系,问张惜晨愿意不愿意去酆坚同志那里工作,可以由组织出面联络调动。在纯真的年代,张惜晨不考虑战友的情谊庸俗化,表示服从本单位领导完成任务。
他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剿匪工作中,经他亲自处理的土匪有一百余名,活捉三个土匪头目。缴获大批枪支弹药。拒绝了土匪家属的金钱财物贿赂。他与县委书记杨伴星合作擅写的发劾群众剿匪的经验材料发表在1949年11月的浙江日报上。他被浙江军区评为剿匪模范。1950年1月,他转入人民解放军第九军分区工作,参写土地改革运动和剿匪斗争。1954年秋,他由部队转业回到江阴老家,分配到璜土小学校担任校长,学校三间破房子,无门又无窗,原是败落的祠堂。72名学生衣衫缕烂。他接替第一任名叫彭洪昶的校长,彭洪昶原是一名地下党员因生病早逝。他成立了扩校管理委员会。拆除舍利庵。经过三年寒暑的辛勤劳作,二十间新校舍建起来了。一至六年级单轨制完小学校呈现在大家面前。政府没支付一分钱盖学校的事情受到了县教育局的赞扬。
后来,1964年,他回到了家乡山观。他甘愿担当小学高年级及初中语文教师,长期当班主任教研组长,任劳任怨地教学。1979年,他办理了退休,经组织落实政策,1983年他办理了离休手续。他快乐而甜蜜地活着。1985年起,他开始写回忆录。2012年春,他写的回忆录出版了。
-全文完-
▷ 进入方芳88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