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论“父 母”
人生父母养,无父无母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那是神话所言,不可当真。
“父母"是人人都有的,谁也都是“人生父母养”的,“父精母血”方使人类得以延绵不绝,逐步进化。
然而,“父”之最早诞生时却并非是指“父母”之“父”,其原始符号的象形表义,正如许慎《说文解字》解云:“父,矩也。从又(又即手)举杖。”这就是说“父”的本义是“行为道德的规范者(矩)”,并且是“初民的首领,手持指挥棒来表达其地位之高(举杖)”。
由于是“地位最高的首领”,到了父系社会的父权制时代,便被引伸为“家中的最高权威者”,即:“父亲”。
朱自清的《父亲的背影》近百年来仍让人潸然泪下;油画《父亲》二十余年以来,仍然如同“父亲”额头上的深纹,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心田。
我为父亲歌唱!我为父亲赞叹,父亲是脊;父亲是梁;父亲是火;父亲是水!父亲是责任,父亲是奉献!
而“母仪天下”的“母”呢?同样,“母”的原始符号表义并非是“母亲”之义。“母”也是极具象形的古老文字。其符号就是一个“有着两个ru*房(现今的‘母’字仍保留了其原始的痕迹,即‘母’中的‘两点’)的人”。有“ru*房”者,自然为女性。故尔,“母”的原始表义其实是“对贵族女子的一种美称”,稍后又泛指长辈女性。
由于是对女子的“美称”又是泛指长辈女性,于是便自然而然地被引伸成了专职用语“母亲”之“母”。
古今 “父”也罢、“母”也罢,都是值得我们珍重、爱戴,及其“反哺”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吴丽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进入吴丽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